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设计与友善品德培养

2018-10-21 10:52顾浩
新智慧·中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友善主题班会

顾浩

【摘 要】班会是重要的教育形式,“友善”班会有着重要的背景,该背景可以从社会、学生、班级等层面进行分析;其从认知、情感、目标等角度设置目标,并形成搜寻网络。寻找友善,分享善行,感受小善,书写善意,认真实施这些行动后,就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友善;主题班会;班会设计

一、班会背景

社会层面: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个人层面。而“友善”则成为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小学生层面:“人之初,性本善。”由此可见,“善”也是教育的本根,“善教育”应该从小学生开始。如何抓住善教育的这个本根,重拾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时代所需契合?如何在学生启蒙之时就把“善教育”融入其中?如何让学生透过“善”的慧眼看世界?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话题。

班级学生层面:“与人为善”,首先要做到的是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四年级的学生正处在中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时期,生理和心理特点变化明显,虽然开始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他们是家里的“小太阳”,仍比较自我,还没养成为他人着想的良好习惯。

二、班会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小善”是要求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小恶小而为之”,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树立起“心中有他人,心中有善意”的道德观念。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到“积小善”的重要性。使学生情感上认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小恶小而为之”,并通过情感投入挖掘“善”的万千面孔。

行为目标:通过各种活动,逐步培养他们“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尊老爱幼,为他人着想的“小善”品质。

三、班会思路

环节一:搜寻网络,寻找友善。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正确使用网络引擎来协助生活,同时帮助学生了解友善,丰富学生的认知,充实学生的体验,为后续环节提供支撑点。

环节二:分享善行,感受小善。分享从互联网中查找到的“小善”故事,并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理解,班级分享相互之间的故事,活跃课堂思考的氛围。

环节三:不避阴暗,分析不善。“勿以恶小而为之”,“不善”的对立面就是“小恶”,而“小恶”也许是学生最容易忽视的,通过发现生活中的“小恶”并讨论应对的策略,并演一演“以善治恶”,让学生感受“小善”的力量。

环节四:提出倡议,共识友善。在形成班级“小善”共识的同时,激发学生发现自己在生活当中的“善行”,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身边的善事,并借助卡通形象予以肯定与表扬,增加趣味性以及学生的认同感。

环节五:分门别类,书写善意。通过设计标语来践行“小善”,让学生整理不同类别的善,并用文字表达自己情感当中的“小善”,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四、班会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班会课课件,设计“小善”卡通形象和表扬背景音。

学生准备:熟练掌握网络搜索新闻、音像视频的能力。

物品准备:平板电脑,小卡片。

五、班会流程

活动一:搜寻网络,寻找友善

班主任提问:在这节班会课之前,不妨自己收集有关“善”的资料,以图片或者文字的形式记录你从网络上看到的善,然后帶到我们的课堂上与大家分享。

(拿出平板电脑,开始上网查找资料)

1. 打开搜索工具百度。

2. 输入与“善”有关的词语,浏览网页。

【设计意图:班级是一个大集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最能引起班主任关注的是友善。这个社会需要友善,在互联网+时代,寻找友善的意义也许不需要跋山涉水,打开手中的智能设备,就能找到“他人之口”的善。】

3. 阅读有兴趣的故事,并适当摘录故事中的关键词句,做好发言准备。

【设计意图:碎片式的阅读是当下最时兴的阅读方式,针对学生与网络接触的环境,通过记录强化学生的记忆体验,再通过讲述的方式加强情感体验。】

活动二:分享善行,感受小善

导入:中华民族一直以来都崇尚与人为善,以和为贵。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流传着很多关于友善的故事,这些故事可以很直观的让我们体会友善的力量和重要作用。

1.学生自由分享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六尺巷。清朝康熙年间的大学士、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因为宅基地问题发生争执。张家人写了一封信,张英看后,淡然地写了一首诗:“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收到信后,起初不明白,以为张英会用什么手段可以摆平吴家,谁知道写了这么一封信,不过也只好照办。谁知吴家竟被感动了,也让出三尺来。于是在两家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成为佳话。让他三尺又何妨,这是邻居之间和睦相处的佳话。

问题一:这个故事当中的“善”体现在哪里?

问题二:“宽容”一种“善意”的表达,那么宽容给两户家庭带来了什么改变?

【设计意图:宽容是一种教育力量,对他人表达善意,他人也会回报以善意,六尺巷的故事通过央视的传播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对与学生而言,这样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如果加以理解,可以促进学生发现更多的善意。】

第二个故事是孔融让梨,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神童。4岁时,他就能背诵许多诗词,并且还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给孔融兄弟们吃。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 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汉朝。小孔融也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榜样。

问题一:这个故事当中的“善”体现在哪里?

问题二:“谦让”一种“善意”的表达,你有兄弟姐妹吗?在你的家庭里面也发生过这样的故事吗?和班上的同学分享一下。

【设计意图:孔融让梨的故事是儿童的故事,儿童是教育的主题,立足儿童的故事应该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并让学生产生表达的欲望,加强对于“小善”的情感体验。】

第三个故事,女学生小景坐公交车去买学习资料时,看到一位疑似行窃的“扒手”要偷一位女士的背包。一番犹豫之后,小景没有大声喊叫,也没用冒险抓他,而是将自己的钱包扔到男孩的脚下,告诉他钱包掉了,从而避免了一次行窃事件。

问题一:这个故事当中的“善”体现在哪里?

问题二:“智慧”有时也能传达出“善意”,这则故事当中小景的智慧表现在何处?

【设计意图:表现善意是一种艺术,有时候不合时宜的善意会弄巧成拙,即会伤害他人也会伤害到自己,通过智慧巧妙的处理问题,是表达善意的“他山之石”。】

2.区分“大善”和“小善”,你是怎么区别的?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善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大善的概念是学生难以理解或者驾驭的,在生活中也是难以操作的。“善”的教化应该立足儿童的生活,所以区分善的大小很有必要,六尺巷的善是小学生难以践行的,是为大善;而谦让等小善的行为立足点小,学生便于学习操作。】

活动三:不避阴暗,分析不善

导入:“勿以恶小而为之”,“小恶”看起来无伤大雅,但如果不在意,依然会产生不良的后果,请听老师讲故事——“小时偷针,长大偷金”。

思考:个人的“小恶”带来的坏处。

1.班级内,同学不小心把桌上的书碰到了地上。

2.食堂里,同桌不小心将菜汤溅到你的衣服上。

3.课桌上,你拿着小刀在桌面上刻上了一副画。

4.卫生角,打扫完之后被随意丢放的劳动工具。

5.马路上,两辆不小心刮碰到一起的汽车的主人。

思考1:“小恶”能够解决问题吗?可能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设计意图:善的对立面就是恶,对于小恶的坏处,四年级的学生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和警惕,通过对比恶来增进学生对善的向往,设置该环节。】

思考2:如果你是当事者,你会如何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和同桌一起角色扮演一下。

【设计意图:角色扮演是学生感兴趣的,在扮演的过程中用善作为“武器”解决恶的问题,让演绎者和观众都能清楚的看到善所表现出来的力量。】

活动四:提出倡议,共识友善

导入:卡通人物“小善”来到了班级,倾听大家分享自己的“小善”故事。

【设计意图:对卡通人物倾诉的方式亲和学生的表达,班级中的善行故事会成为学生自我行善的标杆和力量。】

活动五:分门别类,书写善意

导入语:对“善”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与人为善”等有限的词语之中,让我们拿起身边的小卡片,设计一些传递“善”的标语,老师会把大家的标语粘贴到教室后面的“标语墙”上,作为今后大家“行善举”的参考。

爱护公物,是对社会的善

友爱同学,是对班级的善

尊老爱幼,是对成长的善

孝敬亲长,是对家人的善

拾金不昧,是对自我的善

礼貌待人,是对生活的善

……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设计标语来践行“小善”,让学生整理不同类别的善,并用文字表达自己情感当中的“小善”,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总结:小善藏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而做到小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你们长期的坚持和努力。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用行动去表达自己的善意,如果每一个人都能用善行来面对生活,那么这个班级就会充满善意;如果你的善能感染周围的每一个人,那么这个世界就会是一个善意的世界。

六、班会反思

本次班会主要不是针对大善的探讨,而是通过体验、交流与分享,挖掘生活当中的小善,常言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小善是人性当中的闪光点,也是学生真正能够做到的善。通过扮演来发现善的力量是这堂课当中的亮点,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过程当中将模拟情境中发生的事情带入到自己的身上,是学生情感认同的再现。班主任要把握好提问的尺度,让学生的观点在课堂上从交锋到达到共鸣,在班会课的最后通过创写评语的方式加强学生的认知和体验。在本节课的最后,适当地将对人的善意迁移到环境当中,拓展学生的认知面,让学生明白“小善”是广泛存在,在学生日后行善的過程中起到引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祝祖岗.日行一善,善行一生——“拥抱友善的温暖”主题班会方案[J].教育视界,2016(4):32~33.

[2]朱海彤.心向善,爱相随——“善待他人”主题班会方案设计[J].教育视界,2016(4):78~79.

猜你喜欢
友善主题班会
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引导高校教师师德建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友善”核心价值观
友善:《圣经》中的永恒主题之一
怎样践行“友善”价值观
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国际学校主题班会模式研究
在“友善”中践行核心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在主题班会中的创新应用
用美德丈量人生 将温情遍洒人心
怎样开展主题班会
巧用主题班会,开展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