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祝福》为例分析翻译策略中的归化与异化处理

2018-10-15 09:11杨茜
青年时代 2018年21期
关键词:辩证统一祝福归化

杨茜

摘 要:翻译作为沟通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桥梁,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可以选择让译入语读者靠近作者,使译文比较客观地还原原作的风格与文化内涵;也可以选择让作者去接近读者,使原作的译文更加接近译入语读者所熟悉的文化背景,以上提到的即翻译的归化与异化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祝福》两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在其英译本中的运用及产生的不同表达效果,并由此得出归化与异化作为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在跨文化交际中均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辩证统一的两个方面。

关键词:归化;异化;《祝福》;辩证统一

一、引言

《祝福》是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第二部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文章,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25日。这篇小说深刻反映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对于思想解放、开启民智具有深远影响,同时由于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它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杨宪益(1915.1.12-2009.11.23)是中国著名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及诗人。在外文局的要求下,杨宪益与其夫人承担了《祝福》 (The New Years Sacrifice)的翻译工作(以下简称杨译本),并于1960年由外文出版社出版。埃德加·斯诺(1905.7.19-1972.2.15),美国著名记者,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斯诺译版的《祝福》(Benediction)于1936年出版(以下简称斯译本),收录在《活的中国》中。鉴于杨译本和斯译本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将以这两个译本为例,分析归化与异化这两种策略在文学作品翻译中扮演的不同角色。

二、归化与异化理论

归化与异化的思想最早源于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1813年一场题为“论翻译的方法”的演讲。他在演讲中提出:“有两种翻译方法,译者要么尽可能不去打扰作者,而让读者向作者靠拢;要么尽可能不去打扰读者,而让作者向读者靠拢。”在此演讲中,虽然归化和异化这对名词并没有被冠以此名明确提出,但其各自的具体内涵已见雏形。1995年,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 韦努蒂的《译者的隐身:一部翻译史》(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问世,里面使用了一对关键术语: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 & foreignizing translation,中文分别译作归化和异化。之后,韦努蒂批判地继承了施莱尔马赫的思想,认为异化翻译是一种另类文化实践,它发展在本土处于的边缘地位的语言和文学价值观,包括因抵杭本土价值观而被排斥的异域文化[1]。

与韦努蒂相对,奈达(Engene Nida)是归化翻译拍打主要代表人物,他主张“功能对等”理论,即在翻译中,译语要使用最贴切、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2],首先要达到语义上的对等,其次要达到风格上的对等。关于归化和异化的明确定义,英国的《翻译学词典》(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之后给出了较为统一的说法,即将归化翻译定义为在翻译中采用透明的、流畅的风格以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陌生感的翻译策略。将异化翻译定义为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陌生感、故意打破目标语言常规的翻译策略[3]。

歸化和异化作为两个重要的翻译策略,在中西方漫长的翻译研究过程中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与完善。关于这两者孰优孰劣,不能一概而论,它们都有各自的优缺点[4]。一部译作只有当它能够很好地把归化异化结合在一起加以运用的时候,才有可能成为一部优秀的译本。同时,归化和异化的选择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政治环境、风俗习惯以及翻译目的等。因此,我们在翻译时要充分考虑原作的文化内涵,适当选用归化与异化,以便更好的还原原作的“精神风貌”。

三、杨译译本与斯译译本的对比

杨译本和斯译本的祝福虽在风格上相差甚远,但从译者的母语背景来看,这两个译本都具有相当大的代表性。杨宪益先生来自母语为汉语的语言环境,对原作品的文化背景有深刻的了解。相比之下,他对译入语文化背景的了解程度要低一些。相反,埃德加·斯诺的母语为原作的译入语,对译入语语言及文化背景熟悉,原作语言及文化背景则相对欠缺。这是造成两人不同翻译风格的主要原因。杨宪益译作忠实原著,语言浅显易懂;而斯诺斯诺译作辞藻华丽,修辞甚多,为了让西方人更加清晰明白地了解中国文化,加了很多脚注[5]。接下来是几个例子供读者亲身体会两个英译本之间的不同之处。

例1:

原文:“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问。

“老了。”

“死了?”

杨译:“Hsiang Lins wife? How was that?” I asked again.

“Shes dead.”

斯诺译:“What has happened to her?” I demand in an anxious voice.

“Aged.”

“Dead?”

在这个例子中,母语为汉语的读者很容易就能理解“老了”的意思。中国人向来对于死亡问题比较避讳,因此当涉及到和死亡有关的词语时往往用委婉与代替,所以这里的“老了”并非年纪大了的意思,而是“去世了”的意思。杨宪益在译文中巧妙地把原文“老了。”“死了?”这两句话直接译为译入语读者理解起来无障碍的“Shes dead.”简洁明了,含义准确。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杨宪益在翻译此部分时充分考虑到了原作的文化背景,采用了归化策略,再来看斯诺对于这两句话的处理:“老了”对应“Aged”,他把原文的两句话按照字面意思直接翻译成英语,没有充分结合原作的上下文及语言文化背景,从而发生了误译现象。对译入语读者来书说,斯诺翻译的这两句话很容易给读者带来这样的误解:祥林嫂是因为年老才去世的。

例2:

原文:卫老婆子来拜年了。

杨译:Old Mrs. Wei came to pay her respects.

斯诺译:Old woman Wei called to kou-tou and offer felicitation. Kou-tou refers that the prostration made at this time in wishing greetings.

在例2中,杨宪益对原文进行归化处理,把“拜年”翻译成“pay her respects”,在这个过程中,极具中国特色的“拜年”不仅丢掉了它本来的韵味,同时,我们也很遗憾地失去了一个向外传播中华文化的机会。相反,在斯诺的译例中,他将“拜年”翻译为拜年的标志性动作“kou-tou”,与此同时还给“kou-tou”做出了解释,属于异化的翻译策略。这样一来,译入语读者更容易把“拜年”这个词放到原作的文化背景中,从而对“拜年”得到更清晰深刻的理解。综合考虑,在本译例中,还是斯诺的译本更胜一筹。

例3:

原文: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

杨译:So I had to put up temporarily with a certain Mr. Lu, the fourth son of his family. He is a member of our clan, and belongs to the generation before mine, so I ought to call him “Fourth Uncle.”

斯诺译:I stay with Lo Shih Lao-ye, a relative one generation older than myself, a fellow who ought to be called “Fourth Uncle”,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family way of reckoning.

在此例中,原作的这句话涉及到很深的中国传统辈分关系,这无疑在无形之中增加了译入语读者理解的难度。首先来看杨宪益的译本:杨先生在此处还是一贯采用了归化策略,把“鲁四老爷”这一中国传统的尊称翻译为西方文化里很常见的的“Mr. Lu”,除此之外,他对本例的翻译基本按照原文的顺序进行对应翻译,没有加相应的解释说明性的单词或句子。相比来看,斯诺的译本则属于异化翻译,这样就能对西方读者了解中国文化起一定的导向作用,读者看到这里,才更有可能情不自禁地想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比如对“鲁四老爷”的翻译:“Lo Shih Lao-ye”,虽对西方读者是异化,但后边加了解释说明性的“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family way of reckoning.”,这样一来,就很完美地做到了还原原作与便于理解相结合。另外,斯诺在翻譯本译例时还对原本的句子进行了整合,把原句按照自己的理解最大可能地还原了真实情境。

四、结语

从以上的对比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学作品的翻译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文章来说要复杂的多,除了还原原作的真实风格与文化之外,译者更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很多因素,才能给译入语读者像读母语作品一样的感觉。虽然在以上提到的例子中杨宪益的译例运用的都是归化策略,斯诺德译例运用的都是异化,但是所谓归化异化并不是完全对立的。根据实际情况,对待译作品进行分析之后,综合采用归化异化以及其他各种翻译策略才是最好的选择。归化有利于文本的阅读,而异化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两者没有优劣之分,总之,在翻译实践中,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找到最适合的翻译策略才是最高效的选择。

参考文献:

[1]蒋骁华,张景华.重新解读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理论——兼与郭建中教授商榷[J]. 中国翻译, 2007(3):39-44.

[2]吴敏焕.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下考古发掘报告的翻译[J].考古与文物, 2011(4):111-112.

[3]张小曼,胡作友.归化异化翻译观在中国的接受[J].学术界, 2009(5):75-82.

[4]都玉姣.浅谈翻译策略中的归化与异化——以《红楼梦》英译本作对比[J]. 中国校外教育, 2017(30):77-78.

[5]崔巧林.归化与异化视角下《祝福》英译本对比研究[J].文教资料, 2017(16):31-32.

猜你喜欢
辩证统一祝福归化
伦理视角下电影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平面设计中实用性与艺术性思辨
从女性独立人格缺失出发,解读《祝福》的悲剧
归化翻译与江西诗法——以《鲁拜集》的三个七言绝句译本为例
以《红楼梦》三个版本为例探讨亲属称谓词翻译的异化与归化
多元系统论视角下翻译“归化”与“异化”的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