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钢程
摘 要:所谓的“互联网+”实际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业态,它推动着知识社会的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中职班主任顺应时代的潮流,积极利用互联网+模式来更好的开展管理活动,就目前的状态来看,互联网+既带来了方便之处,又给班主任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就互联网+模式给中职班主任带来的便利与挑战,探讨如何扬长避短,提高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互联网+;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
前言
中职学校主要培养上岗人才,它关系着学生将来是否能够更好地在社会立足,但在校中职生恰好处于青春期,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班主任管理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终身发展。以往的传统管理模式,很难真正让师生之间获得深入心灵的交流,也无法高效化班级管理,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出现,为中职班主任提供管理新思路。那么中职班主任如何利用互联网+教育管理模式,才能让中职学生最大限度的成才呢?
一、互联网+模式给中职班主任带来便利与挑战
(一)便利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事物出现,知识与经验的交流途径也变得越来越丰富。班主任全面的认识与应用网络,将网络与管理工作结合在一起,可以帮助班主任更好的进行管理,比如近两年出现的各种各样短视频app,教师可以通过短视频app,了解到年轻人的潮流,利用这种潮流极大的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方便师生之间的深入交流。
(二)挑战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有积极正面的新事物出现,就会有消极负面的影响出现。这种消极负面的影响在中职学生身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变得非常的广泛,学生非常容易受到网上虚拟世界的影响,尤其是互联网中的暴力,色情画面,会让学生的心灵受到巨大的冲击,甚至沉迷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一来,就会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精神萎靡的情况。
另一方面中职生正值青春期,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教师和家长重视。现阶段基本上所有的中职学生都带有手机,手机是互联网的载体,因此学生时常通过手机接触网络。在这个阶段的中学生,好奇心旺盛,但是自制力却非常弱,心理比较单纯,很容易就受到不良网络因素的影响,比如手机游戏,学生玩手机游戏而不知节制,出现放纵自我,不关心现实生活的情况。更有甚者,离开了网络,回到现实生活中也时常感觉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找不到现实生活的乐趣所在,这极大的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心理疾病,影响学生的发展。
此外是在现行的“互联网+教育”的形势下,学生兴趣爱好广泛,思想多元化,学生交流的跳跃性比较大,思维动态展现的平台广,比如QQ空间,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等。班主任不能及时地把握学生的思维动态,会让一些管理措施在学生这里不奏效,反而适得其反。
二、提高互联网+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全面认识与应用网络
班主任首先应该全面认识与应用网络,明确网络对学生的作用。比如班主任可以让学生做一个调查问卷,询问学生平时都如何上网,上网的主要网站都有哪些?通过学生的回答,班主任去了解并且查看学生平时浏览的网站,如果是日常交流并且分享心情的QQ空间,微博,和微信朋友圈,那么班主任可以通过关注学生的社交账号,观察学生的心理状况,监督学生在线时间,并且通过社交账号与学生交流。如果是兴趣爱好的网站,教师可以得知学生的兴趣爱好。在鼓励学生发展兴趣爱好的同时并且合理的引导学生不要去触碰不良网络部分。
其次教师在了解学生的网络喜好之后,可以根据当前的流行趋势,引导学生用优秀的网络资源去学习与发展,让学习成为学生发展的催化剂。比如有学生喜欢乐器,教师可以为学生寻找教学资源,让学生可以自主学习。有学生喜欢语言,教师可以为学生挑选更适合学生自学的语言学习软件,并且要求学生每天微信朋友圈打卡,教师就可以通过查看朋友圈就知道学生的学习状态。
班主任全面认识并且应用网络,可以制定出更适合学生的管理方式,真正做到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服务。
(二)扮演好引导者和疏导者的角色
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路明灯,教师要时时刻刻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在学生出现认知错误的时候及时引导学生。比如班级里的男生特别喜欢打游戏,并且将打游戏作为学习与生活的重心,游戏带来的成就感超过一切。学生打游戏会瞒着班主任与家长,所以班主任要时刻监督学生的社交网站,经常去到学生的寝室与学生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学生打游戏的情况,并且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告诉学生游戏对他们身心健康的影响,引导学生走到正确的道路上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正确的参与到学习中。
其次是疏导者,青春期的学生有很多属于自己的心理矛盾。比如与同学之间出现了矛盾,早恋等等,这些心理上的负面情绪都是需要班主任及时发现并且为学生疏导的。比如班主任可以安排学生之间相互解决彼此的问题,学生提出问题,让有办法的学生帮忙解决。班主任作为倾听者,在学生的解决方案有问题的时候,及时制止,并且告诉学生正确的做法。通过这种方式,班主任可以扮演好引导者与疏导者的角色,可以最大程度的让中职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三)发挥好“互聯网+”的家校沟通
家长与教师都是中职学生成长阶段的引路人,而学生除了在学校的时间以外,绝大多数都在家里。班主任应该与家长多沟通,比如利用“互联网+”平台中的校讯通来增强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现阶段校讯通已经全面升级,功能也由原来的单方面功能变成了具有留言,公告,成绩管理,班级资料管理等等功能全面的沟通工具了,这样一方面教师可以及时向家长传达学校的最新通知,家长也可以留言反应学生的问题。
其次是师生之间的沟通,班主任要善于利用“互联网+”让互联网成为学生娱乐与学习的重要手段。比如教师可以在微信群中与学生进行沟通,掌握学生的所思所想,有效的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
三、总结
在互联网+的教育管理模式下,班主任只有及时更新自己的网络素养,扮演好引导者和疏导者的角色,及时与家长沟通,才能让中职班主任的管理质量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黄兴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办法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21):82+84.
[2]马戴骏.手机新媒体环境下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5.
(作者单位: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