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迎春
[摘 要]英语写作能有效地促进语言知识的内化。为了提高英语写作教学的实效,教师应根据写作教学的计划和目标,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优化设计学生的写作练习,同时注重评价反馈。
[关键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优化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9-0035-02
英语写作能力是初中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重要语言技能之一,英语写作能有效地促进语言知识的内化。《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中对初中阶段的语言培养目标进行了明确:1.能够根据写作的要求,自己收集资料;2.能依赖于自身的能力完善短文写作;3.能利用简单的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4.能够将写作的内容描述清楚;5.能根据表格中给予的内容进行简单说明。同时在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要多参与语言活动,培养语言应用能力,为使用英语与他人交流提供前提条件。
然而,在初中阶段,英语写作一直是阻碍学生英语成绩提升的主要因素。且在中考英语试卷中,写作分值占比较大(笔试部分满分100分,写作20分),而每年的写作均分只能在及格线左右。我们不难看出,作文上能否获得高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考英语试卷是否能得高分。通过写作,我们也可以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英语这门语言技能并能加以灵活运用。
为了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必须有效指导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写作练习。
一、目前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对初中生英语写作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十分突出的一个问题:学生往往在写作前没有得到充分的语言输入,写作时得不到指导,写作后没有反思。
首要问题是学生英语语言基础不扎实,词汇贫乏且运用能力差。想要写好作文,首先必须要有充足的词汇积累,但初中生掌握的词汇量相对较少,因此所写的英语作文内容都较为简单。单词拼写错误或表达不准确,或某个单词反复使用,或“自创”某些单词等,都让一篇作文黯然失色。
其次是句式单一枯燥,结构松散,语句不连贯。很多学生在作文中使用同一句式,比如主—谓—宾的单一顺序,缺少变化,读起来乏味枯燥。作文前后文逻辑性差,信息感不强,上下文之间没有恰当的过渡连接词,文章整体内容缺乏一致性、连贯性。有些学生将句子胡乱堆砌,或者分不清中英文句式的区别。
再次,学生缺少正规系统的写作训练,对于写作往往抱有一种不情愿或者逃避的情绪,在平时的学习和训练中缺乏愉快和成功的体验。
目前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写”往往被排在“听、说、读”三项技能之后。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教学法,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要求进行写作,对学生上交作文的反馈不能到位,或者把写作教学看作是应对考试的应急手段。这样的方法与其说是写作训练,不如说是简单的英语句子翻译,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写作能力培养毫无益处。
为了切实提高英语写作教学的实效,教师应根据写作教学的计划和目标,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优化设计学生的写作练习。
二、优化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
1.借用教学内容
初中英语教材中的阅读课文题材丰富,涵盖了英语课程标准中的话题项目。围绕话题编排的各单元文章兼顾了词汇和语法项目的学习和运用,语言从易到难依次推进。在关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开展对应性的写作练习,不仅能帮助学生熟悉了解话题,提高认知能力,还能帮助学生巩固并运用新学的词法和句法知识,同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牛津译林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阅读课文“Poems about pets”是两首关于宠物的小诗歌。文章内容活泼有趣,一改往常记叙文格式,话题内容也是学生喜爱的日常生活。因此,课后笔者布置了以下任务:研读课文,模仿其中一篇诗歌进行仿写,尽可能多地运用文中新学的词汇和句型,可适当扩充。
又如,九年级上册第八单元Task板块A detective story,本课文章已给出故事的前半部分,学生需要借助图片信息进行拓展,进行一定的续写。学生对这次写作充满了兴趣,各自发挥想象力,并且乐于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作品”。
2.聚焦文体特征
从写作文体来看,文章可分为四类:描写文(description)、记叙文(narration)、说明文(exposition)和议论文(argumentation)。教师对不同体裁的写作指导应该给予不同的关注,而不能出于应试目的只局限于一两种文体的训练。
牛津译林教材的写作内容较为丰富,涉及的话题也非常多,比如学校生活、娱乐活动等。学生在此学习基础之上可开展不同文体的写作训练:书信、海报、演讲稿、游记、议论文、说明文等。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各类体裁文章的结构及其写作方法。
比如2017年苏州高新区升学考试模拟试卷书面表达:假定你是Sally,上学期在Sunshine School做过交换生,一位名叫Michael的同学想要向你请教有关阅读的事。请认真阅读下面的邮件,并根据邮件要求进行回复,可以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學生根据作文要求,回答Michael的四个问题,使用第一人称对自己的阅读情况进行介绍。
又如2014年苏州中考试卷书面表达:假设你所在的学校近期以“学生做作业时是否应该在网上找答案?”为题进行了广泛调查。通过调查发现一些学生对此表示赞同,但也有学生表示反对,认为应该自己独立完成。请你根据自己的看法和调查结果以“Think before you search online”为题写作。此类正反观点题型的写作,要求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证某一观点,对这类题型,审题时需要注意一般现在时时态,第一或第三人称。
教师帮助学生聚焦作文文体特征,学生在逐步熟悉并且适应不同文体写作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写作的兴趣,提高写作的水平。
3.切合生活实际
若让我们的初中学生以“金融危机(financial meltdown)”为题写一篇作文,断然是不可取的。这样的话题远离学生生活实际,为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生活经历所不能驾驭,会使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严重受挫。
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多鼓励学生利用英语进行交流,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只说英语,让学生能够感受英语交流的氛围。学生只有对英语感兴趣,才会积极参与到英语学习活动中,才能够不断地积累词汇,从而完成写作。若引导学生就“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hopping online”话题进行阐述,激活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这样的写作活动就具有吸引力。实践表明:写作内容越贴近学生生活,他们的写作兴趣越浓厚,习作质量也越高。
当前,公共自行车的话题较为流行,在中考前夕笔者设计了如下写作练习:我国不少城市正在推广公共自行车,提倡人们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然而这些自行车的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请你就此进行观点表述,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有位学生写得非常精彩,使用了中考复习阶段常见词组和句式,关注了结构框架,全文如下:
Many people think highly of the public bicycles. They believe that the public bicycles are necessary as these bicycles help them save time. Also, the public bicycles encourage people to ride bikes more instead of driving cars, so they can also help reduce air pollution.
However, some people dont think so. They think its difficult for them to borrow the public bicycles. Moreover, these bicycles can be stolen easily and many people dont take good care of them, so the bicycles are broken or untidy.
In my opinion, the public bicycles help us have a green life. Besides, they remind us to take action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Whats more, the government should make laws to protect bicycles and all of us should try our best to obey these laws seriously.(原文未作改動)
4. 重视评价反馈
中学英语教师一般没有接受过全面的培训,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使用能力并不了解,而是擅长于讲授知识点和语法点,忽视对写作教学的深层次研究,因而导致“写”被排在“听、说、读”之后,写作评价操作模式较为单一:学生写,教师批,给范文。教师在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判时,很容易从成人的角度进行评判,也就是要求学生能够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忽视了学生的现实水平。在日常写作评判中,大多都是批评,觉得学生写得不好,无法针对一些小的进步进行及时的鼓励。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无视学生的知识现状和能力现状,评价标准一味求高、求全,忽视评价行为的后续效应,那么就可能导致学生在反复失败后,对作文训练失去信心。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走近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实际能力、生活志趣、心理特点,并且考虑到个体的丰富多样性,不断地去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亮点”,并积极地加以肯定和引导,关注学生的自我感受,让学生自己思考,自我认知,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建构,提升写作能力和兴趣。
在作文评价中还可以发挥学生同辈互动、师生互动的作用,增加学生互改、互评作文的机会,在对同一篇作文的评价上采取“求同存异”的原则,这样在教学中就创造了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学习机会,让学生有效地学习优秀文章,模仿和借鉴其内容、结构和语言等方面的优点,内化成自己的写作能力。教师要重视评价的后续效应,有效地运用评价手段,这无疑将对作文教学摆脱目前低效率徘徊的局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写作能力的提高过程不是孤立的,是在听、说、读的过程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语言素材的基础上实现的,英语写作与语文写作一样,都是学生表达情感的过程。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日常教学中要多给学生提供写作的机会,比如定期安排英语写作课。在学生写作完成以后,教师要进行评判,多发现作文中的闪光点和学生的进步,积极地进行鼓励,以此来提升学生的信心,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地爱上写作。
[ 参 考 文 献 ]
[1] 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吴燕.如何优化写作练习的设计[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6(5).
[3] 胡英雁.在读写故事活动中培养初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行动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3(3).
[4] 刘林峰, 谢平,王俊.基于学生体验的英语过程写作课案例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4(2).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