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红色资源对高校思想政治课实效性的研究

2018-10-21 11:21杨淑玉
天津教育·下 2018年6期
关键词:理论课东北红色

杨淑玉

东北红色资源孕育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与教育价值,具有普适性和地域性的特点,是对地方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笔者以东北丰富的红色资源为载体,从重视地方红色资源的精神价值、提高教师的素质与认知水平、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建立制度保障机制及经费保障机制四个方面来浅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东北红色资源的内涵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两大历史任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及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实践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和物质载体。红色资源体现的不仅仅是遗址、遗迹等物质载体,更重要的是物质载体背后呈现的精神内涵,它所传递的是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明确性,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坚定性,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合理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员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繁荣、富强的国家,不怕牺牲、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所以红色资源作为一种优势的教育资源,其具有的实践性、直观性、感染性和渗透性,对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有积极和可借鉴的意义。

东北红色资源主要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东北地区人民革命和建设时所形成的革命精神与遗迹的总称。如: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遗址、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刘英俊烈士陵园、东北烈士纪念馆、东北抗联博物馆、“九一八”事变博物馆、抗美援朝纪念馆、赵尚志遇难地、黑龙江省革命博物馆和抗联六军遗址等等。

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寒冷、偏远,尤其是冬季,白雪皑皑,缺衣少食,中國共产党领导东北抗联在白山黑水、深山密林中与日军作战,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出现了杨靖宇、赵一曼、赵尚志、周保中、李兆麟等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形成了东北抗联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新中国建设时期,铁人王进喜秉承“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理想信念,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为我国的石油事业立下汗马功劳。他留下的不仅仅是物质财富,而是一种精神——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爱国奉献的铁人精神。信奉“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从无到有,经过六十多年的艰苦建设,北大荒变成了向全国提供商品粮的北大仓。

东北红色资源在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应用价值

东北红色资源具有普适性的特点

首先,是政治价值与道德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统一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中。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数次提出红色基因的重要价值。并强调:“这个基因能够保存多久,党的生命就能保存多久;这个基因能够传承多久,红色江山就能够存续多久”。要弘扬中国精神、走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就要永葆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因此,如何用好这一法宝并传承下去,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项重要而现实的任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为谁培养人”和 “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为谁培养”体现的是政治价值,体现的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社会化教育和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从而实现思想政治的政治价值;而“培养什么人”凸显的道德价值,体现为受教育者言语、行为的道德修养。二者统一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范畴中。

其次,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有效载体。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理想信念、道路选择、价值追求,必然需要相应的中国精神作支撑。东北地区形成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大庆精神、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劳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在东北地区形成的,不仅具有东北地域特征,更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产生的心路历程和实践成果,凝聚着中国精神的“典型引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行之有效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也是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不可少的教育途径。“典型引领”并不是空洞的说教,通过典型的人或事,引领大学生在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令人信服的事实面前去触碰和感知,而是用典型的事例作为载体去教育人、感染人。最后,红色资源是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重要路径。政治认同“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的主要内容包括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信念、对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信、对中国梦的认同。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道路选择、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成果。红色文化资源既是延续传统文化的价值精髓,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延续,它的历史价值和时代功用已被实践验证。红色资源折射出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为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认知、政治认同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教育路径。

东北红色资源具有地域性特点

东北地区红色资源非常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重点教育爱国基地200个中,东北占据了20个,比例为10%;全国100个红色经典景区,东北有27处,比例为27%;全国30条红色精品旅游路线,东北已开发3条,占全国的10%。同时, 东北地区成为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 ,这些都构成了发展东北红色的资源优势和物质基础,为东北地区高校提供了便利的教育资源。

东北红色文化资源包含的物质载体和精神传承不仅具有东北地域特色,更重要的是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具有普适性。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东北烈士博物馆、铁人王进喜同志纪念馆、汤原抗联六军遗址等遗址遗迹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铁人精神等都是以东北地域为特点形成的,但折射出的是爱国主义的理想信念,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的大无畏精神,敢闯敢拼、不怕流血牺牲的英雄气概,团结一致、集体主义至上的精神。精神的激励跨越地域的界限,对每一位受教育者具有普适性。

教育成本与教育效果相结合

目前,利用红色资源进行教育的成本主要包括学生参与人数、费用、交通工具,教师管理等方面,如果舍近求远,不仅会提高教育的成本,并且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教育效果。在教育目标一致的前提下,采用就近的原则可以为地方高校提供便利、快捷的教育资源,增加学生参与人数和次数,提升教育效果,降低教育成本。

依托东北红色资源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路径

重视红色资源所蕴含的精神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这一论述指出了中国精神是由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构成的。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从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史、近代百年沧桑的斗争史,到现代百舸争流的奋斗史。“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特征。而东北红色资源蕴含的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铁人精神等等都是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也是信仰教育的有效素材。

提高教师的素质与认知水平

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引导受教育者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此,想要将东北地区红色资源有效应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必须要了解和掌握东北地区红色资源的特点和优势以及精准分布。一方面,组织教师加强对东北红色教育资源的研究和学习,鼓励教师参与教研、科研研究;另一方面,不断地加强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立场,明确教育目标,挖掘东北红色资源的精神内涵,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正确的价值解读。

加强红色资源课程体系的建设水平

利用东北红色资源的物质载体,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合理因材施教,将红色资源的精神内涵精准地运用到教学过程中。

红色文化资源纳入课堂,提升课堂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课堂理论教学是一种传统的、沿用至今的教学模式,它以教室为主要空间,采用教师讲授、提问等方式来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课程基本内容,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教学目标的实施离不开课堂教学,所以课堂教学仍然是传授知识的主导。

实践教学是课堂理论教学的延伸和有效补充

实践教学强调学生主体性参与,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与主动性。通过实践教学,使认知与情感联系起来,在课堂上将认知转化为实践的情感升华,从而内化为指导行动。同时,实践教学应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实现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

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习方式选择与环境设置相一致的原则,注重教学目标与结果、评教与评学、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

学校应建立制度保障机制及经费保障机制

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运用,首先应得到学校的重视,建立领导负责制,统一领导、统一组织。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教学会、科技处、教务处、财务处等相关单位统一协调、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保障红色资源的教育目标在课内外得以有效地实现。

結语

东北红色资源传承着历史与现实的精神价值,能够为当代大学生提供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社会观、民族观和个体道德观的导向和精神本源。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功能,把地方红色资源的地域性和普适性相结合,提高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理论课东北红色
Make ’Em Laugh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红色在哪里?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办好思政课铸魂育新人
大东北的春节
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
追忆红色浪漫
自卑女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