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责任心是做人的基础,更是成才的前提。科学态度,进取精神,创新能力,都是优秀人才最可贵的品质特征,但离开了责任心,这些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本文从“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锻炼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着手,探讨“在小团队的引领下提高孩子自主管理的能力”和“建立健全科学的班级管理机制”的学生自主管理策略。
关键词: 小学生 责任心 班级管理 自主管理
在传统观念下,每一个班主任都有着百分百的爱心、耐心、细心……甚至可以说是孩子们的“全职保姆”,为了一个班级,有时真的是心累身疲。然而,如此付出有时候并没有得到预想的收获。结合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历程,我认为要想真正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就不能把学生作为单纯的“管理对象”,而应该努力从培养责任心入手,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因为学生才是班级的主人,如果忽视了班集体建设中培养学生责任心和自我管理能力,就会使学生在思想上形成一种惯式,如:
现象一:一名学生忘带家庭作业本了,老师询问他原因,他理直气壮地回答:“昨天晚上,妈妈帮我整理书包时,可能忘了将作业本放进我书包里了,我回家问问……”
现象二:教室门口有几片废纸,学生进门时有的看一眼,跨过去了,有的问一声“谁扔的”也跨过去了,有的则绕道而入……
现象三:放学铃声一响,学生纷纷背起书包站到门口排队,等待老师放学。回头看看他们的抽屉:跳绳、衣服、纸屑、书报散落书桌内,凌乱不堪……
看到这些现象,我不禁思考:这难道就是我们多年来所提倡的素质教育换来的成果吗?究竟什么原因使一些小学生缺乏责任心和自理能力?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父母、老师包办剥夺了孩子从小就应该为自己承担责任的机会。在家里,一些父母亲只让孩子尽情享受权利,而没有给机会让他们了解自己在这个年龄段应该尽哪些责任和義务;在学校,普遍提倡“赏识”教育,一些老师再也不敢随意批评学生。殊不知,就在这精心的呵护、过分的溺爱、没有惩罚的教育中,孩子的责任心和自我管理能力慢慢地弱化、淡化,甚至消失了。不得不让教育者在感叹当今学生责任心缺失之余,认识到培养学生责任心与自主管理能力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试想,一个缺少责任心的人怎么会真正关心他人?怎么会真诚地与他人合作?怎么会有大的作为呢?因此,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对于班集体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责任心是做人的基础,更是成才的前提。科学态度、进取精神和创新能力都是优秀人才最可贵的品质特征,但离开了责任心,这些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呢?
一、从小事做起,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锻炼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
1.让学生体验到有责任心的成就感和乐趣。
学生有无责任心,与老师、家长有没有提出具体目标、没有用心培养有关。在生活中,要为学生创造负责任的机会,例如:让不按时上交作业的孩子负责收发作业,在他完成任务时及时表扬他,让他体会成功的喜悦,更好地完成下一次任务;老师和家长依据学生的兴趣,让其在家中养一株花,种一棵草,养一条鱼等,并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然后让学生独立负责,并坚持写观察日记,利用科学课交流。花开了,小鱼长大了,学生也体验到了认真负责的重要性和乐趣。
2.引导学生做事要有始有终。
第十二届亚运会于1994年10月16日在日本广岛结束的时候,六万人的会场上竟没有一张废纸。就是因为没有一张废纸,就使全世界为之惊讶。2011年日本地震,几万人待过的地方竟然没有一片纸屑,震惊、佩服的同时,更多的则是思考。
良好的责任心是要靠坚强的意志力和持之以恒的态度维持的,这恰恰是许多学生所缺失的。孩子们往往好奇心强,兴趣爱好很广泛,但做起事情来只有几分钟的热度,不是虎头蛇尾就是半途而废,稍稍遇到一点困难和挫折就打退堂鼓,不愿意继续坚持,这就是非常没有责任心的表现。因此,我们要注意培养孩子做事有始有终、负责到底的良好习惯。如: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课后收拾好学习用品;离开座位时,随手把凳子放到座位下面;用完各种工具放回原处等,让好习惯时时伴随孩子成长。
3.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承担责任。
美国总统里根小时候踢足球损坏了邻居家的玻璃,父亲为了使小里根明白要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不惜让他打了半年的工才把赔给邻居玻璃的钱如数还给了父亲。在中国家长看来,里根父亲的做法似乎对孩子太残酷了,然而后来里根回忆,正是父亲的这种做法才使得他懂得了什么叫责任。因此,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勇于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学生有过失的时候,首先要求他们具备承担责任的能力,然后让他们勇敢地面对,即使是一个小的过失错误也不让他逃避和推卸,更不能由成人参与解决。比如学生在课间打闹,一时冲动发生了冲突,就应该要求他们自己明辨是非,自己化解矛盾;对于每天的值日等各项班级管理工作也是一样,需要明确责任,让学生从日常生活的每件事情上学会自我承担责任。
如此长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便逐步养成,无形中,孩子们的自主管理能力得以提高。
二、加强小组建设,在小团队的引领下提高孩子自主管理的能力。
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意志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坚持性还是很差的。他们不善于自觉地、主动地、独立地调节自己的行为,持久地完成一项工作,常常依靠外力的督促和管理。”良好的班级组织一般具有榜样、同化功能,其他同学会以他们为榜样,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同时具有激励和约束功能,其他同学会在他们的激励下,自发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约束自己的行为。并且班级组织也具有监督共管功能,促使班级学生向自我管理迈进。班主任要策划好班级组织,并明确分工,让他们各司其职,充分调度好班级组织,充分发挥班级组织的功能。
首先要搞好班级小组文化建设和团队凝聚力、向心力的打造。试想,每个人都为捍卫小团队集体荣誉而努力,就能用团队的力量教育人、影响人,长此以往才能形成高效的学习力、自觉主动的日常行为习惯和自主管理能力。各个小组都要有自己的努力奋斗的目标、组训、组歌、座右铭,等等,小组间不是为竞争而竞争,是为充满活力而不断比较,无时无刻不激发着每个人的热情与参与意识。
其次,抓好小组长培训。小组长的作用至关重要,小组长要切实为本组的学习及各项工作负起责任,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地为同学们服务,在服务大家的同时不断提升管理素质。当上小组长就意味着肩上挑起了本小组学习和成长的重担,可谓是任重而道远。有人说:“一个好校长等于一所好学校,一个好班主任就等于一个好班级。”也可以这样说:“一个好的小组长就等于一个好的小组。”因此,要明确小组长的职责,做好小组长的培训工作,指导小组长做好老师交给的任务,让每个小组长带好自己的小组。只要每个小组的工作都做好了,班级的其他工作自然就好了。
三、建立健全科学的班级管理机制,使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得到巩固与发展。
可根据班级日常工作需要,建立科学的规章制度,使制度成为管理班级的依据,做到有监督、有奖罚,让班级管理更规范、更科学,并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班级。如:《小组竞赛制》《班级一日常规》《值日班长职责》等。这样可以让班级的每个孩子都在小团队成员的督促引领和班干部的监督要求下逐步完善自我,使自身的自主管理能力得到长远发展。更能让班主任從繁忙的班级工作中解脱出来,使班集体建设开出五彩缤纷的花朵。“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良好的德才学识和情感人格,最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成为他们钦佩和效法的楷模。因此,班主任应在各个环节积极扮演好“领路人”的角色,建立健全科学的班级管理机制,使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得到巩固与发展。
四、结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班主任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所谓学生自主管理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与指导下,自己处理日常生活与学习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体现了一种新型的学生观:把学生放在学校教育的主体位置,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尊重、信任、引导和激励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在学校管理中,班级是最基本的一个单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节点,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点。小学生年龄小,认知少,学习积极性很难调动,管理起来费心费力。所以,想办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培养小学生的责任心,激发他们的管理热情,让他们管理好自己,即从培养责任心入手提高小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办法,值得在小学教育环节探索尝试与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赖伟昌.班主任的领导艺术[J].华章,2011(10).
[2]郁琴芳.用仪式促班级文化的建设——以常州市北环中学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2010(12).
[3]罗庆.引领学生做班级文化的创建者[J].教育教学论坛,2010(36).
[4]殷骏,孙建波.足球:职业院校班级管理中的一个纠结[J].教育教学论坛,2010(33).
[5]靳丽华.班级管理的生态化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9).
[6]许瑞瑞.我国班级文化研究十:回顾与反思[J].基础教育,2012(05).
[7]黄文娟.让班级文化引领班级走得更远、更稳[J].中学时代,2014(04).
[8]林文.建设有生命力的班级文化[J].中国教师,2005(09).
[9]谈小平.班级文化重在塑造高尚品行[J].湖南教育,2006(07).
[10]俞新美.让班级成为每一位孩子健康成长的乐园——谈如何创建富有生命力的班级文化[J].小学教学参考,2006(Z2).
课题名称:《培养小学生规则意识与责任担当的研究》
课题编号:GS[2016]GHBZ039
主持人:李海霞 王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