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方式分析与研究

2018-10-20 18:40蔡金锋
读与写·教师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提升方式对策研究高中历史

蔡金锋

摘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开展学科教育教学活动是新时期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改革方向。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培育不仅是新时期高中历史教学优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高中历史学科教学品质提升的重要路径,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对高中历史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对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探究,以期为新时期的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提升方式;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2-0236-01

引言:历史学科是我国教育领域中最不容忽视的一项学科之一,作为中华民族的传承载体,历史书籍见证了我国浩浩几千年来的蜕变。面对来自各个国家多元文化的冲击,我国也必须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输出和传承。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将此教育深植于高中历史教学,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现实意义。

1.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主要内容分析

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中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包括基本的历史事件、历史事实等。学科基础知识教学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历史学科素养的根本,通过历史学科基础知识教学能够让高中生对我国的发展历史、国际发展简史等有着一定的了解,为学生认知其他知识、内化历史经验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是培养学生具备有敏锐的时空观念,熟知历史分期,对相应历史事件与相应时空对号人座,从而达到正确分析联系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及意义影响的积极效果。三是高中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所蕴含的思维方式,包括感知分析历史史料、运用历史来思考现实、探究历史真实、坚持历史观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这是引导学生更好认知发展必然性、历史发展规律性以及历史文化重要意义的重要思维基础,更是引导学生强化家国情怀认知的有效思维过程。四是历史学科中蕴含的科学史观,包括唯物史观、社会史观、发展史观等,这是培养学生认知世界、认知社会能力,正确看待历史问题的基础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策略

2.1 注重学习历史方法的引导

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也是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路径选择,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历史学习方法,也就是掌握了正确的历史学科思维方式、科学的体会历史史观。因此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历史学习方法的引导,教会学生掌握“自主学习历史”的能力。例如在《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这节内容设计中有“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古代商业的发展”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对比教学,在手工业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手工业发展特点、重要历史节点、重要意义、手工业中蕴含的劳动人民智慧和民族自豪感等角度进行教学内容分析。在后续的商业发展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上节课的学习过程,进行自主的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知识、运用思维、体会情感,实现真正的核心素养培育。

2.2 改革教学模式,奠定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

在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着课堂的主体地位,教师详细讲述历史知识,而学生则负责接收、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有的时候学生甚至不理解教师所讲的知识。而在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时,需要学生去参与到教学中,需要学生利用历史思维去思考,只有这样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才能得到提高。因此,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模式,创立一种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这一教学模式中,教师负责引导学生学习历史,要注重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来理解历史知识,回答历史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各种历史思维能力。比如,在讲解《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这一课,讲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时,有“驱除鞑虏”“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三条,教师认为“创立民国”与“平均地权”是比较重要的,就阐述了其内涵;但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讨论,他们对“驱除鞑虏”很不理解,学生不知道何为鞑虏,为什么要驱除,此时教师帮学生普及知识“鞑虏在这里指满清统治者,也就是要推翻清王朝”,然后教师再为学生讲解当时孙中山加入了反清组织天地会,所以会提出这种观点。当学生了解历史知识背后的故事之后,学生就会有更加深刻的印象,而且學生在探究过程中也形成了史证观。

2.3 依托学科核心素养的指导,实现历史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要想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综合素养,教师不光需要改革教学模式,也要对应的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通常引导学生去养成一种依赖教师,教师就是权威,权威就是标准答案的观念,从而束缚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为此,我们应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尝试过在课堂中引入影视资源,让学生通过观看影视资源来更加直观的了解历史。比如,在讲解《西学东渐》时,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洋务运动这一历史事件,教师可以选择几段洋务运动的影视资源播放给学生观看,在《走进真相——洋务运动开展的原因》这一影视资源中,展示了清朝官员开展洋务运动的目的,学生在观看视频后,对其印象十分深刻,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针对某一问题使用历史思维去思考、争辩,学生为了证实自己的观点,也会采用很多历史证据来支撑自己观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史证观。比如,在《西学东渐》这一课中,引导学生去讨论“如果袁世凯支持维新派,那么维新变法会成功吗?”学生分成两派,认为不会成功的学生以维新派的软弱性为出发点,说明维新派改革不彻底必定会失败。而认为会成功的学生以袁世凯支持慈溪导致维新变法的失败为出发点,认为袁世凯是关键人物。学生经过激烈讨论后,教师应就学生的思考逻辑进行点评,告诉学生袁世凯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不是最关键人物。当学生了解历史知识背后的故事之后,学生就会有更加深刻的印象,而且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也形成了史证观。

3.结语

普通高中的历史课程是中学历史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对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会有更高的目标、更高的要求,落实好”立德树人”,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工作对一线历史教师来说尤为重要。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培养目标,如何在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开展符合新课程改革方向的课堂活动,是历史教师工作路上一直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崔小辉.浅谈高中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及培养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8(10):79.

[2]钱凯.构建高中历史教学新体系——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4):113+115.

[3]葛建敏.培养高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7(05):61-62.

猜你喜欢
提升方式对策研究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如何提高音乐广播的节目质量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