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胜男
摘 要: 尼采提出的虚无主义思想是对形而上学的强烈否定,而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海明威也深受虚无主义思想的影响,在短篇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中海明威式的虚无主义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本文以这部短篇小说为例说明海明威式虚无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具体体现。
关键词: 海明威 虚无主义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美国作家、记者,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作为“迷茫的一代”的代表人物,海明威笔下的人物对爱情、人生及未来世界等重大问题持有一种悲观的态度。他所描写的人物大多内心孤独痛苦,生活各有不幸。多数学者对他作品的研究主要围绕海明威的冰山原则、硬汉精神及悲观主义三方面。本文主要以海明威的哲学思想作为切入点深刻探讨海明威式虚无主义思想的形成及在其作品中的体现。
一、虚无主义思想的起源及含义
在传统的西方哲学体系中,“形而上学”曾一度被认为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思想和理论基础。根据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对“形而上学”的解读,我们可以认为“形而上学“是把“上帝”作为其哲学理论中的最高价值的体现。但德国哲学家尼采提出的“上帝已死”,是对“形而上学”的完全否定,其在本质上是对宗教思想的否定,对西方传统哲学的否定。尼采对虚无主义的哲学解释为:“虚无主义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最高价值的贬值。没有目的,没有对于目的的回答。”[1]由此我们可以认为虚无主义思想起源于对“形而上学”的完全否定,它是以否定的力为基础,对生存、强健、冲动都进行了反向否定。简单来说,虚无就是意志的泯灭[2]。
二、海明威式虚无主义思想的形成
从1929年起,文学界对海明威本人及其作品的研究经历了从冷清到繁荣的过程。通过对其作品和自传等文学素材进行分析可把海明威虚无主义思想形成的原因归纳为以下三种:
从他的成长环境和家庭环境看,他出生在伊利诺伊州的橡树园内,在这样保守、闭塞的地方,生活稳定又单调,社交、习俗刻板化。海明威的父亲是一名医生,母亲是一名教师同时是一名女權主义思想的拥护者和践行者。他的母亲总是将自己的欲望强加在别人身上,不仅对他的父亲有很高的要求,对海明威也很严厉,而这种严厉近乎偏执。他从小在母亲那里得到的冷漠与训斥远比关爱和温暖多得多。在这种严厉的教育下海明威形成了争强好胜的性格。海明威受其父亲影响很大,他的父亲是个户外运动爱好者,崇尚自然,在行医之余有两大兴趣:打猎和钓鱼。他把自己的爱好传给了儿子。海明威非常喜欢这些户外活动,甚至他父亲应邀出诊,他也随着去[3]。他父亲是一名虔诚的基督徒,但在其晚年因多愁善感又身体状况不佳,最终以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海明威的成长环境和慈父严母的家庭环境为海明威虚无思想的形成埋下了伏笔。
从他的参战经历看,受美国英雄主义热潮的影响,中学毕业后还不满19岁的海明威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迅速加入意大利战场,尽管被分配到供应站工作,但在一次给前线战士送供给食品时不幸负伤随后就退出战场在意大利养伤。养伤期间他给家里的信中提到负伤一事,当地报纸《橡树叶》根据信的内容编成故事加以报道并连续登载了这位英雄的故事。伤好之后从意大利回到橡树园的海明威受到了英雄般的热烈欢迎。但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在美国引起的轰动效应逐渐减退,公众对英雄的热情开始冷却。此时的海明威发现自己其实一无所有,没有退伍军人或伤残人员的津贴,没有工作也找不到工作,整天无所事事,回家还要忍受母亲的劝说和责问。回想起在战场上的经历,此刻的海明威才真正意识到那些他认为“光荣”、“神圣”、“民主”的战争在生命的骤然而逝面前荡然无存,只留下他满身的弹片和对人生价值的质疑和迷茫。战争的残酷及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迫使他不断反思和观察,最终走向反战反法西斯的道路。在二战期间作为战地记者的他参与了西班牙内战,支持反法西斯战争。参加一战、二战的经历对海明威虚无思想的形成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西方哲学思潮的入侵,1921年12月,海明威夫妇到达巴黎。海明威经历过战争的洗礼早已出现了对现实社会不满的情绪及对前途的悲观失望。此时的巴黎正是唯意志主义、悲观主义思想盛行的时期。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海明威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唯意志主义、悲观主义思想是完全合乎情理的。唯意志主义哲学家叔本华、尼采等共同宣扬人生根植于痛苦,主张人的归宿是经历痛苦之后的死亡[4]。自那时起,海明威把他创作的主题定为“人的本质及其不可避免的悲剧性”。以后几乎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沾染着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色彩,如《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等。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海明威对人生价值的质疑、其信仰的崩塌及西方哲学思潮的入侵最终导致他走向虚无。
三、《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中虚无主义思想的体现
故事发生在一个西班牙的咖啡馆里,一位失聪的老人是这个咖啡馆的常客。他几乎每天都来,总是一个人坐在同一个的位置喝酒到深夜。老人生活富足但内心空虚孤独,曾试图自杀以逃离内心的煎熬。年轻侍者涉世未深,盲目自信,对老人的自杀难以理解。年长侍者社会经验丰富,理解和同情老人内心的空虚和孤寂,想让老人在咖啡馆里多待一会儿。现就这三个主要人物在小说中的虚无主义思想的体现和来源加以论述:
首先,老人生活虽然富足,但在妻子去世的打击下他难以忍受无希望、无友情、无真理的生活状态,所以选择自杀来逃离这种无助和虚无。在小说中作者通过两位侍者的对话对老人的自杀进行了简短的描述:“上周他企图自杀,”一名侍者说道。“为什么?”“他很绝望。”“绝望什么?”“没什么。”[5]
由此我们看出,对老人来说,虚无就是孤独、绝望和死亡。自杀是老人虚无思想最直接也是最残忍的表现形式。在小说开头的叙述中作者通过描写老人的生理缺陷“失聪”,这一象征性的描写手段表现了老人的虚无思想。文中写道:“老人很喜欢坐在这里直到深夜,因为他是聋子而且现在夜也深了周围非常安静,只有他能感到周围环境的不同。”
“耳聋”意味着对外部世界无任何的感知,把自己封闭在孤独空虚的环境里,只有坐在干净明亮的地方才能找到一丝慰藉,只有醉酒才能短暂地忘却生活的痛苦和虚无。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老人的虚无来自于他对生活的绝望。
其次,年长的侍者同样生活在这个虚无的世界当中。因为他深知老人的今天将是他的明天,他注定也是孤独、寂寞、绝望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在小说的后半段作者通过一段西班牙语的祈祷文表现了他的极度虚无。“一切都是虚无。人也是一样?有些人生活在其中并无感觉,可他知道万事皆缥缈、虚无。虚无复虚无。我们的虚无之处于缥缈之中,虚无就是你的名字,你的王国;虚无,你的向往落空,有如虚无在缥缈之中”[6]。
纵观全文可以知道他对老人内心的孤寂和空虚是表示理解和同情的,同时他也在用实际行动给予老人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他对老人的耐心和同情正是他虚无思想最委婉的表现。在小说的后面段,他与年轻侍者说:“你缺乏的是什么?”“除了工作我什么都缺。”“你有我所有的东西。”“不,我从来没有自信并且我不年轻了。”[7]从这段对话可以判断出他的虚无来自于对当前社会的失望和极度的不自信。
最后,年轻侍者同样也是虚无的,只不过他的虚无还未被自己所察觉。从他与年长侍者的对话我们可以了解到他对老人自杀的原因难以理解,他很困惑老人这么富有为什么还会选择自杀呢?那么我们换一种说法:在年轻侍者的观念里,只有贫穷才是自杀唯一的借口。他因为年轻,不能理解老人精神世界的虚无和物质的富足是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的。另外,年轻侍者对老人的漠不关心说明了他不能理解和体谅老人内心的孤寂;他埋怨老人在酒馆里待得太久使他不能早点下班回家,也看出他的自私自利;以上这些故事情节从侧面证明了当时美国社会的年轻群体对生命漠视,对陌生人毫无怜悯之心的普遍心理。年轻侍者的无知冒昧,金钱至上,精神空虚的人生观、价值观何尝不是虚无思想的体现呢?
四、海明威式虚无主义思想
纵观小说中的三个主要人物的虚无思想,绝大多数读者都会认为海明威想要表达的虚无思想是消极的、悲观的,但我认为他想表达的虚无也有积极的一面。
就老人而言,虽然对生活绝望但依旧选择干净明亮的咖啡馆逃避现实的空虚和黑暗,以此寻找埋藏在内心深处的光明。尽管经常醉酒但不失优雅高贵的风度,以此保留生活中最后一点尊严。这正是老人积极的虚无思想的表现。
就中年侍者而言,具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对生活中的虚无有了比较透彻的了解。虽知自己无力改变眼前虚无的生活和黑暗的社会但依旧心存善意,对来往的人们表达关切之情,同时与老人产生共情,对年轻侍者的无知和冒昧充满无奈和遗憾。关切、共情、无奈三这叠合能体现中年侍者积极的虚无思想。
就年轻侍者而言,虽物质庸俗,精神空虚,但他大胆自信,对生活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挑战精神。他虽世俗,却真实。正如他坦率地承认:“他寂寞,我可不寂寞,老婆还在床上等我呢。”[8]这可以认为是他积极的虚无思想的体现。
综上所述,海明威的虚无思想并非完全是消极的、悲观的,我们有理由认为在他的虚无思想中也包含了积极的、具有真实生活愿景的、对生活有热切期盼的哲学理念。
五、结语
在《一個干净、明亮的地方》这部短篇小说中,海明威用极简的话语向读者阐释了他所信奉的虚无主义,虽有消极但不会完全屈服于现实的残酷,仍然努力寻找内心的光明和尊严。尽管最后他没有逃出虚无的禁锢以自杀的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正如他所说的:“适时而死,死在幸福之疯癫者最光荣。”纵观他的一生或许是他对我们最好的告别方式。
参考文献:
[1]尼采.权力意志[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280,223.
[2]董衡巽.海明威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叔本华,著.李小兵,译.意欲与人生之间的痛苦[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4]杨立民.现代大学英语[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99-103.
[5]苏顺强.论海明威的虚无思想[J].外国文学,2000(1).
[6]刘敏贤.解析海明威的虚无主义[J].时代文学,2011(1).
[7]常耀信.美国文学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
[8]胡敏娜.虚无世界的众生百相[J].前沿,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