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中勇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的蓬勃发展,它拥有着比教师好多才多艺的形象出现在教学教育的活动中,丰富着教学活动。信息技术的便捷性、图文并茂、声形并举的姿态积极参与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它能动会画,以声音、动画、图像的形式将内容传输入到学生的大脑中,对学生进行学习的刺激,吸引着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的氛围,优点不胜枚举,故而广受师生的青睐。而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的动画再现了图形,化静为动,将变化的过程完整的呈现了出来,故而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对初中几何教学中起到了一个很好的辅助教学的作用,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工具。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几何;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246-01
初中几何的教学是一种图像形抽象性强的学习板块,多有立体图形,线性方程直线走向,一元二次函数图像,几何图形等等图像云集的抽象图像的综合。但对于传统教学中,只能同伙老师的绘画、讲解来学习几何,往往画出的图像直接是一个结果,不能呈现出整个过程,不能表现出在变化,或者根据一些参数的大小的改变会对图像的形状、特征的表现出来,这样的几何教学不够直观明显,不能形成对比,比较呆板,对学生的学习和吸收都会造成一定的障碍。而信息技术的加入恰好弥补了这一个缺点,用它的生动形象的动画技能丰富上课的内容,完整地补充了这一个短板。
一、采用信息技术——立体展现
在学习几何的教学过程中,有些几何的图景是传统的教学教师不能展现出来的,传统的教学几何中也只能借助现有的物品来还原这个情境,有时候不能做到尽善尽美,总有些缺漏的地方,比如在计算堆叠的小正方体个数,体积,以及表面积这些还有隐藏的正方体时,当正方体数量较少时,教师确实可以通过利用现有的正方体来一个一个进行拆分解题,但是当小正方体数目很多时还能用传统的方法吗?答案很明显,是不可以的,那么这时采用信息技术是不是很便利呢?信息技术多媒体利用电脑电子白板和屏幕等工具,可以完整的展示这个堆叠的立体图形,更有甚者,它还可以逐层剥离,显示出每层的正方体个数,这样就可以直观清晰的数出有多少个正方体,体积面积也很容易算出。
还有计算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的面积这类较难的题,单凭想象是很难准确算出正方体的个数的,特别是对立体感不强的学生来说更是难题,但是借助信息技术来解决这块问题,就显得更加直观更加简单立体了。
二、利用信息技术动画——创设情境
信息技术中有很多实用的功能,比如视频播放、备注编辑,Flash动画、查询搜索等功能,对初中几何的教学都很有辅助学习的作用。在几何学习中,很多的都是些立体抽象的图,有时候得创设出一定的情境,才能达到或者加强学习的效果,利用信息技术的动画呈现,不仅能化静为动,还有声音的形式吸引学生的兴趣,加深他们的认识。
在学习切线的时候,对于曲线的切线不是很好描述,也不好形容,切线无限逼近曲线,与曲线相交于一点,用解析几何的方式解释便是,曲线在切点的斜率恰好等于切線的斜率。为了方便理解切线,教师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采用Flash动画呈现切线的模型,在用生活中的例子时,可以采用动画的动态图,创设切线的情境。比如可以展示正在工作的转动的砂轮,切割钢材时冒出的火花,它们的轨迹就是切线所在的直线。还有转动的雨伞,从上往下滴水,水溅落的轨迹也是切线。
三、结合信息技术——直观比较
在几何图形的学习中,往往图像会随着参数的变化而产生变化,但是传统教学并不能反应如何变化的,以怎样的幅度变化的却无从比较,只能表现一个结果,不能展现这个过程,比如在学习旋转时,可以用信息技术的动画展示来体现旋转的过程,将两个全等的平行四边形重叠起来,将一个点固定,在上面的平行四边形逆时针旋转180度,在展现这个旋转过程中最终得到结果,还验证了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比较参数的变化带来的几何图像的变化时,用传统的教学不能直观地体现出来,但是利用信息技术的计算机函数,就能做到这一点,最鲜明的例子就是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的变化和它的系数的变化,通过变化参数,利用计算机函数,可以直观地展现每个系数的变化带来的变化,如y=ax2+bx+c(a≠0),计算机函数图像中,改变二次项系数a的大小,对图像开口的影响,以及对称轴的位置的影响,a的由正数变为负数,那么开口由向上变成了向下,a的绝对值变大,开口变小,c的变化使图像上下移动,同时体现图像与X轴相交的情况的变化等等系数的变化立马对图像产生了敏感性变化,用信息技术的计算机函数展现,完整直观地表现出了这个变化,更容易进行比较。
总结:初中的几何教学内容是一个很重点的学习内容,是考试常考的考点,然而这个内容更多的体现图形图像的变化,这个过程也是很重要的学习。信息技术恰好能够抵消传统教学不能展现变化过程的缺点,对初中几何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杰明.《走进平行四边形》,学术期刊,《初中生辅导》,2010年17期.
[2]杨群芳.《再谈“切线”问题》,学术期刊,《考试周刊》,2007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