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
聋哑儿童作為儿童群体中特殊的群体,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使得聋哑儿童在心理、情感、性格和行为方面和健康儿童存在明显的差距,常常感到孤独、自卑,情感过于脆弱,情绪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对于这一特殊群体,必须采取相应的培养措施让这些儿童感到自己与健康儿童无区别,不再自卑。本文主要分析聋哑儿童心理健康的培养策略,以供参考。
每一个儿童都希望能够享受同样的待遇,得到关怀与照顾,甚至是拥有一样的爱。儿童的心灵是纯真的,也是那么真切的。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存在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些儿童也希望得到关心、爱护,渴望得到健康孩子一样的生活,但是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导致这些儿童不敢渴望,使得这些儿童在心理上产生了自卑感。因此如何帮助这些儿童摆脱心理阴影,让聋哑儿童像正常孩子一样享受同样的教育与关怀,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聋哑儿童心理健康培养的必要性
特殊教育是根据特殊儿童的实际情况而实施的一种教育模式,在实施特殊教育的过程中,受各种条件因素的限制,存在各种特殊教育问题急需解决,其中极为迫切的教育问题,就是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针对特殊教育问题,在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联合教科文组织作出规定,每一个儿童都有自身独特的特性、学习、志趣与能力需要,而教育制度的设计与教育计划实施,都需要考虑到这些儿童的特性与需要所存在的差距。而这些“特性和需要的差异性”就是推行特殊教育的重要因素,要想找出存在的差距,除了在外表上作出区分外,还需结合特殊儿童的具体情况,加大和教育主题的交流与理解,注重特殊儿童心理健康的培养,这样才能了解教育对象的真实特点与需要,通过有效手段来矫正特殊儿童的心态,从而将他们培养成有用的人才。
聋哑儿童心理健康的培养策略
增强聋哑儿童的认知能力,帮助聋哑儿童树立自信心
聋哑儿童与健康儿童相比,自身认知能力发展比较迟缓,智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较低,使得聋哑儿童在心理上产生自卑感,缺乏自信心,行为出现偏差,在生活中显得格格不入。针对这一问题,在进行聋哑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必须换位思考,将自己融入聋哑儿童的生活中,通过循环渐进的方式对聋哑儿童的认知发展加以训练,培养聋哑儿童的认知能力。另外,还需为聋哑儿童自我展示创造机会,鼓励与支持他们积极参与,并给予相应的奖励,让聋哑儿童认识到自己的另一面,从而帮助聋哑儿童树立自信心。
开展心理辅导,建立心理档案
在聋哑儿童日常学习中,除了让聋哑儿童在学习期间掌握生存所需的知识技能外,还需让聋哑儿童掌握自我调节的方式,这就要求组织开展心理辅导活动,为聋哑儿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了解聋哑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性格缺陷,并通过有效措施加以矫正、指导,促进聋哑儿童形成健康的人格与良好的心理素质。
例如考虑到聋哑儿童的特殊心理,以“5.25心理健康节”为契机,通过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活动的方式,与聋哑儿童进行面对面交谈,了解聋哑儿童的心理状态和特征,评估聋哑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并为聋哑儿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详细记录聋哑儿童的学习焦虑、学习适应性与人际关系,一旦发现有心理健康障碍的儿童,需要及时干预,同时教会聋哑儿童调整心理的方法,让聋哑儿童性格缺陷得到及时纠正,从而帮助聋哑儿童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与心理状态。
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实现心理健康培育的多元化
环境能够为一个人的一生带来影响,不管是生活环境,还是学习环境,都需要给予重视,特别是对聋哑儿童而言,由于这些聋哑儿童在生理上存在缺陷,不能像健康儿童一样生活,但是生活环境能够让聋哑儿童拥有像健康儿童那样的心理需要,因此为聋哑儿童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陶冶聋哑儿童的情操,能够让聋哑儿童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例如在教室挂上身残志坚的优秀残疾人画像与事迹,在宣传栏上宣传与聋哑教育有关的知识与心理障碍排解方法,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气氛,让聋哑儿童在健康向上的气氛中快乐成长。
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教师应与聋哑儿童进行心理沟通,解决他们在生活中的困扰,当他们病了便主动带他们去医院看病,叮嘱他们按时吃药;若天气发生变化,便提醒聋哑儿童添减衣物;在聋哑儿童受到挫折时,给予鼓励与安慰;当他们取得成功与进步时,必须给予掌声、微笑,以示鼓励。
另外,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还需引导聋哑儿童走向社会,大胆与健康儿童沟通、交流,帮助他们走出孤独和自卑,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从而提升心理素质。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聋哑儿童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他们对生理缺陷进行纠正、引导,培养聋哑儿童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但是,为了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必须增强聋哑儿童的认知能力,帮助聋哑儿童树立自信心,开展心理辅导,建立心理档案,营造良好心理气氛,实现心理健康培育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