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闻工作者要坚持正确工作取向,以人民为中心,心系人民、讴歌人民,发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勤奋工作、甘于奉献,做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1]。
坚持正确的工作取向,常态化“走转改”是生命线。
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唯有融入火热的实践中百炼成钢,才能担负起忠实记录人民群众伟大创造、高声唱响民族复兴奋进凯歌的责任与使命。
走,是记者的天职。
记者,本就是行者。问题是,走到哪里去?
有的记者,热衷走机关、进“衙门”;有的记者,喜欢“图”上行走,文件里畅游;有的记者,人走出去了,脚上却不沾泥。
走,就要走到基层,走进生活,走近群众,实践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走,就要从机关走向一线,从小众走到大众,坚定不移走向新闻生命的源泉。
走,核心在于群众路线、群众观点。
习近平反复强调,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2]。
一路走一路写的范长江,留下了传世名作《中国的西北角》。
这位新闻大儒说得好,“一张报纸,一个记者,其基础在群众,前途也在群众”。
网络时代,总有鼠标点不到的角落,手机打不通的盲区。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从来不是“浮在上面”的借口,而是催促“沉到基层”的动员。
人民日报有篇《老郭脱贫记》,以近乎白描、记流水账的手法,记叙了一位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历程,凸显扶贫先扶志的大主题。
湖北日报有篇《一个好支部胜过千万投资》,对宜昌三个出列贫困村进行深入调研,倾听基贫困群众的真切心声,探寻抓党建促脱贫的路径。
山西日报有篇《别了,白家庄矿》,从白家庄矿上两对父子矿工切入,以“告别”为契机,以“新生”为内核,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人性光辉和厚重情感,引导职工在转型变革中看到前途希望。
不进深山不下矿井,不与群众同吃同住,不和老百姓掏心窝,不可能讲出这么好的中国故事,也不可能使党的主张和人民的心声有机交融。
转,关乎作风之变。
作风污染了,新闻作品又何能力透纸背?
谈到转作风,习近平强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3]。
作风要正,要严,要实。
转作风,既要转变采访方式,更要转思维方式,转写作方式。
转作风,就要带着感情走基层,带着责任进一线,带着思考访群众,带着追求出精品。
会议报道可以创新。
省“两会”召开,湖北日报推出系列报道《晒晒我的获得感》,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以普通群众晒获得感的民生视角,反映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喜人变化。记者探访配以代表委员点评、背景链接,《有护理员陪伴,天再冷心也暖和》等报道体现出浓浓民生情怀。
政务新闻能够求变。
全省各级干部换届,依常规,刊播动态新闻即可。湖北日报记者敏锐地抓住省委强调作风建设的严要求、新动向,贴身跟踪一批新上任的基层干部,《新官上任静悄悄》以写实手法反映换届新气象、好作风,令人耳目一新。
人物新闻更加鲜活。
大学生马伟辞去上海高薪工作,回乡搭起窝棚种植纯生态草莓,草莓卖不出去,他含泪倒掉也不贱卖。这还被村里人当作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说“我家孩子绝不能那样!”湖北日报记者发现这条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新闻 “活鱼”后,深入采访思考,写出“窝棚创业者”系列报道为其解难、正名,传递社会正能量。
从百姓的关注点和兴奋点入手,架起党群桥梁、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这是责任担当的必修课,也是体现作为的实践课。
改,重在塑造文风。
假大空,说教辞令,干巴枯燥,党和政府不满意,老百姓反感。没有感染力,何来传播力?
新闻作品,既要接“天线”,更要接地气。
改出好文风,当以群众为师。群众是真正的语言大师。
习近平说,深入群众,你就来到了智慧的大课堂、语言的大课堂[4]。
“我们不能混个肚儿圆就满足了!”“难怪说你 ‘歪掰’的!这样‘五马换六羊,生意做不长’咯!”“老鼠尾巴上砸一锤――肿起来也只那大个疱”……翻阅湖北日报历史上的一些好作品,从田间地头采来的鲜活语言跃然纸上。近年来的一批走转改精品佳作,也是新风扑面,令人心旷神怡。
片面以“长”为荣、以“厚”为耀的传统思维,当摒弃之。
“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毛泽东同志为人民英雄纪念碑起草的碑文,只有114字,却一气呵成,气势恢弘地展现了一部中国近代史。
跋涉在新时代新闻事业长征路上,当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引,锤炼脚力、脑力、眼力和笔力,用一篇篇心力之作描绘时代的精彩画卷。
注释:
[1]2016年11月7日,习近平会见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九届理事会全体代表和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者代表时发表的重要讲话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31页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33-334页
[4]《习近平在中央党校2010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