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振霞
内容摘要:传统的作文观念,重“写”轻“读”的倾向比较严重,学生“读”得不够、不好,作文时无所借鉴。要解决学生作文难的问题,必须强调多读、熟读、多背、背熟,将这些课文读熟、背熟,再根据作文的需要,仔细体味、反复揣摩 ,必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关键词:阅读、写作、语言、读写
一、阅读教学,倡导自主探究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运用。只有大量地、广泛地阅读吸收,才能有丰富、自如的写作运用。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学生知识贫乏,词汇缺少是写不出好文章的。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教给学生读书,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引导学生与书交朋友,让学生学会自行阅读。凡是有利学生身心健康的古今中外各种文体,各方面内容的报刊书籍,都可以让学生多读、多看。
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探究写作方法。因为儿童的心理,天生会模仿。小学生习作有一个仿写的过程,要借助模仿为“阶梯”,吸取模仿对象的相似因素和有用经验,作为自己进一步发挥创造性的基础。小学生模仿的对象,主要是范文。阅读文章可以仿片断,也可以仿全文;可以仿语言文字也可以仿结构布局;还可以仿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方法。在阅读的过程中,做到每读一篇文章,都要学习它的写作方法,把阅读与写作有机的联系起来,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才能较快的提高写作水平。
二、 从读学写,在积累上下功夫。
语文素养是一种积累,没有大量的阅读,特别是文学名著的阅读,是不能完成这种积累的。强调习作和阅读的联系,要求增加阅读量,扩大阅读面,提供阅读时间,让学生广泛阅读适合儿童的具有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的各类书籍报刊杂志,丰富学生的积累,力求实现阅读和习作的远距离结合。教师应加强这方面的组织与指导。
1、课文是写作的范例。
通过对一篇篇精美范文的观察、研习,可以使学生从作者创作思路的“原型”之中,得到启发,获得规律性的写作知识,获得语言和语感的积淀,为学生写作找到拐杖和依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正是从读学写、读写迁移的写照。因此作文教学要正确处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抓住讀写结合点,在积累上下功夫。首先,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有意识地在阅读教学中穿插作文辅导,使学生从读学写,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其次,要引导学生广泛涉猎课外读物,体会迥异的写作风格,领悟、借鉴不同的写作技巧;第三,在积累写作知识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品赏、摘抄优美词句,建立“语言宝库”,积淀语感,积累语言。
2、抓课外导读契机,开展竞赛进行渗透。
有些学生喜欢看一些儿童课外读物,也有些学生没有看课外书的习惯,更有些学生该看些什么都不知道。教师利用种种机会给学生讲些优美动听的故事,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当学生兴趣渐浓常常缠着教师给他们讲故事时,教师就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课外读物告诉学生,老师知道的那么多都是书里边有的,你们自己去看不是更好吗?并且配合开展讲故事竞赛等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一展风采,强化积累意识。
三、 强化读写结合,科学有序训练。
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指出:“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情;写作是‘发表的事情,从写作,咱们可以显示自己的经验,吐露自己的心情。”这段话揭示了读与写的实质,说明读与写是相通的。读写结合一直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规律。
从三年级开始,我加强了读书方法的指导,教会“四步读书法”,即“初读,扫清字词障碍;细读,理清作者思路;精读,品析重点词句;诵读,融汇贯通应用。”同时,按照大纲的要求把全册教材的学习目标分解到每一课。“段”是三年级语文教学的训练重点,让学生知道每段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句与句之间是怎么联系起来的。四年级着重训练学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先教给学生体会和运用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a、想想每段写的是什么,把各段的意思连起来;b、找出课文中的总述段或总述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比如教学《沙漠之舟》一课的第一自然段时, 先让学生初读,知道本段有几句话。再让学生细读,弄懂每句话的意思,并能划出概括全段内容的句子,即第一句“骆驼生活在沙漠里。”其它语句结合骆驼的身体特点,从六个方面讲述了它适应沙漠生活的原因。弄清句子之间的联系之后,最后,让学生把这个总分段式摘录到集段本上,朗读背诵。
参考文献:
[1]赵宁.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实效性和巧妙性[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5(4).
[2] 周凌燕.提问式引导教学在“认识小数”一课中的教学应用[J].科技资讯,20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