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定刚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英语在世界范围内成为最为重要的一门国际化语言,而且也为我国英语专业翻译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如今我国在这方面的人才非常缺乏,为了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当今高校加强了对互联网的应用,通过采用这种模式对英语翻译教学模式进行了有效的改革,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翻译人才。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理论
在英语翻译过程中,主要存在两种理论,分别是情景认知理论和语言学理论。情景认知理论主要是从西方教育理论演变而来的,主要的目的就是获得知识,在进行教育时,要求教师提供帮助和一定的环境。把这一理论和网络有效地结合起来,主要形成了认知式、抛锚式和交互式的教学模式。第一种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要做好示范作用,并且对学生进行细心的引导,从而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第二种教学模式其实就是一种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充分的认识,做好任务的选择,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来进行学习,发现其中的问题并解决问题;第三种教学模式,主要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单方面强调“教”或者“学”,而是应该做到两者兼顾。通过把这种情景认知理论引入到高校英语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景后再引导学生进行翻译学习,可以很好地提高教学质量。语言学理论则主要是强调了个人语言的习得需借助一定的外部作用。
高校英语翻译教学应用互联网的优势
在现代的英语教学中,互联网所带来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第一,英语教学资源变得极为丰富。比如,现在的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许多英语学习资料,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通过对互联网的利用,学生的视野变得非常的开阔;第二,沟通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像QQ、We chat、Face book等这样的交流工具为学生的交流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第三,翻译方法得到了很好的优化。我们在进行翻译工作时,经常会采用一些翻译工具,而在互联网的环境下,通过采用相关的网络翻译工具,使得翻译变得简单而快捷;第四,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变得更多。在网络环境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来进行训练,以此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现在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在现代许多高校的英语翻译教学中,更加倾向于采用概括性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经常只是选取一些经典的句子单独进行翻译。这样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能机械地去认知,并不能对句子的内涵和所要表达的真实含义进行深入的挖掘,这其实就是教学系统存在的问题对教学效果造成的不良影响。之所以会存在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现代的英语教学在进行过程中依旧受到应试教学的影响。为了提高教学的进度,让学生对重要的考点进行掌握,部分教师在进行英语文章翻译中经常断章取义,只挑重点进行讲解。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可以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却不利于提升学生整体的英语水平以及对英语进行灵活翻译和应用的能力。
第二,教學理念问题。在长时间的教学中,以成绩论英雄的教学理念一直根深蒂固。虽然现在提出了新的改革理念,但是这种思想和应试教育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变。导致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学习时还是仅仅注重对词汇的积累以及对语法的背诵等,而在实际翻译能力的提高以及如何对翻译技巧做到灵活的运用上,学生都没有很好地学习到这些方面的知识。因此,现在的许多高校在教学中还是只注重理论教学,而对实践教学没有做到足够的重视,同时也忽视了对学生翻译技巧的训练。
第三,教学方法问题。在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学方法落后是最为主要的问题。在现在的英语翻译教学中,并没有将其和传统的英语教学区分开来,还是采用传统讲授的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同鹦鹉学舌一般,完全忽视了翻译技巧和翻译实践能力的练习。这不仅使得课堂变得枯燥乏味,而且也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最终严重地影响到学生对翻译这一门课程的兴趣,造成学生英语翻译水平长时间得不到提高。
第四,思维模式问题。在英语翻译学习中,学生经常会受到“汉语式”定式思维的影响。从现在大多数学生翻译的情况来看,他们在翻译过程中更加注重的是翻译过程中的一一对应。比如“black tea”这个单词的翻译,正确的翻译是红茶,但是采用直译的方式就是黑茶,这其实就体现出了中美文化存在的差异,英美文化注重茶叶本身的颜色,而中国则更加注重茶水的颜色。而且中美在表达方式上的句式也存在很大的区别,在汉语中一般都习惯用不同的短句来表达意思。而英语在表达时一般都是采用长句,所以学生经常采用短句对英语的长句进行翻译,非常容易出现各种漏洞,由此可以看出思维模式会直接影响到英语翻译质量。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理论
情景认知理论
情景认知理论是源自西方的一种教育理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知识,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场景,把这种教学模式和互联网有效地结合起来,可以起到非常不错的教学效果。形成的教学模式可以细分成三种:第一,认知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其指导作用,为学生做好相关的示范,从而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第二,抛锚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其实就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来设置情境,从而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主要是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第三,交互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其实就是改变我们传统的教学状态,真正地做到教学相长,把“教”与“学”很好地融合到一起。比如,在进行课外学习时,师生之间便可以通过网络形式进行相互交流,把情景认知理论引入到现在高校英语的翻译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更多的情境,并且展现各种商务、外事等相关的画面,从而让学生可以更加迅速地进入到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
语言学理论
在语言学理论中,主要从“语言输入假说”(Input Hypothesis)来研究。一个人要想掌握一种语言必须依靠一定的途径,而这个途径主要体现在语言输入层面。如果在一种自然的环境下有一种大量的语言输入,那么对于学习者的语言学习势必会有很好的推动作用。比如,我们自己在学习汉语的时候,因为我们处在的自然环境就是一个汉语圈,学习汉语自然会变得简单,而一些留学生到国外依旧没有学好英语的原因是他的周围还是中国人居多。由此可以看出,通过为学生构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便可以很好地推动学生的英语学习。在互联网背景下,可以对语言输出进行有效的强化,从而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影响。
基于网络环境下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改进
构建多媒体英语翻译教学模式
传统的英语翻译教学模式中,一般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着重对各种理论的讲解,而且因为教师的讲解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学生基本上没有机会进行实际练习,这样造成了学生对英语失去兴趣,而且教学效果也不佳。所以,在现代教学中应该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并且构建起相关的多媒体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可以充分地利用各种论坛、社交资源和英语翻译软件等,让学生可以积极地进行英语学习。比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教授学生用不同的翻译软件进行翻译,对同一个单词或者同一个句子进行翻译,当完成相关的翻译之后,可以对他们翻译的结果进行对比,从而得出哪个翻译结果最为准确。这样的学习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有的事情都是由学生亲自完成,并且通过这样的对比也可以让学生意识到翻译中存在的重点和技巧,对于他们以后从事翻译工作时做到精准翻译也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对高校英语翻译课程进行有效的优化
传统的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所以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比如,高校在對课程进行设置时,对于一、二年级可以主要进行基础性的教学,而对于三年级则可以设置专业的英语翻译课程,这样可以让学生学习得更加专业,掌握更多的翻译技巧。另外,可以增设其他选修课,比如英美周刊选读和国际文化交际课等,鼓励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教师也可以提前布置相关的任务,让学生通过网络寻找答案。比如,让学生到网络上搜索国外的著名报刊,比如Baltimore Sun等,再让他们对其进行分析、阅读,并发表自己的感想,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大家再一起讨论其翻译和理解的准确性。
对学生跨文化意识进行有效的培养
在英语翻译中出现误译和错译是很常见的一件事情,也因此闹出了许多笑话。究其根本原因是两种语言文化差异不同。以“The last straw”为例,部分学生直译为“最后的稻草”,再通过和汉语文化结合很容易就联想到“救命稻草”的意思。但是在英语文化中,这个短语有其本身的出处,它是来源于“The straw that breaks the camels back”,直译为“骆驼背上最后的一根稻草”,实际指的意思是人们无法承受的事情。由此可以看出,因为文化的差异,对于许多词的应用和理解本身也会存在很大差异,特别是一些具有很强文化气息或者文化积淀的词句,对于短语来说则更是如此。再比如在英美文化中,亲人相互帮助也会说:“Thank you!”但是就中国来说,夫妻之间相互帮忙是不会道谢的,否则会显得彼此关系疏远。这其实又反映出了文化习俗的不同,所以在进行翻译时,不单单是一种语言形式的转变,其中还包含了大量的文化内涵。翻译不仅要做到对应准确,更为重要的是还要做到合情合理,符合他国的文化习惯。
提高高校英语教师对互联网的应用能力
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很有优势,但是现在部分教师并没有对互联网技术进行很好的掌握。特别是资历很高的老教师,他们虽然有着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对网络技术却很可能一窍不通,这样也就难以通过互联网的模式来提高教学质量。所以现在的高校应该加强对教师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从而来提高教师应用网络的能力,促使教学水平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
革新教学模式
高校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具体来说,在创新教学模式时可以让学生充分地利用手机、平板电脑和其他移动设备来进行学习,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微博这种在年轻人中流行的自媒体形式使得英语翻译教学逐渐地渗透。在讲授一个单元之前,可以先让学生通过网络收集相关的资料,教师也可以通过这样的形式营造出很好的教学情境,然后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对所要讲的内容进行讨论。这个时候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通信方式进行讨论,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方便,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参与到这样的任务讨论中去。最后学生还可以制作相关的PPT对自己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把自己的翻译思路和技巧进行详细的表述。在每组学生都展示了自己的翻译成果之后,教师再对其进行总结和互动,分析其中翻译得最为准确、贴切以及符合中文语言习惯的句子。
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在传统的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是把自己放在课堂的主体地位,这样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也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而在互联网环境下,好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通过网络可以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并且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和点拨。为了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可以把音频、视频、图像和文字等多种元素有效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另外,教师还应该通过现代的沟通软件对学生的心理做到及时的关注,保证教学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上存在的问题等,这些因素严重地影响了英语翻译教学质量,最终无法满足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针对这种情况,要充分利用现代的互联网技术,对传统的英语翻译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优化,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最终提高学生整体的英语素养,从而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