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娜
摘要:在语文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中,作为其板块之一的詩歌教学备受关注与责难:传统教学千篇一律,分解诗歌意象,灌输诗人情感,识记诗歌内容,索然无味。本文从教学策略出发,旨在探求诗歌教学的尝试与突破,从而让学生体会意象之外情感的空白,感悟诗歌之情感,先在脑中勾勒一幅读悟形成的画面,让诗歌课堂充满诗情画意。
关键词:诗歌;教学策略;诗情画意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7-048-1
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体裁,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诗歌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诗歌也就成了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提升的灵魂所在。而现在的古诗教学往往成为了机械记忆和刻板默写的代名词,这种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的热情,更不用说审美的体验了。多样化古诗教学策略的实施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兴趣,其次可以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品读诗歌的过程中感其形,揣其意,悟其情,记其文,并作适当拓展延伸。
一、重情吟诵,绘诗于形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形象地说明了读的重要性。在诗歌教学中,诵读这种方法是贯穿始终的。因此,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地品读诗歌,来达到情感上的初步体验。但是读要讲究一定方法和技巧,并非重复地读背,而是要投入情感,认真品读。
1.范读入境。配乐诵读不仅能起到正音作用,还能使学生很快地进入情境。《渔家傲.秋思》一词中配的是琵琶曲,那凄凉的声音使学生仿佛一下子置身于边塞那荒凉的情境中。此外,名家的诵读对于诗歌情感的把握也是极其准确的,学生们在聆听之中也能初步体会诗之情,品味语言背后的弦外音。不给诗歌做填空题,不明确诗歌写了什么和什么,越是离生活实际遥远,越应从想象来体会。而每个人独特的思考感悟也正是诗歌所需要填补的空白。
2.和乐诵读。诗歌讲究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美的享受,诗歌本身也是种音乐艺术,有着外在的形式美和内在的音乐美。它的节奏之美,非读是不能感受得到的。只有通过诵读才能让我们真切体会到诗歌语言如歌如舞的音乐之美。而在听过经典朗诵之后,让学生有机会也在音乐之中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情感的抒发则是进一步的对诗歌的把握。
3.融情品意。通过引导画画的情境创设,激发兴趣,感知诗意。以《望洞庭》为例,将诗歌的寥寥几十字还原成所描绘的情景:皎洁的圆月,平静的湖面,翠绿的君山,宁静的夜晚,加上诗人巧妙的比喻,一幅风平浪静、委美和谐的画卷便浮现于脑海。揣摩每个意象背后所寄予的独特内涵,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述,而不是将固定的诗歌意思强化记忆。这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及情感共鸣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兴趣。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欲望,通过不同方式的渗透情感的诵读,让学生品味诗歌之意蕴,就更易完成我们的教学目标。
二、个性还原,区别体验
在学习《钱塘湖春行》一诗中,本班同学就进行了多种多样的改编。有的小组将其配上《明月几时有》的音律,还突发心意的自己演奏竖笛,在轻唱之中让我们品味了独特的诗歌意境;还有小组在自己的展板上用图画像大家展示了钱塘湖的春季美景,通过绘声绘色的描绘,我们都沉浸在他们小组的讲述之中;还有一个小组用舞蹈的形式加以演绎,生动的面部表情及肢体语言仿佛赋予了每个事物以生机勃勃的生命,简短的语言被顿时激活了,你不用去追究每个字是什么意思,因为情感已然在孩子们的心中。
三、即兴摹写,融合情感
摹写,就像通往文艺园地的桥梁,引导大多数没有尝试过诗歌创作的学生,以敏感的心捕捉生活的点点滴滴,用笔细致地描绘自己的感悟,走进诗歌神秘而奇妙的境界。课堂上,我曾作过实验,从最简单的入手,让学生在阅读了原作“苹果嚷着冷了/要穿红袄/葡萄嚷着冷了/要穿紫袍”这一诗句后,另选一物进行仿写,要求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符合该物的特点并寄寓一定的思想感情。有的孩子就写了“芦花嚷着冷了/要带白帽/橘子嚷着冷了/要加黄外套”童真童趣跃然纸上。在摹写过程中,我们可以揣摩学习写诗的一些基本手法。如,由此物到彼物的联想,给物赋予人之感情的拟人,给笔下形象涂上理想色彩的夸张,言外有意、启人思考的含蓄,选用最简约文字表达丰富内涵的凝炼,用寥寥几笔抓住形绘出神的比喻性描写等等。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诗歌教学亦是如此。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在教学中应针对学生出现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采取适当而又可行的教学策略。诗歌教无定法,但终极目的却不能仅局限于应试,从意象走出来,从情感融进去,这其中,方法有千万种,不生硬赋予诗歌应该如何解释,不众口一词复制诗人必须有的情感,在读与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悠然信步,方能领悟诗歌简短文字背后隐喻的诗情画意。
[参考文献]
[1]秦训刚,晏渝生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牛红梅.新课标下古诗教学漫谈.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06).
[3]马永军.探索新课标下诗歌教学的新理念.语文学刊,2007(05).
[4]罗建鸿.初中语文现代诗歌审美教学策略.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