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018-10-21 18:44陈晓莹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42期
关键词:实践能力高中地理培养策略

陈晓莹

摘要:在培养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要对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以及培养工作的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同时提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策略,对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有重要帮助。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实践能力;培养策略

一、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以及现状

1、实践能力培养的内涵以及意义

在对学生的高中地理核心素养进行培养过程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地理实践能力主要指的是学生对地图工具以及相关的地理知识进行应用的能力。同时还包括学生开展地理模拟实验以及的能力、对地理已的相关知识进行观察以及测量的能力、地理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的能力等。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对提高学生利用高中地理知识内容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对促进学生的长远以及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1] 。

2、在当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因为受传统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模式的影响,更加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对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以及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工作并不够重视。虽然一些学校可以利用一些新的教学设备开展地理教学过程,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定帮助,但是教学内容还处于纸上谈兵的层面,并没有根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一目标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除此之外,虽然在对地理教材进行编写时,加强了对地理原理知识的过程教学内容的编写,对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有一定帮助,但是教材内容编写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对地理学习的时间,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新课标的高要求并不适应。会导致新编写的教材内容不能充分作用。

二、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

1、以课堂教学为主,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为了保证高中地理核心素养过程中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有效培养,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必须以课堂教学为主,加强教学内容以及生活的实际联系。同时,要增强地理模拟实验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应用。可以充分利用地理模拟实验开展演示工作,让学生参与到地理模拟实验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地理模拟实验以及演示教学是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是比较直观以及形象的教学方法,可以将地理知识、原理以及过程进行有效展示,为学生展示形象的地理事物变化规律。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地理思维能力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应用地理模拟实验以及演示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增强地理教学的实效性。例如,教师在对水循环的过程进行讲授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每组准备两个玻璃杯,在一个玻璃杯中倒入热水,然后使用杯盖盖住。在另一个玻璃杯中装入干沙子后,加入冰块静置几分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进行自主实验,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观察。让学生了解杯盖上出现小水珠模拟蒸发过程。将杯盖翻过来,小水珠掉下来,模拟降水过程。干沙子变湿主要是模拟下渗过程。利用这种模拟的方式,可以方便学生对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记忆及理解,同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地理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2、促进教学资源的乡土化整合

在开展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需要增设乡土地理的校本课程,对乡土教学资源进行整合,这样能够体现教学内容的实践性,能够为学生创设出具有特色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对乡土教学资源进行探索的过程中,加强对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民风习俗的了解以及掌握,同时增强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带着地理的意识,对家乡的发展进行观察。让学生认识到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的利用以及改造过程中,地理知识的重要性。以便让学生对人地关系有更深入的认识以及理解。在乡土化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2] 。

3、开展有效的户外活动教学

在开展自然地理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对自然地理环境的结构、功能以及空间分布的规律进行研究,因此,需要根据高中地理的具体教学内容,开辟科学合理的户外活动,让学生在户外环境中更好地认识相关的地理知识,了解自然地理的变化规律,验证在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内容的理解以及记忆。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校园内开展户外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其观察能力,同时综合应用地理学习的相关软件,开展有效的地理学习过程。例如,在对“正午太阳高度角”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操场上进行测量工作,让学生在实际测量,对高度角的计算方法有更深入的掌握以及应用,同时,可以讓学生利用卷尺和其他工具开展测量工作,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以及热情。

4、构建科学的自主学习模式

在当前的新课程标准深入发展过程中,更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就需要教师根据高中地理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构建自主学习模式。增强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一,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最好设计一些开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将相关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有效联系,为学生补充一些课外地理知识。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些地理纪录片、让学生阅读地理杂志等,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第二,教师要利用教学内容,构建有效的问题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以及互动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开展有效的交流以及沟通,促进信息的互补,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3] 。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培养学生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因为实践能力是地理四大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及时转变和更新教学理念,重视实践教学,利用课堂教学开展有效的实践教学活动,构建自主学习模式,促进地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结合,同时要开辟有效的户外活动教学过程,加强乡土化教学资源的整合。这样才能够将高中地理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有效联系,培养出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地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吕志忠.例谈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6(12):48-50.

[2] 周德英.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6).

[3] 曹剑锋,蒋婷.例谈基于实践力核心素养培养的地理实验教学[J].地理教育,2017:12.

(作者单位:广东省怀集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实践能力高中地理培养策略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