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偃师市人民医院(471900)魏雷光
1.1 临床资料 在外科收治自发性气胸病患中随机选取8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各40例。普通治疗组男37例,女3例,年龄22~61岁;改良治疗组男38例,女2例,年龄23~59岁。两组临床资料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普通治疗组行普通胸腔封闭式引流,具体是:对病患采用局部麻醉,后选取硅胶胸管,在病患患侧部位前胸壁的第二肋间、距离锁骨中线外约1厘米的位置实施穿刺置管,当胸管直达胸膜腔之后进行固定,缝皮之后外接引流瓶,实施持续性的封闭引流[1]。
改良治疗组行改良的胸腔封闭式引流,具体是:在经皮局麻之后,选取口径较小的CVC管来替代常规硅胶胸管,在病患患侧部位前胸壁的第二肋间、距离锁骨中线外约1厘米的位置实施穿刺置管,置管深度达到胸壁的皮下,约10厘米以上,在完成置管之后,采用3M的透明敷贴对导管进行皮外固定,CVC管外接引流瓶,行持续性的封闭引流,此外医护人员需要观察病患的体征情况,若病患的呼吸困难情况在引流后有缓解,胸腔引流瓶里面的水柱也没有明显波动,在咳嗽的时候引流瓶没有明显气泡出现,经听诊,病患肺呼吸音已经恢复,那么就可以尝试夹闭病患的引流管,观察24小时后,若病患没有呼吸困难或症状加重状况,则可进行引流管的拔除。
1.3 评价指标 比较这两组病患总疗效、并发症状况及住院时间。其中总疗效评估有三个标准,痊愈:自发性气胸病患呼吸困难以及胸痛消失,经检查发现其肺部组织已经完全的复张,胸膜腔中的气体也被吸收。良好:自发性气胸病患肺部组织已经有大部分复张良好,肺部组织的压缩度经检查低于5%;无效:自发性气胸病患胸膜腔中的气体吸收较少,甚至存在病情加重状况,在持续引流十天之后依旧无效。总效率等于痊愈率和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21.0处理数据,以“%”表示计数数据,行X2检验,以(±s)表示计量数据,行t检验,P<0.05时,代表数据间有比较差异[2]。
2.1 不同组病患治疗的总效率对比 普通治疗组痊愈17例,良好11例,无效12例,总效率70%;改良治疗组痊愈29例,良好8例,无效3例,总效率92.5%,改良治疗组病患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普通治疗组,两者数据有统计学比较差异。
2.2 两组并发症状况及住院时间对比 普通治疗组的住院时间是(8.92±2.30)天,改良治疗组的住院时间是(6.51±1.35)天,改良治疗组的住院时间短于普通治疗组,此外,改良治疗组病患并发症的出现率低于普通治疗组,两者数据有统计学比较差异,详见附表。
附表 不同组病患并发症状况对比[n(%)]
对于自发性气胸病患,常规的胸腔封闭式引流对病患机体影响比较大,对于病患胸壁造成的刺激大,手术出血量比较多,在术后病患疼痛感较明显,活动也不方便,在拔管之后还需要进行切口缝合,容易引发皮下气肿、疼痛和导管周围感染等并发症。改良的胸腔封闭式引流可以弥补普通胸腔封闭式引流的不足,其选择小口径的CVC管来替代常规硅胶胸管,可以有效降低肋间的血管损伤程度,减少引流对于胸膜造成的刺激,术后病患的疼痛感不高,不易发生感染情况,所以并发症的出现率也较低,术后恢复快。本文结果数据表示,改良治疗组治疗总效率高于普通治疗组;在住院时间方面,改良治疗组住院时间短于普通治疗组;在并发症方面,改良治疗组并发症的出现率低于普通治疗组,可见,改良的胸腔封闭式引流优于普通胸腔封闭式引流。
综上所述,改良的胸腔封闭式引流可提升自发性气胸病患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几率,缩短病患的住院时间,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