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1]。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发现先进典型,是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长期以来的优良传统。湖北日报作为湖北省委机关报,做好重大典型人物报道,是必选项和基本功。
近年来,湖北日报政治新闻中心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增强典型人物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报道了沈因洛、黄旭华、杨汉军等一批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典型人物,在社会上引发广泛关注,并获得中央和省委领导的批示肯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2]”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近年来,湖北日报推出了一系列先进典型人物,其中包括“活着不争利、死后不占地”的省老领导沈因洛、隐姓埋名三十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燃尽生命 许党爱民”的组织部长杨汉军、八一勋章获得者马伟明院士等。报道一经刊发,各方好评如潮,这些典型人物迅速从湖北走向全国。
我们总结发现,这些报道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主题重大、立意高远,把报道重点始终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上。
沈因洛是我省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涌现出的全国重大典型。2016年2月20日,省老领导、省政协原主席沈因洛同志因病离世,享年96岁。沈老去世后,家属完成其遗愿,将遗体捐献给红十字会。正省级领导捐献遗体,这在我省尚属首次。
2016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方案,在全党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怎样才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沈因洛同志为我们树立了一道标杆:那就是始终保持信仰之真纯、为民之赤诚、干事之笃实、律己之严格,做一个纯粹的共产党人。
把握了这一大主题,在长篇通讯《共产党人一杆旗——追记省老领导沈因洛》采写中,我们紧紧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时代主题展开,刻画出一名优秀老共产党员的生动形象。
这篇通讯刊发后,在全社会引发强烈反响,全省掀起向沈因洛同志学习的热潮,并产生全国性重大影响,《共产党人一杆旗》也成为当年“两学一做”的旗帜之作。
新闻工作者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是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的话题,他多次强调要加强基层采访调研。他指出,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这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具有的工作作风。“报道写得好不好,与新闻工作者能不能深入实际、深入采访很有关系。[3]”
对新闻媒体来说,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内容为王”始终是做好新闻报道的根本所在,而做好内容的关键在于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作风。
在沈因洛同志报道中,湖北日报第一时间成立报道组,总编辑、部门主任带队采访,报道组追寻沈因洛同志生前工作、生活轨迹,深入沈因洛同志家中、武钢、省政协、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武汉市红十字会、石门峰等地,采访历时20多天,采访对象超过100人次。
无独有偶。在武汉市委组织部原部长杨汉军报道中,我们依然坚持抢“头汤面”,采访第一手资料,最大限度置身人物生活工作环境,设身处地体味、感悟人物,努力接近其精神世界。
湖北日报关于杨汉军的新媒体报道
2017年8月9日下午,武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汉军突发心脏病倒在办公室,因公牺牲,人生定格在55岁。事发当天,湖北日报第一时间派记者赶赴武汉市委组织部机关,采访杨汉军生前多位同事。接着,同时派出四路记者,到省委组织部、武汉市委组织部、杨汉军家、追悼会现场等地深入采访,前后召开近十场座谈会,采访人员上百人次,获得十多万字丰富的独家资料。
为了捕捉有价值的细节,我们把沈因洛同志的衣柜、书房甚至旧衣物全部细细查看一遍,他生前记下的几十本日记全部借来,一页页翻看;我们来到杨汉军的办公室,连书柜、桌面都一一拍照,试图用“蛛丝马迹”来还原他们。
习近平总书记说,“基层跑遍、跑深、跑透了,我们的本领就会大起来。[4]”
《共产党人一杆旗》选取的事例典型有力,语言平实质朴,细节生动感人,具有极强画面感和可读性。《燃尽生命许党爱民——追记因公牺牲的武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汉军》文笔细腻,富有文采,故事讲述如歌如泣,读来波澜起伏,情真意切,具有很强的张力和感染力。
两篇作品分获2016年度、2017年度湖北新闻奖通讯类作品一等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丰富的新闻语言、形式、方法、技巧创作出精品力作来”[5],“要善于表达,深刻道理要通过讲故事来打动人、说服人”[6]。
沈因洛、杨汉军两位典型人物虽然都是领导干部,但是我们突破传统,用一个个细节让人物有血有肉,可感可学。
在深入采访中,我们掌握大量细节。有了丰富的素材,在报道中能用事实呈现的内容、表达的情绪,就不用形容词。比如:
不写沈老家中“清贫、简朴”,而是写“家里最值钱的是一台旧电视机”“餐桌上是普通人家早已不用的菜罩”。作品通过一个个故事、细节再现了沈因洛同志“活着不争利、死后不占地”的公仆情怀,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诠释了一位信仰坚定、亲民爱民、求真务实、律己严苛、奉献所有的真正共产党员形象。
网友在杨汉军报道下的留言感人肺腑
报道中不写杨汉军“辛苦、敬业”“疼爱孩子”,而是写“凌晨两点,他在机场等候雷军”“儿子没有工作、爱人生病、他从未向组织开口,共事多年的同事都刚刚知道他家里这么多困难。”“瑟瑟寒风中,杨汉军搓热双手,捂住孩子小脸蛋。”饱蘸深情,震撼人心,用细节写出情感的力度,不少读者说,他们是流着泪读完的。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7]。
在沈因洛和杨汉军系列报道中,我们没有拘泥于报纸报道,而是创新传播方式,全媒体、全方位传播典型人物事迹。
湖北日报在报纸刊发报道,也同步制作了微信、微博、H5等全媒体作品,网络点击率、转载率极高。在沈因洛同志报道中,网友在公众号留言:“群众说你好,念着你,那说明你是真的好”“从小就听说过您的事迹,一般人真是做不到,向您致敬!”
杨汉军报道网络版经人民日报客户端在首页转载报道,阅读量达200多万;新华网、凤凰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澎湃等多家网站转载报道,数万名网友在微信、微博平台留言,表达对杨汉军的怀念和点赞。
沈因洛、杨汉军两位重大典型人物报道启示我们,只有真正扎根基层、用心用情去采写的报道,才能让群众爱听爱看;只有源于生活、源于群众、源于实践的报道,才能真正打动人心,发挥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作用,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