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根林 赵文格
众所周知,议论性文章要做到以理服人,除了观点鲜明外,所选材料必须集中适切。如何做到适切有力呢?我们以往过于强调所选之“材”本身的特点,比如典型性或代表性——材料要能揭示事物的本质,能集中说明问题;比如真实性或可靠性——写作者要立足于事实,从现实生活中取材或所取材料经得起推敲和拷问;还有新颖性或独特性——尽量使用别人使用较少的材料,如果使用大家都熟悉的例子,尽可能找到新的视角,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自然不能算错,但从真实作文的角度看,选材的主要依据并不是材料本身的特点,而受限于任务情境。
一、选材依据来自任务情境
专栏第一期文章《走进任务情境作文:是什么和為什么》一文中,我们已经指出,所谓任务情境是指那种带有写作任务的环境或背景。它通常包含作者(以谁的名义写)、读者(写给谁看)、目的(解决什么问题)、话题(谈论什么)、体式(以什么文体写)五大要素。因此,如何选材,以及选材的适切与否,主要与写作目的(特定任务)、读者对象和作者身份等要素有关。
(一)看所取材料是否有利于完成特定任务
任务情境作文的选材是由“表达目的”决定的。表达目的,即写作意图,它包括:我是谁,我为什么要写,写给谁看,表达什么,如何表达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概括起来它有两个侧面:其一,“表达目的”是源动力——它指向为什么要写;其二,“表达目的”又是驱动力——如何更好地表达,指向怎样写。
在任务情境作文中,表达目的体现于具体的情境和写作任务之中。取材的适切与否,就是看所取材料是否有利于完成特定的写作任务。试看 例子:
校长认为最近校车事故比较多,去绍兴旅游不安全,取消了绍兴之旅。如果让你举例证明去绍兴的必要性以说服校长,你觉得下面哪些理由更 适切?
1.旅游能让人增长见识,比如司马迁游历名山让自己文章更有奇气。(对个人的意义)
2.旅游能使同学更加团结,更体现集体的精神,比如同学间的相互协作精神、相互体谅理解的精神等等。(对集体、大家的意义)
3.去绍兴旅游是我们学校的传统节目,应该保持。一个学校需要有自己的传统节目,因为这本身也是校园文化的传承方式之一。(对学校的意义)
4.绍兴是文化名城,文科班的同学尤其是需要去见识的。如鲁迅故居、沈园、兰亭等等。(对班级的意义)
5.校车事故多,应加强校车问题的监管,使之更安全,而不是取消绍兴之旅,如因噎废食一般,是不可取的。(出现问题后的态度,应该是改正,而非回避)
6.绍兴是历史文化名城,很值得游览。(教育 意义)
因为读者对象是校长,他考虑问题的出发点通常来说首先是安全,其次是所去地方的教育意义,再次是学校本身的传统,因此,如果要完成说服校长这个任务,相比材料1、2、4,材料3、5、6显然更适切。
(二)看所举例子是否贴合读者特点
叶圣陶先生曾强调,作文动笔之前,两件事要注意,一认定对象,二辨明用意。这里的“认定对象”就是读者意识。读者年龄层次、需求愿望、阅读水平或阅读趣味等都会对写作者的说理表达产生影响。倒过来,写作者在说理时预设读者,在选材用例上注意读者的特点,显然能提高行文的针对性和说服力。
以“低调”为话题写篇议论文劝导、说服你喜欢文学的朋友,下列这些材料可供你选择,你觉得哪些材料更合理?
1.越王勾践低调侍奉吴王夫差。
2.范蠡助勾践灭吴后功成身退。
3.楚汉相争时,刘邦在项羽面前低调处事。
4.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归隐田园。
5.乾隆皇帝到处御笔题字,更有洋洋洒洒的四万多首“诗歌”,成为历史上最为高产的“诗人”,但是在诗坛上并没有他的位置。
6.国内的“福布斯排行榜”首富丁磊为人处事很低调,此前的海啸灾难后,他还捐助了100万元,在公众面前树立了极好的公众形象。
7.钱锺书先生深居简出,以《围城》《谈艺录》《管锥编》等著述说话,与新闻媒体保持足够的距离,但是名满天下。
8.西域歌手刀郎红遍华夏,与他出道之初的低调、保持神秘有很大关系。
9.著名歌手朴树的婚礼不事张扬。
10.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的故事:有一次,英若诚在临吃饭时故意躲起来,想让大家为他着急,但是,并没有谁为他费神,大家照常吃完了饭,各自走开了。英若诚只好讪讪地自己走出来,吃了些剩饭剩菜。
11.同为世界著名田径运动员,杰西·欧文斯的热情而低调与卡尔·刘易斯的冷峻而张扬形成鲜明反差,因此,杰西·欧文斯口碑上佳。
显然,如果说服的对象是喜欢文学的朋友,那么4、5、7涉及文学方面的一些材料更合理些,如果说服的对象为体育爱好者,第11则更合适。这对于一写议论文就上天入地、古今中外地引用资料的考生来讲,是当头棒喝,足以引起反思。
(三)看所取材料是否适合作者身份
比如,我们写“生命在于运动“这类话题作文,通过创设任务情境,带有特定目的和特定读者来谈论运动的好处:
任务情境1:撰写一篇文章去说服高一年级的学弟学妹参与你所选择的某项体育活动。文章一定要包括原因和实例,它们将有助于你说服别人参加你所选择的活动。
任务情境2:你作为一名医生,撰写一篇文章去说服那些复健病人积极参与体育健身。
任务情境3:你作为体育局官员在报刊发表一篇文章鼓动全民健身。
下列这些材料,你觉得上述作者谁来用更 贴切?
1.人体循环系统,如血液、淋巴、经络(组织液)运行正常人才健康,缺乏运动时,循环变得缓慢,就会产生瘀阻,瘀阻不通则会生病。
2.一位同学得了颈椎疾病,求医问药不治,最后靠着每天课间做颈部运动操痊愈了。
3.102岁的维吾尔族老人牙热合·吉买提,12岁开始到90岁,一直从事体力劳动,给别人种地、放牛、放羊,每天还进行较长距离的散步,现在除了视力稍差、牙齿缺3颗外,饮食正常,行动方便,还能做一些轻微的家务劳动。
因为材料1涉及医学,从医生角度来用,更适合;材料2中是一位同学课间做颈部运动操,学生用更符合其身份特点;材料3是一个少数民族老人健身的例子,用于体育局官员鼓动全民健身也许更有说服力。
二、任务情境如何影响选材——基于课例的研究
(一)背景与主题
一次模拟考试的作文是以“愤怒”为话题写篇议论文。在批阅作文的过程中,我們发现学生最大的一个问题是结构异常松散。主要体现在:要么把“愤怒”产生的原因、发泄“愤怒”的方式,不同“愤怒”带来的结果等,面面俱到阐释了一番,全文却找不到一个比较集中的鲜明的主题;要么是把各种涉及到愤怒的事件堆砌在一起,指出某种事件的“愤怒”是应该的,某种事件的“愤怒”是不应该的,但是应该或者不应该“愤怒”的事件之间缺乏联系,比如不应该因公交车上别人不小心踩了一下脚而愤怒与不应该在“仇日”问题上过于愤怒的例子杂糅到一起。总之,不少学生的文章,虽全篇都在谈“愤怒”,但给人一种强烈的东拉西扯思路混乱之感。
之所以产生上述状况,分析起来,主要原因可能是学生面对“愤怒”这个话题不知从何谈起,只知道要写“愤怒”,至于“我”要告诉什么人应该“愤怒”或者不应该“愤怒”,应该“愤怒”或者不应该“愤怒”的意义和理由是什么等,不能清楚有条理地表达出来,因此,写出来的作文要么观点空泛,要么思路杂乱。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讲评作文时我尝试用创设任务情境的方法,引导学生重新面对“愤怒”这个话题,要求先确定一个要言说的对象,即你以什么身份,要和谁表达要“愤怒”或者要克制的情绪,然后根据这个言说对象去选择可以说服他的事件,进而讲出可以说服这个言说对象的理 由等。
(二)描述与呈现
1.用一篇原始的学生考场作文引入。
师:先请同学们看一篇考场作文,对这篇作文所选取的例子进行评价。
生:例子过于杂乱,不属于同一类或者例子之间没有逻辑联系的情况较多,如举了关于青少年校园暴力中肇事者易怒的例子,也举了我国网民对韩国萨德事件表示愤怒的例子,还举了同学之间因为小事引起吵架的例子等等,这些例子杂糅在一起,不伦不类。
师:例子的混乱给这篇文章带来说服力上的伤害是什么?
生:给说理带来了混乱,比如为什么不要“愤怒”,自始至终都没有讲清楚;随之而来谈不要“愤怒”的解决方法也流于空洞,而没有实质性、建设性的做法。
师:那我们怎么让这篇文章的例子形成内在一致,为观点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支持呢?
生:可以集中选择对一类人群说理,比如针对易怒的同学,劝他们不要因小失大,因为一点点小事就“愤怒”,不仅影响同学团结,还败坏了自己的修养,这样行文就不会很突兀地出现一个对“萨德事件”表达愤怒的例子了。
师: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选择好言说的对象,根据言说对象来选择例子,这样不仅例子可以选择恰当,而且例子之间的关系也会显出内在逻辑。下面我们再来看龙应台的一篇文章,看看对我们是否有更大的启示。
2.体会言说对象,明确对选材的好处。
师:龙应台的这篇文章《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是针对谁说的?或者主要的读者是谁?
生:和自己有关,或者看似无关实则关系密切却忍气吞声、保持沉默的中国人。
师:龙应台和这些人讲了哪些事件?
生:车子撞人,丢汽水瓶在河里,工厂排放污水……
师:这些事件和中国人的关系如何?
生:这些事件都和生活在城市中的中国人息息相关,是中国人身边看得到、感受得到的 事件。
师:所以,当我们有了比较明确的言说对象,你就会选择适合这个言说对象的例子进行针对性的劝说。
3.启发学生自己确立言说对象,进而选择合适的例子。
师:既然我们知道了确立言说对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那么在龙应台这篇文章的启示下,可以自己尝试选择一个言说对象,找一些合适的例子来劝导、说服他或他们。
(学生思考中……)
师:下面我们交流一下思考的成果。
生:我确立的言说对象是易怒的家长,我随之想到的例子有孩子跳楼自杀事件,自闭症孩子的产生。
生:我确立的言说对象是“网络暴民”,他们对一些公共事件往往表达过激的“愤怒”,我想到的事件有“仇日烧车”“键盘侠”“中韩萨德 事件”。
生:我确立的言说对象是和龙应台文章中的差不多,就是对公共事件漠不关心、置身事外的“吃瓜群众”,我想到的事件是“老人摔倒不扶”“小悦悦事件”。
……
师:看来围绕“愤怒”这个话题,大家都有了自己要劝说的目标,那么今天的作业就是自己确定言说对象进行劝导、说服,重写文章。要求:要选择合适的言说对象,并选择合适的例子,深入且有针对性地展开说理。不少于800字。
附学生修改前后的样例:
修改前:
我觉得冲动是人的代名词,缺少理智的想法,面对愤怒多选择用激烈的言语抑或是暴力来解决,与理智抑或是退让的解决方式带来的是截然不同的效果,一个是愤怒的升级,另一个则是心平气和的结果。
举个例子,一位同学将饮料打翻,并不小心弄湿了你的课本以及最近的韩国萨德事件,这两个不同的原因都会引起愤怒。对于前者你可能是选择责怪他抑或是宽容大度地原谅他,若选择责怪他,或许会让他觉得你是个斤斤计较的人,严重的会导致友情的破裂;若选择第二种处理方式,则会让他觉得你是个宽容大度的人,会转愤怒为 友情。
对于韩国萨德事件,有人选择抵制韩国乐天食品,促使韩国对外贸易出口量减少,经济下降,导致韩国人认为中国人斤斤计较,过于小题大做。而先前新闻中提及的中国人在韩国餐厅辱骂韩国人这一事件更是给中国人冠上了低素质的头衔,这一恶劣的影响,都是中国人在爱国的名义下因冲动不理智的做法所引起的。
修改后:
憤怒固然会带来冲动的恶果,然而有时我们也需要愤怒,从深层角度而言,愤怒不仅指不愉快的心情,更指与自己无关却极度反感从而产生的一种情感。中国人恰恰需要后者。
鲁迅在《华盖集·杂感》中提及: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从民族兴衰角度而言,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若中国人不愤怒,就不会反抗,那么何来1945年日本投降这一伟大时刻呢?懦弱与忍让只会让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惨案再次发生,而愤怒在此时教会我们不向任何列强低头,一旦遭遇民族危难,便毫不犹豫地抽刃向更强者。
愤怒既能让民族从危难中崛起,也会阻止社会的腐败衰退。风靡一时的老虎吃人案,老虎的无辜死亡,最后却换来死者为大,动物园赔偿收尾;以及彭宇案,判彭宇赔偿老奶奶。站在正义以及公道的角度看,这两者显然是极不合理的,官员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草草结案,使老虎无辜枉死,彭宇好心却得恶果。而为什么就这么结案了呢?我想这正是因为中国人不愤怒,若他们愤怒定会严格执法,定会还这个社会一个风清气正。
(三)结论与反思
任务情境对于正确、恰当地选材,对于建立不同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方面,其作用显而易见。具体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任务情境给学生选材指明了方向。
在议论文写作中,给学生一定的任务情境,引导学生明确具体的言说对象,他们就有了说理的动力,就有东西可写了,特别是在举例时,方向比较明确,会选择适合这个言说对象的例子,而避免只要和话题有关的例子就胡乱堆砌。做得更到位的作者,还能够根据读者年龄层次、需求愿望、阅读水平或阅读趣味来选材,提高论证的严密性和说服力。
2.任务情境使选材聚类,提升了说理的深度。
由于选择材料集中、聚焦,学生在借助相应材料说理过程中,思路更为清晰,归因分析也可以做得更充分。由于论述时聚焦的点比较集中,学生会不自觉把材料分析引向深处,提升了论述的深度和严密性。
3.任务情境使所选材料之间建立逻辑联系,带动了说理的层次性。
在行文过程中,因为有了明确的言说对象,学生的论述更集中,更有针对性,材料之间的内在逻辑性不知不觉也建立起来了。在这次作文讲评中有个意外的收获,有的学生把言说对象的大类分成具体的多个言说对象小类,然后进行相应的选材,接着把这些言说对象以及对应的材料进行一个排序,从而在结构上形成一个层递关系。反过来说,说理的层递性来源于言说对象的清晰以及材料选择的针对性。比如对不同的愤怒的人群,从身边的同学、父母说起,再到社会上的“路怒”一族,最后到针对公共事件中过激愤怒的人群进行分析,这样,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做到层层推进,思路上有纵深感,结构上显严密性,大大加强了论述的逻辑力量。
(胡根林 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200000 赵文格 上海市周浦中学;2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