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阳 唐爱均
【摘要】: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在过去的60余年里,为民航业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随着时代的发展,中飞院的培养暴露出了模式、理念落后,学生市场竞争力下降等问题。本文分析了中飞院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飞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新体系。高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掌握飞行学生培养的主导权,加强学历教育、通识教育,才能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飞行人才。
【关键词】:飞行技术 人才培养 存在的问题 新体系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简称中飞院)自建校起坚持严字当头、铁的纪律、从严治校,为我国民航业培养了大量优秀的飞行人才。面对飞行大学生扩招、民航飞行员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状,中飞院在高等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暴露出一些不足,需要总结问题,改进缺点。
一、飞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学校没有掌握教育的绝对主导权
民航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在大学生管理与教育中理应发挥主导作用。航空公司作为送培单位,将飞行学生视为单位未来发展的劳动力,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学生的高等教育。公司很少参与飞行学生的培养,也不了解学生在校的真实情况。但是,在学校对学生进行教学、训练的过程中,却往往会受到公司的干涉,这样的培养模式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2、教育管理理念落后于时代发展
中飞院主要贯彻的是“理论学习+执照考试”的弹性养成学制。长久以来,“轻理论,重技术”的思想一直存在于不少航校教育管理人员中间,飞行技能的学习占据了学习过程的大半时间。因此,学生在理論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缺乏自主性、频频应付过关。特别是在执照考试中,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都是以通过执照考试为目的,而不是以掌握飞行理论知识为目的。另外,民航高校也缺少对飞行大学生的通识教育[1],如逻辑思维、创新思维、文化艺术素养等。
3、飞行大学生竞争力下降
从高校自身分析,飞行大学生竞争力下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飞院的招生、培养过程一直采用的是订单式培养模式,而订单式培养源于计划经济时代,已经跟不上我国迈向民航强国的步伐。二是学生规模扩大,招飞标准降低,使生源质量有所降低;学生人数的激增,也使得准军事化管理从精细化变为流水式、批量式,管理效果大打折扣。
从外部环境分析,飞行学生由原来的供不应求到现在的公司要求提高、训练流转积压严重,飞行员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相对于之前,中飞院飞行大学生的竞争力有所下降。
4、教育管理人员的水平有待提高
飞行学生辅导员大多由部队退伍军人担任,有助于使飞行学生养成良好的纪律作风。但是,他们大多缺乏专业的心理辅导、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知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这部分辅导员在飞行学生的管理中表现出力不从心。飞行学生的教育强调共性,缺乏个性、缺乏创新。在当下教学管理中,存在教师将“教学”与“育人”分离的情况,教师只做“教书匠”,辅导员成为“勤务员”,学生都变成了一台只会为执照考试而昼夜刷题的“机器”。
二、构建飞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新体系
1、以高校为主导,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将现有的以公司为主导的招生送培模式,转变为以学校主导、公司协助的招飞模式。学校成立自主招飞队伍,对招飞人员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逐步实现“大订单模式”,即公司只需预定所需人员数量,学校在规定时间内将学生培训合格后转入公司。这样的模式可以使学校在培养训练过程中,减少与公司沟通的时间成本,提高管理的效率。引入用人单位的优质资源,构建校企合作的新平台,实现学校企业共同育人的长效机制。
2、重视学历教育,探索培养新模式
重视飞行技术专业的本科学历教育,探索实践理论型飞行技术专业学士学位教育。完善飞行技术专业的理论教育,增加职业素养、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同时探索学历教育与执照教育分离培训,校本部做好飞行大学生理论教育,分院完成后续所有执照内容的培训,学生只需在毕业阶段返回校本部领取学位证和毕业证即可。对于在分院训练过程中停飞的学生可以转入其他专业,对于超过训练周期的学生可直接转入成人继续教育学院完成相关学习与训练。
3、坚持以质取胜,主动调整保质保量
以质立校,以量据市,保质保量。作为飞行员人才培养的高等学府,应坚持培养最合格、高层次的人才为唯一标准。不能过分依赖市场份额的大小,要掌握行业与学科的前沿动态,预判市场对专业及人才的需求的标准和数量。做到提前预判市场发展趋势,增减招生指标;尽早实现专业转型,实现本科教学向研究生层次人才培养方向过渡,实现人才技能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并驾齐驱,引领行业专业人才培养发展新航向。
4、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技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已经有着60余年人才培养经验的高等学府,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突出以生为本的教学管理原则,防止商业思维和经济利益过分干扰学校的正常教学管理安排。引入新的教育和管理理念,对学生全情投入,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总结
当前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的人才培养体系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学校没有掌握飞行学生培养的绝对主导权,教学管理理念落后于时代发展,教学管理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在我国民航业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飞行大学生的市场竞争力有所下降。
高校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掌握飞行学生培养过程中的主导权,重视学历教育、通识教育,提高飞行大学生综合素质,才能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飞行人才,为民航强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危磊.当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优化探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