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尔达合买提?吐卡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变革,教育教学中要求教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展合理有效的知识教学与管理,以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由于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其心理上比较叛逆,不服从管教,生理上又渴望异性的关注,所以班主任对初中班级进行管理具有一定的难度。受到传统管理方法的影响,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大都强硬的要求学生必须做什么,一定不可以做什么,导致初中生的逆反心理不斷加重,严重影响管理的有效性,那么班主任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对班级进行柔性管理,以提升班级管理的艺术,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关键词】柔性管理 初中班主任 管理工作 应用研究
由于初中生的自制力差,自主学习意识差,与班主任之间存在明显的年龄差距,从而导致学生不服从管教的事件数不胜数,班主任是班级重要事件的决策人员,是重要活动的组织人员,是班级纪律和学习状况的管理人员,那么想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就要将刚性管理的手段转化为柔性管理,使管理适应新的教育制度的要求,在管理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提升班级管理的有效性。下文就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柔性管理展开论述。
一、柔性管理的含义
所谓柔性管理,指的是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能够遵循以柔克刚的原则,将传统管理方法中的刚性管理模式改变为柔性管理,从而保证管理中能够照顾到学生的个人感受,能够关注到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提升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主遵循班级纪律,自主进行管理,以此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增加班级秩序的良好新。为了营造柔性管理较为良好的管理环境,通常以学生的情感为中心,将学生的学习需要作为重点,利用培养学生班集体的协作意识将以人为本的原则性渗透其中。柔性管理实际是一种软实力,其从学生的自身进行出发,通过对学生自主性以及创造性的激发达到学生在班集体荣誉意识方面的强化,另外教师通过在管理中对学生的理解以及尊重逐渐将师生关系转化为朋友关系。以此让学生在初中阶段这段特殊时期通过班主任的柔性管理得到安全过渡。
二、柔性管理的特点
1.人性化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刚性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班级管理需求,在班级管理中,逐渐重视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意识与思想发展情况。柔性管理破除了以老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强调学生是教学与管理的主体外,对学生也要尊重、理解与爱护。
2.情感化
刚性管理就是通过学校规章制度,强制规范要求学生行为。柔性管理则以学生主,在教学中学生与老师地位平等,深入情感教育,学生牢记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三、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柔性管理
1.构建民主性的班集体
在初中阶段是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重要时期,然而这阶段需要具有较为良好的班级管理环境才可能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调动,继而实现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以及创造性的学习能力的形成,以此促进我国初中生智力的不断提升。同时,进行民主以及自由的班集体的建立,对学生较为正确的社会观以及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是初中班主任应该有意识的安排的工作,通过在课堂上让学生的成功表现,不但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同时帮助实现了管理气氛的自由民主。
2.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在所难免的在班级中有一些和教师意见不统一的学生,这些学生有可能对教师的管理方法不认可,也许是因叛逆心态在作怪,还有可能获得了他人的关注认可。因此,建议采用柔性管理模式进行间接式管理,将从前那种的全管模式予以抛弃,进而改为自主管理模式。如通过在班集体中推行分级管理,即设立分组值日组长进行相关事务的管理等。此外,也可以通过在班级推行分组竞赛的方法促进学生间的协作精神的形成。通过这种模式可帮助学生实现对班级管理的正确认识,而且也使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3.关怀学生
初中生处在青春期,常常有逆反心理,在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犯错,而在犯错之后,老师切勿一味地批评指责,那样只会增强学生的逆反心理,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老师应该从关怀学生的角度上去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切实遵守柔性管理的管理准则。例如:我校初一年级学生王刚是班级里出了名的“捣蛋鬼”,上课时与同学交头接耳,吃东西,扰乱课堂秩序,课下更是弄得教室不得安宁。针对此种情况,我作为班主任本着关怀学生的原则,课下找到王刚同学,并一起吃了午饭,午饭期间,了解到王刚同学父母经常不在身边,在家孤独,没人说话,就导致了他在学校爱出风头,调皮捣蛋的行为习惯,于是经常让他为同学收发作业,作为我的小帮手,在此之后,王刚同学的课堂纪律明显进步,学习态度也端正了。
4.合理沟通交流
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是了解学生需求的主要方法,只有班主任能够掌握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状态,才能更好地进行管理,获得学生的信赖与认可,班主任要用真诚的态度缩短与学生的距离。初中生内心是非常希望被理解与关心的,只有在情感上得到学生认可,才会更好地配合老师进行班级管理,集中精力用于学习。
综上所述,班主任在对初中生进行柔性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遵循柔性管理的人性化、情感化等特征,构建民主的班级,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关怀学生,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提升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肖明锋.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柔性管理模式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5,03:208-209.
[2]王志平.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柔性管理[J].考试周刊,2015,38:189.
[3]张慧立.柔性管理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教书育人,2016,(04):70.
[4]范建锋.柔性管理在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读书文摘,2015,(08):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