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桂辛
一、文体认知
“文体有别,教法各异。”阅读是一种文体思维,语文教学中的诸多问题都和文体有关,不同的文体,教学内容的区别很大。所以在教学中,当遇见不同的课文时,教师要依据课文的文体特征进行不同的教学思考。
小说教学的关键是什么?华东师范大学李冲锋博士在《小说教学教什么》一书中指出:“解读方式是小说阅读的基础和关键,使学生学会如何阅读小说,即把握小说的解读方式,是小说教学的重点。”小说中,故事情节、人物、环境等内容是学生容易看到的,不容易看到的是小说的主题,还有小说的表达技巧。教学中,老师要着重教学生不容易看到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如何去读懂这些不容易看到的内容,即解读方式。解读方式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与表达方式直接相关的解读方式,比如品味语词、解析句子、分析结构、赏析修辞、掌握视角等。二是与作品本身相关的解读方式,比如,通过历史背景、写作背景进入文本,通过把握文体特征进入文本。三是完全外部于作品的解读方式,比如整体感知、概括提炼、剧情表演等。三类解读方式中,重点是第一类,即与表达方式相关的解读方式。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明确了小说教学的主要任务:1. 小说的解读方式;2. 把握故事情节;3. 揣摩人物形象;4. 赏析环境描写;5. 概括小说主题;6. 品味表达特色。那么,是不是每一篇小说都应该教这六个方面的内容呢?每一篇小说在写作方法、呈现方式、艺术风格等方面都有不同于其他小说的独特之处,都有自己的文本体式。除了思考小说文体共性的教学价值,教师还要把握每一篇小说独有的教学核心价值。
二、文本分析
环境描写、心理描写、悬念设置,这三个小说的写作要素在《凡卡》一文中都不明显。那么,《凡卡》这篇小说有哪些特点呢?
1. 高度淡化的情节。情节淡化是契诃夫小说的特点之一,他的作品只写日常生活,笔调舒缓、平和,甚至有些漫不经心,但掩卷之余,我们的心却不能不为之震颤。这一特点在《凡卡》中有淋漓尽致的表现:《凡卡》情节简单,没有多个人物角色,没有复杂立体的人物性格冲突,小说全篇就是按照“准备写信”“ 写信”“寄信”的顺序叙述了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一件事。信中凡卡片段式地讲述自己的遭遇,没有流动发展的情节,更没有悬念。但凡卡这一个九岁男孩的悲惨命运却让每一位读者为之唏嘘不已。
2. 典型的人物形象。契诃夫通过凡卡这一九岁男孩的形象集中反映了帝俄时期社会下层民众的悲惨生活,揭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本质。他在人物塑造上所表现的高超技巧,让一百多年后的我们深深叹服。
人物塑造方法一:以信写人。小说中凡卡的书信以第一人称进行表述,最易直抒胸臆,表达人物心底真实强烈的情感。学生可以试着将课文书信里的第一人称变为第三人称感受一下,就会发现第一人称更具有感染力,更能打动读者。书信的形式最直接、最有力地表现了凡卡的悲惨命运。
人物塑造方法二:对比反衬。凡卡写信过程的两次回忆,描写了乡下生活的自由快乐。作者通过环境的对比,生活的对比,还有人物情感的对比,以乐衬苦,突出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除了这两次插叙对比,文章的结尾还有一处对比,就是凡卡甜蜜的梦境与残酷现实的对比。在读凡卡书信的过程中,学生的心基本上是与凡卡同频的:凡卡的痛苦令学生同情,凡卡的快乐也让学生开心。但到了最后,当凡卡满怀希望进入梦乡时,学生们的心却沉入谷底,凡卡的甜蜜与学生的痛心形成强烈反差,因为凡卡的梦永远不会实现……这个结尾的设置,是契诃夫表现人物悲惨命运最强有力的一笔!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以信写人,对比反衬是《凡卡》这篇小说表达上的主要特色。基于对小说文体及教学本质的认知和对《凡卡》的文本解读,笔者将本課教学的核心内容确定为结合文本表达特点教给学生阅读小说的方法。具体分为以下两个部分:一、走进人物内心,体会人物情感。二、赏析对比反衬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策略
人物是小说的第一要素,是贯穿整篇小说的主线,作者的创作意图、思想感情都是通过人物形象来表现的,因此,笔者以人物为切入点,以人物情感为主要线索展开《凡卡》全文的教学。
1. 理清人物关系,把握小说大意。初读课文,出示小说中所有人物的名字,请同学们读通读顺后,再说说人物的身份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小说的故事总是发生在人物之间的,理清人物关系,就能大致把握整篇小说的主要内容。这是把握小说大意的方法之一。
2. 赏析对比反衬,读懂人物情感。文学作品都是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而人物就是作品情感、作者思想的代言人。因此,能够读懂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情感,就能体会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结合本篇小说表达的主要特点,笔者引领着学生一步步地走进凡卡的内心世界。
课文的第2自然段描写了老板阿里亚希涅的家,那里昏暗、压抑,带给凡卡的是无尽的恐惧。第6自然段是凡卡回忆中的乡下,那儿明亮、快乐,连天上的星星都眨着眼睛对着凡卡笑。引导学生将两处环境描写进行朗读、体会、对比,学生很快地感受到了凡卡内心对乡下无法抹去的怀念与留恋。学完第一处对比之后,接下来引导学生将课文的第8自然段和第13自然段进行比较阅读,学生通过品读关键词语、想象画面、感情朗读,从悲惨的学徒生活和乡下快乐回忆的对比中体会到凡卡的情感:痛苦、绝望,迫切想要回到爷爷的身边。在结尾,凡卡的甜蜜梦境与残酷的现实形成强烈对比,凡卡的内心充满甜蜜与希望,而学生在阅读中则产生强烈的同情,无比的心痛……此时此刻,巨大的心理反差带给学生的不仅是情感的震撼,还有对小说的理解与顿悟:人物的情感、对比的作用、作者的同情、小说的主题,已经在学生的心中自然而然地生发了。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