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副刊能为城市建设发展做些什么
——《十堰日报》副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实践

2018-10-18 03:36
中国地市报人 2018年10期
关键词:郧阳竹溪楠木

(十堰日报社,湖北 十堰 442000)

新时代新形势之下,机遇与挑战并存。传播技术革命引发媒体大变局,党报的读者越来越少,地市党报尤其如此。而副刊作为党报一向“弱势”的版面,更是举步维艰。

对此,湖北《十堰日报》副刊部清醒地认识到,无论形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党报作为最重要的思想理论旗帜的主阵地,引领文化前进方向的职责使命始终不会改变,服务中心、服务大局的宗旨始终不会改变,需要解决的是内容和传播手段的创新,唯有坚守与创新两手抓、双轮驱动,善用“文化”的引导力、影响力,善用党报的公信力、传播力,地方党报副刊才能葆有生命力。

近年来,《十堰日报》副刊部从推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角度出发,按照“三贴近”原则,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使命自觉,着力把副刊“楚天汉水”打造成“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精品副刊,在党报副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实践中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立足城市特点,主打城市文化特色牌

既然是地方党报,就要立足身处的这座城市,与这座城市同频共振,为这座城市鼓与呼。

众所周知,十堰是一座伟大光荣的移民城市。从20世纪50年代末起至2013年,为配合开工建设的丹江口水利枢纽一期工程、世界上最大的跨流域生态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十堰库区先后移民近60万人,淹没和影响土地400多平方公里,其中的牺牲、艰辛,如滔滔汉江水,无法言尽。十堰人民舍小家为大家、吃苦耐劳、牺牲奉献、坚韧不拔的故事和精神,感天动地。“移民”,既是十堰极其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十堰这座城市显著的符号特征,对十堰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而这一题材,在各级各类媒体上都有或详或略多种方式的呈现,即使是《十堰日报》本身,围绕移民题材的各个角度的新闻报道也十分详尽。《十堰日报》副刊部在处理这一符号性题材时,另辟蹊径,侧重于使十堰可歌可泣的移民故事、移民精神带着人的温度、情感和力量,“活”起来、“立”起来,感染人,影响人,鼓舞人。

著名作家梅洁是十堰郧阳人,对故乡有着深厚的感情。她创作的“中国南水北调中线移民三部曲”——《山苍苍,水茫茫》《大江北去》《汉水大移民》,对帮助和促进世人特别是受水区的北方人民了解南水北调工程起到了积极作用。有鉴于此,十堰日报社积极与梅洁接洽沟通,热情诚挚地邀请她带着亲朋好友常回家看看,得到了梅洁的积极响应。

在梅洁的盛情邀请和陪同下,2015年4月,著名报告文学作家王宏甲、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李晓虹、《人民日报》“大地”副刊编辑周舒艺,一起来到十堰郧阳区采风,近距离了解、感受十堰的山水之美、人文之美,以及十堰移民群众可歌可泣的牺牲奉献精神、艰苦创业重建家园故事。返程后,他们按捺不住内心潮涌的激情,分别写下了《寻访郧阳》《乡愁》《樱桃熟了》三篇佳作,由梅洁转发给十堰日报编辑部。

“怎么向你介绍这一泓巨水?说它关系着北京两千多万人口每天的饮用,你会不会关心?实际不仅如此,北方两亿人的命运、生存和发展,都与从这里流去的水联系着。”2015年6月17日,《十堰日报》7版副刊“楚天汉水”,整版刊发王宏甲的《寻访郧阳》、李晓虹的《乡愁》、周舒艺的《樱桃熟了》。首都文学名家大家优美动人的文字、另辟蹊径的角度、较高的文学品位以及字里行间的深情,读来令人耳目一新,感动不已。

“‘直到今天,做梦还在老城里。’不知有多少人说过这句话,也不知有多少人至今仍在心灵深处打捞故乡。兰士华25岁在移民的队伍中离开郧阳,年过半百回故乡,想用画留住古城记忆。他在郧阳新城的地上铺开纸,询问过往的每个人:‘你从前的家在哪里?’那情形比蒲松龄树下备茶水向路人收集故事更辛苦。兰士华是个建筑工人,没学过美术,唯有乡情深深。他趴在地上勾画出一幅幅老城居民记忆中家的方位和形制,然后画成一幅4.2米长、3.3米宽的《梦里郧阳图》,相当精美。据说,每个郧阳古城的居民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家。兰士华用8年时间,在63岁完成了用绘画打捞家乡的巨制,第二年就去世了……”

除上述代表性强、反响强烈、关注度高的版面外,《十堰日报》副刊还以多种形式、多角度立体呈现十堰移民过程、移民精神,如,专题书画作品、诗词、摄影作品等,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立足城市发展基调,积极弘扬城市发展理念和成果

“外修生态,内修人文”,是十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城市发展方略,也是十堰市委、市政府对党和国家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践行,对身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保一江清水北送”神圣使命的坚守。围绕这一方略,近年来,十堰从上到下全面动员、全民参与,凝心聚力,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十堰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宜居城市、全国最佳生态保护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十堰日报》副刊部在密切关注的同时,也在寻找机会以独特的方式精心呈现。

十堰市竹溪县,素有“三贡”之宝,即“贡米、贡茶、贡木”。其中,“贡木”即生长于竹溪苍茫林海里的金丝楠木。在没有钢筋水泥的古代,皇宫建筑千觅万选的栋梁支柱就是楠木。因此,竹溪人称楠木叫“皇木”。因为珍贵难得,金丝楠木在历代王朝的大兴土木中都难逃被砍伐的命运,在明末已濒临灭绝。而步入近代以来,因大炼钢铁、大修水利、建设“二汽”、修襄渝铁路等导致的连续不断的大规模砍伐,致使金丝楠木几近绝迹,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仅竹溪柿河岸边的楠木寨幸存了下来。为保护这片珍贵的楠木林,当地政府和人民不遗余力。

2016年11月2日,《十堰日报》5版“楚天汉水”副刊发表梅洁的散文《溪城楠木及其他》。在这篇文章里,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竹溪得天独厚、天赋异禀的自然资源的歌咏和赞美,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对历史的慨叹。与此同时,梅洁也对近些年来这里的变化和发展有了直观了解,并将其诉诸笔端予以歌咏赞颂:

“三十多年来,十堰市以‘生态立市’‘可持续发展’为立命之策,最终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城市。森林覆盖率达76.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近40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60个百分点的竹溪,已成为‘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全国林业百佳县’‘全国绿色模范县’‘全国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县’。

“今日之竹溪,已远非古代‘三贡’所能比拟,‘绿色生态之王’的桂冠终将名落竹溪。38万溪城人将在这片绿色王国里尽享天年。古老的金丝楠木,也定会在竹溪大地再次葳蕤成林。”

于是,经由金丝楠木的“前世今生”这一脉络,牵起了竹溪县乃至整个十堰市“外修生态、内修人文”的生态文明理念和建设成果,令广大读者看到了十堰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科学发展的决心、信心和行动,彰显了十堰这座城市的活力与魅力。

除了以上事例,《十堰日报》副刊围绕新农村建设、南水北调、创建国家文明城市、脱贫攻坚等中心工作,还刊发了很多或长或短、不同题材、不同形式的作品,从不同侧重点大力宣扬十堰城市发展理念和成果,反响较好。

综上所述,《十堰日报》副刊的创新实践充分证明:通过适宜适度的坚守与创新,地方党报副刊完全可以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为服务城市建设、润泽百姓心灵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郧阳竹溪楠木
周发祥:“我老了,让我儿子来守护楠木林”
客行过竹溪
茶盘洲的楠木王
楠木栽培管理技术探讨
竹溪
金丝楠木不神奇
云弄竹溪月,诗妆新泰天——2018年《中华诗词》新泰青春诗会侧记
致故乡郧阳
艺苑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为20名“讲台之星”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