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教学

2018-10-21 11:21郝颖娟
考试与评价 2018年8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郝颖娟

【摘 要】随着中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的关注重点已经从单纯地关注学生的数学成绩转移到了学生的素质上。特别是在高考逐步改革的这几年,学生的学习能力显得更为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以及在教学实践中如何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进行教学,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手段,多提问,并且开展评价教学,不断提高学生多思考、解决问题和自主探索的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 教学策略

自“素质教育”这一观念被提出来之后,高中的教育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核心素养也是在这一理念下产生。核心素养为新时期的数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方向,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高中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应该归结为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学抽象、数学运算、数学建模、数学分析这六种基本能力,这六种核心素养既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它们共同作用,共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定的新目标。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自主探索能力。

一、高中数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1.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计算、测量、推理分析、建模与统计等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之上而形成的数学思想方法与态度,同时也体现了学生对数学在现实社会和生活中的作用与价值的认识。通过各个方面的不断总结,学生能够在自己的平常积累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具备了一定的核心素养之后,能够站在数学的基础上不断地解决问题,学习新的知识,不断地总结自己。

2.培养正确的数学观

简单来说,数学观即回答“数学是什么”的问题。数学观是人们从哲学上对数学的概括认识,数学抽象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表征、抽象思考和数学理解能力,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命题及体系,形成合理数学观的前提;学生的数学观是一种在长期的学习的过程中自觉形成的一种观点,学生在具备了一定的核心素养之后,就能够很好地理解在数学各个知识之间的练习,在头脑中自觉进行一种新的构造,有助于形成新的条理清晰的观念,不断引导学生培养更好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地构建新的数学模型。

3.有效地指导数学教学实践

核心素养的提出能够为教师的数学教学提供一种新的指导,让教师能够在新的角度进行教学,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不断在原有的基础上,转变教学观念,优化高中数学课堂,在新的教学基础上不断优化教学。在数学核心素养的指导下,教学设计更加注重体现数学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活动,课堂教学更加注重追求思维与能力的提升,教学评价则更加注重立足于维度、梯度进行最优化设计。

二、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1.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增强学生思考应用能力

高中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已经具备了自己一定的能力,因此教师主要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给予更好的指导,不断地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实际的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只有学生自己愿意学了,才能够更好的去思考,在不断地思考中发现问题,提高自己的运用能力。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不断体验学习中的快乐,在好的氛围内養成自己不断思考、敢于提问和质疑的能力,这样学生才能自己更好地感觉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比如,在数学教学北师大版“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时,我会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学会认识不同几何体的三视图,来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由于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的学习比较抽象,因此,我会选择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来给学生进行相应的展示,在利用一些相对专业的软件来进行相应的绘制几何模型,给学生最大化的直观展示,并经过对几何体的旋转、平移等方式让学生感知其三视图,并进行绘制,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好地进行思考。

2.注重多提问,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的学习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过程,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结果。学生只有能够具备了很好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举一反三,对某一类似的问题都能给出很好的解答。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地进行教学提问,在提问中引导学生进行新的问题的思考与解答,优化自己的思考能力,让学生能够真正地融入到学习当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教学北师大版“等差数列”这一课时,我会给出学生一组数字“1,3,5,7......”,然后提问“通过观察这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每个数之间相差多少?”然后通过问题不断刺激学生去思考这些数列的关系,让学生能够发现这个数列的公差,然后不断引导学生去总结通项公式。

3.开展评价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反思能力

在很多时候,学生在理解了一定的问题之后,教师要对学生开展评价教学,能够通过评价机制来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自己学习过程当中的问题,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不能只对学生的学习结果来进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不断认识自己的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不断总结,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比如,在教学“随机事件的概率”这一课时,在学生理解了概率这一概念之后,我会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简单地进行总结,或者让学生自己阐述一些观点,我会适当给出一些意见,激发学生的探索知识的欲望。

总而言之,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教师要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和自主反思的能力,在教学中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晓霞,张勇.浅谈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J].数学教学研究,2017,36(12):10-13.

[2]史淑娟.浅谈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2):147.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