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灸量治疗周围性面瘫伴耳周疼痛临床研究

2018-10-16 01:44王琳曹奕王保国
上海针灸杂志 2018年10期
关键词:面瘫针灸针刺

王琳,曹奕,王保国



不同灸量治疗周围性面瘫伴耳周疼痛临床研究

王琳,曹奕,王保国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合肥 230061)

观察温针灸不同灸量治疗周围性面瘫伴耳周疼痛的疗效,优化周围性面瘫的温针灸治疗方案。将入选的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温针灸Ⅰ组、温针灸Ⅱ组与普通针刺组,每组20例,分别采用温针灸3壮、温针灸5壮与单纯针刺治疗。各组患者在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进行FDI评分量表测定,比较各组的临床疗效,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测定,比较耳周疼痛缓解程度,并记录耳周疼痛消失天数。普通针刺组总有效率为75.0%,温针灸Ⅰ组为95.0%,温针灸Ⅱ组达100%,各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温针灸Ⅰ组、温针灸Ⅱ组分别与普通针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温针灸Ⅱ组与温针灸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温针灸与普通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伴耳周疼痛均取得较好疗效,均能有效缓解耳部疼痛;温针灸疗效与普通针刺相比较更显著;温针灸疗效与灸量具有相关性,温针灸5壮与3壮相比疗效更佳。

温针疗法;面神经麻痹;不同灸量;耳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周围性面瘫属中医学“口僻”“口歪”范畴,发病早期可有耳周部疼痛及烧灼感[1]。鉴于本病急性期伴发耳周疼痛,对患者社会生活功能造成一定影响,使个人生活质量降低,病程延长,且疼痛的轻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神经损伤的程度,与病情的预后有很大关联性。因此,笔者采用温针灸疗法来观察不同灸量对伴发耳周疼痛的急性期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课题研究的病例来源于2015年3月1日至2017年3月1日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共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60例。随机分成温针灸Ⅰ组、温针灸Ⅱ组与普通针刺组,每组20例。60例患者均按规定完成治疗,无脱落病例。温针灸Ⅰ组中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40±15)岁;平均病程(3.80±1.74)d。温针灸Ⅱ组中男10例,女10例;平均年龄(44±13)岁;平均病程(3.75±1.41)d。普通针刺组中男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4±14)岁;平均病程(4.30±1.22)d。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备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十二五”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3版)[1]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教材《针灸治疗学》[2]面瘫的诊断及辨证分型。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16~75岁;③首次发病;④病程<7 d,伴耳周部疼痛;⑤患者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志愿参加试验。

1.4 排除标准

①年龄<16岁或>75岁;②非首次发病;③病程超过7 d;④经检查发现属于中枢性面瘫,或者因格林巴利综合征、神经莱姆病、脑桥小脑角综合征、耳源性疾病、肿瘤、外伤等导致的周围性面瘫;⑤伴有精神疾患、严重心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以及肿瘤患者;⑥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⑦参加试验前接受过其他治疗者;⑧非志愿参加试验者。

1.5 脱落标准

①依从性差,或资料不全影响试验有效性;②未按规定进行治疗,或者中途自行改变治疗方式者;③治疗过程中出现变证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继续本试验者;④因其他原因自动退出试验或治疗失访的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普通针刺组

主穴取阳白、太阳、颧髎、地仓、下关、迎香、翳风、合谷。抬眉不能者加鱼腰、攒竹,闭目困难加瞳子髎,鼻唇沟浅者加上迎香,人中沟歪斜者加水沟穴,颏唇沟歪斜者加承浆,听觉过敏配听会,味觉减退者配夹廉泉;风寒证配风池,风热证加曲池,气血不足者加足三里。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选用0.30 mm×25 mm一次性针灸针,各腧穴进行常规消毒后进行毫针针刺,行捻转法,面部腧穴手法宜轻浅,余穴宜平补平泻。

2.2 温针灸Ⅰ组

在普通针刺的基础上,选取颧髎、下关、翳风穴行温针灸,选用温针艾条,截取长约1.5 cm艾炷,点燃后插入针柄处,待艾炷燃尽后更换新艾炷,每穴灸3壮。

2.3 温针灸Ⅱ组

在普通针刺的基础上,选取颧髎、下关、翳风穴行温针灸,选用温针艾条,截取长约1.5 cm艾炷,点燃后插入针柄处,待艾炷燃尽后更换新艾炷,每穴灸5壮。

各组针刺得气后留针40 min,期间行针2次。每周治疗5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3.1.1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采用正面刻有数字标度(两端分别表示“无痛(0)”和“最剧烈的疼痛(10)”)的10 cm卡尺,患者面对无刻度的卡尺反面,并根据自身疼痛程度移动卡尺上的游标至最合适的部位;医师面向卡尺有数字刻度的一面,同时记录代表患者疼痛程度的分值,包括接受治疗前、治疗后即刻以及治疗后(治疗结束起针后)1 h的疼痛评分,跟踪评价并记录患者疼痛消失的天数。该项由同一医师进行跟踪评价。

3.1.2 面部残疾指数量表(FDI)

该量表包括躯体功能评分(FDIP)及社会功能评分(FDIS)两部分,评价患者的躯体功能障碍及社会生活功能。由同一医师进行评价,并记录每位患者接受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的评价积分。

3.2 疗效标准

痊愈:面部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H-B分级量表测定为Ⅰ级;FDI评分量表测定,FDIP评分≥20,FDIS评分≤10。

显效:面部症状及体征明显缓解,H-B分级量表测定为Ⅱ级;FDI评分量表测定,FDIP评分≥15,FDIS评分≤15。

有效:面部症状及体征有所缓解,H-B分级量表测定为Ⅲ级;FDI评分量表测定,FDIP评分≥10,FDIS评分≤20。

无效:面部症状及体征无显著缓解或进一步加重, H-B分级量表测定为Ⅳ~Ⅵ级;FDI评分量表测定,FDIP评分<10,FDIS评分>20。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运用方差分析,组内两两比较采用配对检验;计数资料比较运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3.4.1 各组治疗前后耳周疼痛VAS评分比较

各组VAS评分在治疗即刻、治疗后1 h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且温针灸Ⅰ组和温针Ⅱ组在治疗后1 h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差异显著(<0.01);治疗即刻3组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1 h3组VAS评分组间比较,温针灸Ⅰ组与普通针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温针灸Ⅱ组与普通针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温针灸Ⅱ组与温针灸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表明两温针灸组与普通针刺组相比患者VAS评分下降较快,温针灸Ⅱ组疼痛明显缓解。详见表1。

表1 各组治疗前后耳周疼痛VAS评分比较 (±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0.05,2)<0.01;与普通针刺组比较3)<0.01;与温针灸Ⅰ组比较4)<0.05

3.4.2 各组治疗后耳周疼痛消失天数比较

各组治疗后耳周疼痛消失天数经方差分析比较有明显差异(<0.05),温针灸Ⅰ组与普通针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温针灸Ⅱ组与普通针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温针灸Ⅱ组与温针灸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表明两温针灸组与普通针刺组相比患者疼痛消失时间较短,且温针灸Ⅱ组疼痛消失最快。详见表2。

表2 各组治疗后耳周疼痛消失天数比较 (±s,d)

注:与普通针刺组比较1)<0.05,2)<0.01;与温针灸Ⅰ组比较3)<0.05

3.4.3 各组治疗前后FDI评分比较

各组治疗后FDIP评分较治疗前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各组治疗前后FD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治疗后各组间FDIP评分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其中温针灸Ⅰ组与普通针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温针灸Ⅱ组与普通针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温针灸Ⅱ组与温针灸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各组间FDIS积分经方差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其中温针灸Ⅰ组与普通针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温针灸Ⅱ组与普通针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温针灸Ⅱ组与温针灸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详见表3。

表3 各组治疗前后FDI评分比较 (±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0.01;与普通针刺组比较2)<0.05,3)<0.01;与温针灸Ⅰ组比较4)<0.05

3.4.4 各组临床疗效比较

普通针刺组总有效率为75.0%,温针灸Ⅰ组为95.0%,温针灸Ⅱ组为100%。3组疗效经秩和检验,有显著差异(<0.05),温针灸Ⅰ组与普通针刺组比较差异显著(<0.05),温针灸Ⅱ组与普通针刺组比较差异显著(<0.01),温针灸Ⅱ组与温针灸Ⅰ组比较差异显著(<0.01),表明两温针灸组疗效明显优于普通针刺组,且温针灸Ⅱ组较温针灸Ⅰ组疗效显著。详见表4。

表4 各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4 讨论

4.1 面瘫伴耳痛的相关研究

西医学认为周围性面瘫发病多因面神经管的茎乳孔内神经受压导致,面神经经茎乳孔分出的耳支,与颞骨乳突部相邻,中间填充脂肪和腮腺组织,紧沿着乳突骨膜处向外前绕乳突,并上行至耳后乳突沟,在骨膜处固定且包裹有薄层的纤维结缔组织[3]。面神经受损后,局部发生炎症及水肿,牵涉至耳支发生病变,可引起耳周部疼痛的现象,同时主司鼓膜、外耳道及耳后乳突部的感觉神经纤维受损,也可导致耳部感觉异常及疼痛感;此外,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周围性面瘫可出现耳部疱疹及耳周疼痛,也有部分患者只出现疼痛感而不发生皮疹[4]。中医学认为耳部疼痛与少阳经病变相关,《灵枢·经脉》:“三焦手少阳之脉……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上出耳上角……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胆足少阳之脉……下耳后……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灵枢·经筋》:“手少阳之筋……循耳前,属目外眦……”“足少阳之筋……循耳后,上额角……”手足少阳经的经脉及经筋循行于耳周部,其发生病变可致耳周感觉异常。《针灸大成》:“三焦为病者,耳中聋……耳后肘疼,有汗出……胆经之穴……面体不泽,头面疼痛。”有研究表明,耳部疼痛现象与面神经受损相关,疼痛的轻重反映了神经损伤的程度[5]。面神经发生炎症及水肿的程度越重、越持久,神经损害就越重,神经功能越难恢复,病程随之延长,因而,及时消除疼痛感,减轻炎症反应,是缓解病情的紧要措施,且耳痛的治愈对面瘫的预后有重要影响[6]。张世能[7]采用糖皮质激素、抗病毒及营养神经药物治疗急性期伴耳痛的面瘫患者,取得显著疗效,认为急性期予以激素等药物治疗可以改善局部血供,减轻炎性水肿,促进新陈代谢,加速面瘫治愈。王颖等[8]通过对90例急性期伴耳后疼痛的面瘫患者进行观察研究,认为结合穴位、针刺手法及中药的综合作用,能够益气清热,祛邪外出,以达疏通经络气血之功。赵盛惠[9]观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伴耳部疼痛的临床疗效,将87例患者随机分为普通针刺组与针刺结合艾灸组,治疗组在普通针刺的基础上加用温和灸太阳、下关、风池、牵正、翳风等穴,疗程结束发现治疗组有效率及治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认为针刺配合艾灸的温通作用能够显著改善病情,缩短病程。

4.2 温针灸治疗面瘫的相关研究

温针疗法能发挥扶助正气、温散祛邪、调畅气血之效,提高临床疗效[10]。《伤寒杂病论》:“伤寒者,脉浮……宜复加烧针……”《备急千金要方》:“凡病者,皆因气血经络壅滞,宣通不能……以针宣导之,以灸温通之。”中医学认为面瘫发病多因机体正气不足,外受风寒风热之邪或过度劳作,卫外不固,阻滞经络,经脉失养而致。西医大多将该病因归于面神经在茎乳孔处受压发生炎症反应,局部组织缺血水肿[11]。因而治疗面瘫关键在于缓解局部炎症,减轻神经受压,研究已证实艾灸发挥温通作用的有效环节就是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局部缺血缺氧状态,促进神经功能恢复[12]。温针灸结合艾灸与针刺的双重作用对周围性面瘫发挥较好的临床疗效。郑美华等[13]将周围性面瘫风寒型患者68例进行分组治疗,证实温针灸组与针刺组相比疗效显著,有效率高达100%,认为温针灸能显著改善面瘫病的症状,缩短病程,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针刺疗法。

4.3 不同灸量的效应研究

灸量的累积与灸效密切相关,其影响因素包括艾炷的大小及壮数、施灸频次及时间等[14],临床常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轻重及病程长短来决定灸量的大小,选择适宜的灸量才能达到治愈疾病的效果[15]。《外台秘要》:“凡灸者,有生熟也,候人之盛衰与老少也……年老者宜少灸,年壮强实者宜多灸。”《扁鹊心书》:“大病者,宜灸百壮……病轻者,三五七壮足矣。”《千金要方》:“凡言灸之壮数者,年壮者病且重者,其数加倍……羸弱老少者遇病,壮数减半。”由此可见,古人多根据病者年龄大小及病情程度来选用不同的灸量。还有些古籍记载认为灸感也是影响灸量及灸效的重要因素[16],《医宗金鉴》:“凡灸诸病者,宜火足气到,方能求愈也。”《外台秘要》:“火气不足,病不能除也。”不同灸量通过多靶点、多方位的作用影响机体免疫细胞及免疫器官对机体的免疫能力发挥一定的调节作用,同时对血液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以及风湿骨关节疾病等也有一定影响[17]。王春华等[18]将108例受试者根据施灸频度的不同分为3组,对关元、足三里、三阴交进行艾条温和灸,Ⅰ组、Ⅱ组、Ⅲ组灸频分别为每日1次、隔日1次、每周1次,3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通过观察治疗前后受试者的免疫球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以及亚健康症状量表评分,来研究灸量的大小对亚健康状态的影响,结果Ⅰ组有效率高达87.9%,疗效明显优于Ⅱ组、Ⅲ组,表明温和灸对亚健康状态的调节作用与灸量大小相关。

本研究通过对60例患者的分组治疗,证实不同温针灸量对周围性面瘫伴耳周疼痛的疗效具有相关性,温针灸5壮与温针灸3壮相比疗效更优。由于病例收集的局限性,本研究病例数较小,样本量相对不足,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因素未能更好地调控,在今后的课题研究过程中应该增加样本量,减小抽样误差,进一步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度与准确性。由于临床试验的限制与风险,未进行更多的灸量对比,有待进一步探究治疗面瘫伴耳痛的最适宜的灸量,建立系统的、规范的科学研究方案,提高临床疗效。

[1] 吴江,贾建平.神经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132-133.

[2] 高树中.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46-47.

[3] 黄循镭,李森恺,李养群,等.面神经耳支的解剖及应用研究[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9,27(3):260-262.

[4] 张翠彦,王艳香.梅花针叩刺放血与氦氖激光照射治疗面瘫急性期伴耳周疼痛的疗效比较[J].针刺研究, 2011,36(6):433-436.

[5] 杨华艳,王萌超,宋元明,等.周围性面瘫头面部疼痛症状与针刺预后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6,22(8):1098-1099.

[6] 牛桦,何晓华.针灸辨证治疗面瘫早期耳后疼痛临床疗效[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5,37(4):470-471.

[7] 张世能.中西医结合治疗Hunt综合征面瘫疗效评价[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3):52-53.

[8] 王颖,吴海洋,韩为,等.益气清热针药并用法治疗急性期风热中络型面瘫伴耳后疼痛临床研究[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6,39(3):52-56.

[9] 赵盛惠.应用针刺配合艾灸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伴耳后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 11(10):166-167.

[10] 熊中慧,李茜,贺宏.温针灸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36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4,30(12):78-79.

[11] 张加英,徐炳国,戴丽娟,等.面瘫急性期针灸治疗的探讨[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8):64-65.

[12] 姜劲峰,王玲玲,徐斌,等.抗炎——艾灸温通的效应机制[J].中国针灸,2013,33(9):860-864.

[13] 郑美华,叶婷,王广武.温针灸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6,32(9):58-60.

[14] 刘兰英,雷玉婷,王和生.浅谈对艾灸灸量的认识[J].中国针灸,2015,35(11):1140-1142.

[15] 王杜英,王耀帅,王玲玲.艾灸疗法中灸感、灸温、灸量与灸效关系[J].中医杂志,2015,56(17):1519-1521.

[16] 季辉,王玲玲.古今灸感探析[J].中医杂志,2014,55 (11):905-907.

[17] 贾翠娜,田岳风.不同灸量对机体免疫调节作用影响的研究分析[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1(11): 1602-1606.

[18] 王春华,胡玲,王健平,等.不同施灸频度温和灸对亚健康状态影响的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6,35(4): 379-382.

Clinical Study of Different Moxibustion Doses for Treatment of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with Periauricular Pain

,,-.

,230061,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ies of different doses of warming needling moxibustion in treating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with periauricular pain and optimize the protocol for warming needling moxibustion to treat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Sixty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were randomized to warming needling moxibustion group Ⅰ, warming needling moxibustion group Ⅱ and conventional acupuncture group, 20 cases each. They received warming needling moxibustion with 3 moxa cones, warming needling moxibustion with 5 moxa cones and acupuncture alone, respectively. The FDI score was recorded in every group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groups. Meanwhile, 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score was recorded to compare the degrees of periauricular pain relief. The number of days needed for periauricular pain disappearance was also recorded.The total efficacy rate was 75.0% in the conventional acupuncture group, 95.0% in the warming needling moxibustion group Ⅰ and 100% in the warming needling moxibustion group Ⅱ.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mong the three groups (<0.05), between the warming needling moxibustion group Ⅰ or Ⅱ and the conventional acupuncture group (<0.01), and between the warming needling moxibustion groups Ⅰ and Ⅱ (<0.01).Both warming needling moxibustion and conventional acupuncture have a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 on this disease and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auricular pain. Warming needling moxibustion is more effective than conventional acupuncture in treating this diseas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warming needling moxibustion on this disease correlates with the dose of moxibustion. Warming needling moxibustion is more effective with 5 moxa cones than with 3 moxa cones.

Warming needling therapy; Facial paralysis; Different doses of moxibustion; Periauricular pain; Visual Analogue Scale score

1005-0957(2018)10-1182-05

R246.6

A

10.13460/j.issn.1005-0957.2018.10.1182

2018-02-23

王琳(1989—),女,住院医师,硕士,Email:82415868@qq.com

曹奕(1959—),女,教授,硕士生导师,Email:153467220@qq.com

猜你喜欢
面瘫针灸针刺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治疗糖尿病前期32例
针刺合电针疗法加TDP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
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