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采用瑞替普酶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2018-10-20 02:20付明鹏
医药前沿 2018年30期
关键词:瑞替普通率溶栓

付明鹏

(云南省临沧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云南 临沧 677000)

引言

急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的管腔内血栓出血,患者在发病20~30分钟以上[1],就会发生心肌坏死,严重还会造成死亡。临床中主要应用瑞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会一定程度上溶解阻塞冠脉的血栓[2],且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基于此,本文就对此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病例,病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8月到2017年6月,对患者进行分组,分组方式为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9例,研究组中男21例,女18例,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44岁,中位年龄(59.37±2.06)岁,对照组中男19例,女20例,最大年龄70岁,最小年龄46岁,中位年龄(62.12±1.34)岁,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基础资料,显示其在年龄与男女比例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用药前,常规做心肌酶、凝血酶原时间以及心电图等检查,做好心电图导联固定标记。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绝对卧床,之后进行镇静与止痛等,嚼服阿司匹林300毫克,随后给予患者100~150毫克/天,之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钠5000U皮下注射,每天2次,连续应用5天。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用18毫克的瑞替普酶融入到10毫升的生理盐水中,静脉推注时间在3分钟以上,30分钟再次按照上述剂量给药一次,在用瑞替普酶前先静脉注射5000U肝素。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梗塞血管再通率、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观察患者的胸痛动态变化情况,每隔4小时进行1次心肌酶检查。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处理,再通率、死亡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用率(%)的形式表示,并采取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则按照(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数据用t检验,若P<0.05则表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梗死血管再通率为94.87%,对照组治疗后梗死血管再通率为56.41%,对比两组数据发现,组间数据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主要包括:2例消化道出血,1例严重心律失常,无死亡病例;对照组治疗后不良反应为:3例消化道出血,3例严重心律失常,1例心力衰竭,2例休克,并发症发生率为23.07%,数据对比发现,差异不显著,统计学无意义(P>0.05);研究组的死亡例数为0(0%),对照组2例死亡(5.12%),两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梗塞血管再通率、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比较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内科疾病之一,近几年,农村生活水平广泛提高,导致高血压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多,这也导致心肌梗死的发生率逐年上升。

国内外专家研究表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公认的方法就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随后是静脉溶栓治疗[3],但是目前,大部分基层医院并没有能力开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且能开展的医院无法保证每天开展治疗,所以静脉溶栓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紧急的治疗手段[4]。本次研究应用的替奈普酶属于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具有疏通阻塞血管,降低出血性疾病发病率的作用[5],效果显著,且与干预与阿司匹林连用会加强溶栓作用。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梗死血管再通率为94.87%,对照组治疗后梗死血管再通率为56.41%,对比两组数据发现,组间数据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对照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07%,数据对比发现,差异不显著,统计学无意义(P>0.05);研究组的死亡例数为0(0%),对照组2例死亡(5.12%),两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综上所述,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且不需要受到太多医疗设备的限制,且使用方法简单,可以在基层医院实施、推广。

猜你喜欢
瑞替普通率溶栓
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后再通的研究现状
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观察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分析
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研究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CT灌注成像在rt-PA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
86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