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偃师市人民医院(471900)张国辉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49~68岁,平均为(53.8±2.5)岁;研究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8~70岁,平均为(54.7±2.4)岁,两组基本资料对比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采用2~8kHz的中频电对患者进行治疗,10~15min/次,连续治疗10天。研究组采用中医正骨复位手法治疗,①放松手法:引导患者取俯卧位或坐位,再依据整骨先整肌治疗原则,沿病变部位双侧肌群采用揉、捏、拿等手法进行放松操作,各动作重复3~5遍。②复位手法:若患者病变部位位于胸椎中下段,则需选用俯卧叠掌推按法,先引导患者取俯卧位,伸直双上肢,并将其置于身体两侧,复位人员则在患者一侧站立,在患者患椎棘突上用右手掌根压着,并在右手背上放置左手掌,再引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在其呼气末时,向前下方快速用力推按冲压,可闻及关节复位声响;若其病变部位位于胸椎中上段,则需选用端坐膝顶法,先引导患者端坐,双上肢在身体两侧自然下垂,复位人员坐于患者身后,自患者两肩外侧用双手环抱患者上身,并交叉手指,在患者胸骨上端放置拇指,再引导患者挺胸后仰,在此操作过程中,可引导患者将头置于复位人员的肩部,上身可倚靠在复位人员的右肘上,然后,复位人员需将自身上身前倾,使得患椎棘突能受到自身右膝顶住,再引导患者呼气挺胸,在其呼气末,采用双手用力往后下压小鱼际部位,同时将右膝往前上方推顶,直至闻及关节复位声响。③善后手法:复位手法完成后,需引导患者俯卧放松,复位人员则在其棘突中线的督脉及胸椎两侧的膀胱经脉,采用上向下反复推擦的方式进行善后治疗,直至推擦部位局部皮肤发热为止。手法治疗2日1次,共治疗10次。在完成全部的手法治疗后,需叮嘱患者在短期时间内,不可进行前屈旋转动作,但可进行适量的腰背肌锻炼。
1.3 观察指标 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对患者治疗效果评定:显效:治疗后,患者椎旁压痛、疼痛等症状消失,关节稳定,且胸椎活动功能自如;有效:患者的椎旁压痛、疼痛等症状及关节、胸椎活动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但未达到正常值;无效:患者的椎旁压痛、疼痛等症状及关节、胸椎活动功能均无明显改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5.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附表。
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多无明显外伤,该疾病不仅会引发患者出现显著的胸背疼痛症状,同时还会导致其出现乏力、心烦等多种不适症,给患者的机体和生活均带来了严重的影响[1]。而胸椎小关节紊乱症在中医学上,属于“筋出槽,骨错缝”范畴,采用中医正骨复位手法中三步手法配合,具有良好的治疗功效,其中放松手法通过揉按夹脊穴和点按棘突,能起到散结化瘀、疏通气血的治疗功效;复位手法不仅能对筋出槽,骨错缝进行纠正,同时还能解除病变部位肌肉痉挛并促进病变部位血液循环恢复,从而使无菌性炎性水肿消除和脊柱内外力学平衡得以重建,进而逐渐恢复神经功能和软组织损伤,使临床症状消除[2]。本研究中,对两组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分别采用电针治疗和中医正骨复位手法治疗,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腰椎疼痛症状及关节、胸椎活动功能,研究结果显示,中医正骨复位手法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电针治疗组患者,说明了对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采用中医正骨复位手法治疗,不仅能有效缓解和消除患者的关节紊乱症状,同时还能促进患者脊柱的内外力学平衡快速恢复,因此其是一种高效的中医治疗方案。
附表 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对比[例/(%)]
总之,中医正骨复位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