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术教育对大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探究

2018-10-13 11:46杨茜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育培养方法

杨茜

【摘 要】伴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美术教育得到了重视并提出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当代大学生艺术素质培养、个人价值培养有助于今后学生发展,养成独特的艺术气息,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此,笔者结合实践研究,就高校美术教育对大学生艺术素质培养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育;大学生艺术素质;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018-02

现如今,传统的教育方法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教育教学要求,美术教学尚存在诸多不足,例如: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落后、学生艺术素养不高,有待进一步优化。对此,高校美术教育大学生艺术素质培养应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明确教学目标,立足于多方面、全过程从而提高学生艺术素养,促进美术教育发展。

一、高校美术教育存在的不足

1.教学内容单一。

受应试教育理念影响,现代高校美术教学集中于学生绘画技能培养,教师教学重点也在于学生绘画技巧掌握。这种教学方法单一、与现代艺术人才需求不符,有待进一步优化。

2.教学目标模糊。

目前,一些高校在美术教育教学上缺少明确的教学目标与教育理念,学生创新意识、发散思维得不到有效激发。在实际教学中因为缺乏科学的职业规划,导致一些学生走向社会后没有明确的目标、职业生涯规划模糊、盲目,掌握的美术知识难以应用到工作学习中,不仅浪费了教育资源又影响了学生个人发展。此外,一些院校为跟上新时期教育发展步伐与时俱进,教学目标设定大范围、大方向,缺少短期目标、精细目标规划导致教学目标模糊,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高校美术教育培养大学生艺术素质方法

1.创新教学理念。

素质教育背景下,进一步扩大了教育理念,而非局限于专业技巧培养,尽可能的引导学生了解更多美术知识、美术艺术、优秀作品,提升主体认知水平,丰富学生情感、人格等。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实现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养。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个性特点,激发美术热情、课堂参与性,引导学生主动分析问题。教师也要善于应用创造教育思想与理念,调动学生主观意识、挖掘学生创新意识进而在知识积累过程逐步深入研究。秉承着以人为本理念重视学生素养提高,创新教育理念,建立平等、尊重、友爱、和谐的师生关系,更有助于学生主观意识培养。

2.教学方法创新,丰富教学内容。

(1)创新教学方法,发展素质教育。

首先,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到引导作用。为挖掘学生创新意识、激发主观能动性,教学应留有一定空白,由此不断启发学生、引导学生。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做好“教”与“学”的平衡。其次,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增强学习信心调动美术学习热情。只有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成功,才能主动投入到美术学习中,在无形中提高艺术素质。

(2)综合训练,实行多元化艺术教育。

美术教学综合训练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多样化表现形式以及材料对峙的视觉肌理变化,扩大艺术绘画范围,为学生提供多样、无界限的教学模式。这是由于扩大艺术范围、综合了不同元素,展现了多样化形势,也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重要研究内容。

(3)开放性教学。

创新教学方法基本要求是打破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实行开放性教学模式。实际美术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示范、学生相互评价、作品赏析、小组讨论等方法传递美术知识、艺术素养,创建和谐、轻松、自由等课堂环境。同时,开放性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绝对的自由、不受约束,更能够发挥创造力、提高实践操作水平从而提高艺术素养。

(4)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第一,美術素养培养。确定教学目标后制定教学内容,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美术素质。因此,教学内容要求与教学目标保持一致,才能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第二,丰富教学内容。高校美术教育应包含信息选择、搜集、加工方面的教育内容。然后注重知识的应用,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学会运用理论知识,最终成为自己的基本素养与能力。第三,融入艺术批评有关理论知识。在复杂的知识结构中要学会选择,秉承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因此,学生要具有一定的批判精神。批判强调以多视角认识,理解艺术学术中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保持理性的思维,提高艺术素养、丰富学识。想要让学生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教师从内容上入手,确定艺术批判有关理论知识从而引导学生有正确的认识。

3.强化实践教学。

第一,鼓励艺术创造思维。创新教学理念与方法,由传统教学思想转为引导式教学思想,特别是在多样化发展的今天。实际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构建和谐、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参与兴趣,挖掘创新力,彰显学生个性。第二,多元化艺术展现。学生之间个性发展不同、艺术表现也不同,因此在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表现性的反应能力。教师要能够包容多种艺术表现,并且不将自己的艺术表现强加给学生,提倡学生尝试多种艺术表现。尤其要鼓励敢于表现自己艺术感受与情感但技巧不成熟的学生。第三,利用写生让学生得到思想品德教育。教育教学强调感受对象外在及内在审美,实现美术教学的深化。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文化特征,通过写生采风增强对文化的深层次领悟与体会。比如:深山、房屋、树木、耕地等都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所赋予的神奇魅力,激发创造灵感并得到思想情感教育与启迪。学生情感与精神物化,物质对象转为艺术形象,该审美过程有就是学生艺术素质提高的过程。

结语

综合分析,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应立足于多方面、全过程,美术教育中重视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科技与美术融合进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扩大知识视野。只有这样,才能在无形中学生得到艺术素养培养与提升。

参考文献

[1]石磊.茶画艺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融入渗透研究[J].福建茶叶,2018(07).

[2]吴从瑞,江文淼.高校美术教育与民间美术的现代传承[J].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

[3]张令伟.高校美术教育中国画如何汲取地方文化精华[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06).

[4]冯帆.高校美术选修课程引入本土民间美术教育改革的分析[J].现代交际,2018(02)5.

猜你喜欢
高校美术教育培养方法
博物馆文化艺术品资源引入高校美术教育研究
高校美术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研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刍议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视觉文化语境下高校美术信息化教学发展方向张朋军
高校美术教育中教学资源数字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