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梅
你学过奥数吗?很多人认为学奥数能促进数学成绩,并通过“奥赛”走上便捷的升学之路,然而……2018年3月21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全面取消包括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在内的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这对那些想通过“奥赛”改变命运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如今,取消“奥赛”加分,以学奥数为主的补课大军,在求学之路上又该做出怎样的选择?下面,我们就来听听各方的声音。
学生帮
赵一航(初一学生):“奥赛”加分,这离我还很遥远;不过,取消加分也给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以后还要学奥数吗?其实,我学奥数一直学得吃力,只是父母一厢情愿。他们耳提面命,说奥数能开发智力,而且是高考的“敲門砖”,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在“奥赛”中获奖,这样更有希望上一所好大学。我是在父母的指挥棒下长大的,他们的话怎能不听呢?即使学得稀里糊涂的,我也一直奔跑在学奥数的路上。每周上一次课,一次课150元,从小到大也花了不少钱了。这次国家出台新规,父母应该给我松绑了吧?真好!
杨芷美(初三学生):我从小学三年级起就学奥数,当时只想拓宽数学思维,后来目的性更强,即通过“奥赛”来给高考加分。听妈妈说,表哥就是通过参加“奥赛”才获得高考优势,被重点大学录取的。然而,今非昔比,这个想法行不通了,我之前的努力也白费了。不过,奥数对我还是帮助挺大的,我的数学成绩一直排在班级前几名。而且,数学也是我的主力学科,考试时还靠它给我“搬分”呢。
刘佳泽(初三学生):奥数只是校外培训的一部分。一般的培训机构都开设奥数班,并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指定“专门教材”。如果有时间和精力,适当地补一补也未尝不可。我也学过奥数,怎么说呢?收获肯定是有的。但我更喜欢语文,还专门报过写作班。妈妈是报社编辑,经常在家编稿,我受她影响爱上了写作。我觉得有选择性地进行补课,还是很有必要的,利用课余时间丰富一下自己不是坏事。
周天洋(初二学生):我认为奥数只适合一小部分人,如果有精力是可以学的,但没有必要跟风。而且,并不是学奥数就能在“奥赛”上获奖,或者提高数学成绩。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补课能否增加知识量,因人而异。课堂上不好好学,把希望都寄托在校外补课上,那不是本末倒置吗?
刘一朵(初二学生):以前我还盼放暑假,现在却有点假期恐惧了,因为放假并不轻松。上小学时,各种特长班成了暑假的主修课,那就跟着学呗,还有登台露脸的机会。等上了初中,特长班停了,补习班来了。周末,我们班几乎没有不出去补课的。其中,英语、数学、语文三科是补习的重点。平时,我们也会在一起讨论,甚至会出现在同一个补习班里。
郝子俊(初二学生):我也是,每年还没放假,老妈就给我选好补课班了。补课班不仅费用高,而且时间长,跟在校上课没什么区别。每天早上八点半到补课班,和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组成“新家庭”,开始忙碌的一天。大家知识水平不同,老师却不管这个,一直按自己的速度进行教学,基本没有“一对一”交流的机会。而且,当堂有小测试,学习压力很大。我把这种困惑告诉老妈,她却说这是名师,能排到他的课就非常幸运了……
程诗轩(初三学生):爸妈给我选了两种培训机构,一种是高中预备班,另一种是国学班。马上就要上高中了,提前学习一下是有必要的。令我不解的是,老爸为什么让我学国学?我一看文言文就头疼!我给暑假列了时间表,学国学不在时间表上。老爸却一百个不同意,态度很坚决,不可能被我的想法左右。没办法,那就去学吧。
后援团
周乃昌(学生家长):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优异。这本没有错,错就错在一门心思地让孩子抓成绩,不尊重孩子的想法,给孩子报各种补课班。奥数班、英语班、国学班、科技班等是比较火的,家长都“拼着”给孩子报,不仅陪读,甚至把老师请到家里补习。
吴 红(学生家长):现在,一个孩子要报好几个班,寒暑假比上学还忙。一方面要学习新教材,另一方面要提升培优,时间基本都被学习占用了。我对孩子要求并不高,报补习班基本都尊重了他的意愿。之前他看到别的同学都学奥数,就让我帮着报名。上了几次课后,他又反悔,不想学了,原因是“听不懂”。看到孩子学习吃力,我也没有逼迫他,强扭的瓜不甜呀!所以,我对报补习班持这样一种观点:不要盲目跟风,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这样学起来才能轻松愉快。
马 琳(班主任):这位家长说得对,我们班有一半以上的孩子学过奥数,但数学成绩并不突出。一个孩子曾告诉我,她根本不喜欢奥数,是爸妈强迫她去学的。由于不感兴趣,学习效果自然很差。现在,她的数学成绩也很一般。不过,她在绘画方面具有一定的天赋,每次班级更换墙报都离不开她。她在少年宫学过绘画,还在绘画比赛中获过奖。从她身上,我悟出一个道理:学习不应成为一种被动的选择,而要尊重个人兴趣。要找准兴趣点,充分挖掘自身优势,让学习变得轻松起来。学奥数不一定就能提高数学成绩,报补习班也未必是好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才能事半功倍。
周若芳(学生家长):我认为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学习也要有阶段性和计划性。跟上学校教学进度,适当做“校外功课”,也许可以两全其美。
周利明(学生家长):对于中小学来说,补课已成为一种常态,也成为家长的负担。一方面是时间被占用,家长要陪孩子奔赴各种补课班,周末基本没休息时间;另一方面是金钱负担,每个月都要为孩子支付一笔不小的费用。其实,我并不主张孩子去培训班补课,到假期了应放松一下。再说,通过网络视频授课等方法,不也能完成学习吗?我身边的朋友反映,自己的孩子没少补课,但成绩不见提高。而且,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叛逆心理极强,不能逼迫太紧。
刘永强(学生家长):作为“70后”,我就没有补课的经历,但当时的成绩还不错。后来,我考入重点大学,并到机关工作。相比之下,现在的孩子压力可就大多了,尤其是初三学生。除了正常的校内学习,他们还到处参加补课班、培优班。前几年,我就为孩子报补习班而犯愁。一是各种补课班良莠不齐,不易分辨;二是不仅要选培训机构,更要选准老师。很多家长都是冲某位老师而去报名的。这就是所谓的名师效应吧。我觉得补课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家长不要盲目给孩子报班。很多时候,并不是花钱就能“买”来高分!
短评
作为民办机构,校外培训是对校内学习的一种补充和拓展。从这个角度看,校外培训有其存在的价值和空间。然而,我们不能夸大补课的作用而轻视校内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特长班、兴趣班等比较受欢迎;等上了初中,受应试教育影响,家长自觉或不自覺地就给孩子报补课班。初衷是好的,效果却未必如愿。暑假前,笔者对南昌、赣州、宜春等地的初中生进行调查,近七成的受访者明确表示:暑假最讨厌补课。一名初二学生说:“小时候挺盼放暑假的,放假就可以旅游和玩耍;等上初中了,放暑假却让我感到心慌,因为要参加补课班。补课班的环境远不如学校,而且学习强度很大,一想到就让人心烦……”
现在,培训市场出现了大“繁荣”的景象,各类培训班应运而生,让人眼花缭乱。该把孩子送到哪儿补习呢?对此,有关专家建议:一是选择正规的培训机构,比如办学时间长、规模大、口碑好的;二是采取就近原则,不要离家太远,以免浪费时间;三是多听取孩子的意见,有的放矢地参与。很多家长都盲目跟风,看别人家的孩子补课,就给自己的孩子报名。这样做有时候会适得其反,使孩子产生厌学情绪。这次取消奥数加分就给我们留下很多思考。如何提高学习成绩?怎样面对考试?并非校外补课就能解决的。
如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给教育提出了新标准。那么,怎样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呢?不仅要注重文化基础,还要尊重自主发展,培养学生社会参与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在生活实践中,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和实践创新,这才是育人之根本。
链接
校外培训班乱象存在已久,甚至出现了“野蛮生长”的局面,不仅影响到正常的教学秩序,还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给家长带来经济负担。据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的对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12.7万人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小学生校外教育总体参与率达47.2%。各地区校外教育参与率:西部38.7%,中部46.8%,东部49.9%,东北部66.0%。而且,中小学生平均费用约5 616元,校外教育总体市场规模约4 585亿元。小学生每年约7 410元,初中生每年约9 739元,高中生每年约14 042元。其中仍以应试类培训(学科类)为主,小学占33.4% ,初中占43.7%,高中占48.2%。2018年2月,教育部等四部门联手开展治理行动,被认为是“史上最严”的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