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喜燕
摘要:近年来,很多语言学家发现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受学习心理的影响较大。本文主要从焦虑、动机、态度和自我效能感这四个维度来探索学习心理对五年制高职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影响。
关键词:学习心理;五年制高职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7/08C-0051-05
引言
随着国际化交流日益频繁,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今社会需要具有较高英语口语水平的人才。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我国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强调读写,对口语技能的训练重视不够,使得大部分学生学的都是“哑巴英语”。在口语学习中,学习心理对学习者有很大的影响。奥苏贝尔(1968)认为,“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唯一原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的东西。弄清这一点并根据它去进行教学。” 学习是发生在学习者自己身上的事,要了解学习,就要了解学习者。
一、学习心理
学习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专门研究人们尤其是学生群体学习的一门科学。近年来,学习心理的研究,已经成为教育心理学家以及教育工作者所关心的课题,学习心理学的应用也将成為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学习心理学立足于学生的学习本质,从人的学习过程、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理机制、学习类型、认知理论、信息加工、记忆原理、学习策略、学习技巧、学习迁移等领域的研究,总结出一系列的学习理论和学说。运用学习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学习和行为问题,达到科学地学习。
影响人们英语学习的因素是多样的、复杂的,每一个学习群体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规律性的东西。高职生英语学习心理是指高职生英语学习的规律,也就是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有哪些因素在起促进或阻碍作用。作为一名高职英语教师,如果不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心理,是教不好英语的。高职英语口语的教学现状,如教师的困惑和学生的厌学情绪,也迫切需要理论的指导。因此,研究高职生英语学习心理,找出其普遍性和规律性的东西,不仅有利于高职英语教师有针对性地教学,解决当务之急,而且可以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为高职英语教学提供理论指导,促进高职英语教学理论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实验
本实验旨在了解学习心理对五年制高职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影响,具体来说有以下两个研究问题:第一,影响五年制高职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学习心理有哪些; 第二,在口语教学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帮助学生调节心理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1. 实验对象
为保证实验的可操作性,笔者确定实验对象为我校2015级高职1班和2班学生,总人数70人。其中1班为实验班,2班为对照班。两个班级属于同一年级的平行班级,他们在年龄、性别比例、成绩、教育背景等实验影响因素上都没有太大的区别,符合实验的基本要求。根据学校的相关规定,五年制高职学生需要通过公共英语二级才能取得毕业证书。所以,提高他们的口语能力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笔者担任这两个班级的英语教学工作,样本来源和数量具有真实性,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具有可操作性。
2. 实验设计
第一步,笔者阅读了大量有关学习心理和口语教学的文献资料,制定适合本实验的调查问卷,发放给学生进行前测。同时,运用公共英语二级口试评估标准对学生进行口语测试。
第二步,分析学生英语口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根据学生口语测试中表达的情况,在对照班的口语课堂上,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如纠音正音、模仿朗读、完成课本诵读任务。在实验班的课堂教学中,笔者除了采用传统教学法外,还会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帮助学生调节口语学习的学习心理,通过课后谈话、心理疏导、个别辅导等方法,和学生交流笔者在口语课堂中观察到的情况、帮助学生学会分析自己口语中存在的不足、克服学习口语的障碍,并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口语活动。
第三步,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后,再次发放学习心理调查问卷,进行难度相同的口语测试。使用统计软件SPSS19.0对数据结果进行定量统计分析,采取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比较和分析数据。
最后,根据分析的结果得出所研究问题的答案和相关结论。
3. 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法、课堂观察、学生口语测试、录音录像。运用SPSS统计软件,采用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找出最可能的原因。通过教学实验前后学生关于英语口语表达学习心理的问卷调查结果的比较分析,试图证明学习心理的调节能促进高职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4. 数据分析
(1)调查问卷
本次学习心理调查问卷的设计包括四个分量表:《英语口语焦虑量表》《英语口语态度量表》《英语口语动机量表》和《英语口语自我效能感量表》。分别了解学生在口语课堂上、口语测试时和日常交际中的心理状态;了解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态度,是否能积极主动地寻找和创造机会用英语进行对话,是否有意识地定期观看英语节目或电影等;了解学生学习英语口语是因为喜欢英语、英语国家文化,还是迫于父母的要求;了解学生口语表达的自信程度。为了提高问卷信度,整个调查问卷采用封闭式问卷形式和李克特5点记分制,每个问题都有五个选项,分别是完全同意(5分),基本同意(4分),不确定(3分),基本不同意(2分),完全不同意(1分)。同时,为了保证调查结果客观真实有效,学生在填写问卷之前,明确被告知本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问卷采用不记名的方式,所有的回答没有好差之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答。
笔者于2017年2月和同年6月在实验班和对照班发放了70份学习心理调查问卷,两个班各35份,收回有效问卷70份。实验班和对照班前后测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分别如表1、表2所示。
如表1,表2所示,对照组前后测中的焦虑感的P值为0.059,态度的P值为0.237,动机的P值为0.271,自我效能感的P值为0.624,均大于0.05,说明对照组在前后测的焦虑感、态度变量、动机变量和自我效能感均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前后测中的焦虑感的P值为0.000,态度的P值为0.045,动机的P值为0.000,自我效能感的P值为0.000,均小于0.05,说明实验组在前后测的焦虑感、态度变量、动机变量和自我效能感均有显著性差异。
(2)口语测试
口语测试是衡量学生英语口语的标准之一。笔者拟采用的公共英语二级口试重在考查学生英语口语的交际能力。笔者设计了两套类型一样、难度相同且适中的口语测试试卷,以公共英语二级口试评价标准为评判依据,分别在开学初和学期末对两个班级进行口语测试。在收集口试数据时,笔者考虑到口语表达能力的判断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每个老师的评判标准都不一样,因此,笔者将两个班级混合编排,邀请了其他两个老师担任口语测试考官,以保证口试成绩的客观公正。
对照组口试前测的数据如表3所示,18人不过关,其中3人得1分,具体表现为受方言影响,部分单词的发音不标准,甚至有单词完全表达不出来;15人语法和词汇知识储备不足,常常答非所问,得2分。15名同学的语音基本正确,语调较流畅,能够使用正确的语法和恰当的词汇进行交流,偶尔需要口试老师的帮助,可以合格。仅2名同学发音标准,只有个别单词发音错误,语调流畅,语速适中,能够在不需要口试老师帮助的情况下顺利地完成交际,得4分。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后,对照班的同学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成绩如表4所示。25人合格,7人得4分,1人得满分,仅剩2人不合格。除个别单词外,这两名同学的发音基本正确,但缺乏连读、弱读、重音、升降调等读音技巧,在口试过程中表达了一些有明显语法错误或用词不当的语句, 未能顺利完成口试要求的交际任务。
实验组口试前测的数据如表5所示,20人不合格,2人得1分,18人得2分。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后,实验组的口试成绩进步显著,如表6所示,35名同学全部过关,19名同学的语音语调基本正确,部分发音受汉语或方言影响;语速适中,能够积极主动、流畅自如地利用所掌握的语法和词汇进行对话,但是存在语法错误和用词不当的问题,得3分。12名同学语速适中,语音语调基本正确,偶有个别单词发音错误,语法和词汇使用得当,能顺利完成交际任务,得4分。有4名同学语音正确,语调流畅动听,能够熟练运用所掌握的语法和词汇知识,主动积极地与对方交流,得5分。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笔者通过实验发现以下几点。
第一,大部分学生在表达口语时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感,这种焦虑和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有一定的关系。适度的焦虑有助于激发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动机,而过度的焦虑会影响口语表达。如:停顿次数多或时间长,用词不当,甚至完全忘词。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帮助学生降低焦虑感,讓学生不再害怕被老师喊起来回答问题,不再害怕因为说错而丢脸,变得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先是敢说,继而会说,说好。
第二,持融入型动机的学生在开口表达英语时更加积极主动,在家庭氛围或亲朋好友的熏陶下,他们渴望出国旅游或者学习深造,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和劲头格外浓,能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学习效果更好,也更乐意开口说英语。但是,由于缺乏语言氛围,更多的学生学习英语口语是基于工具型动机,因为英语是必修课。他们不喜欢英语,但是为了通过学校的期中期末考试和全国公共英语二级考试,毕业后找一份好工作或是家长的要求才学习英语口语。心理学家认为,持融入型动机的学生比持工具型动机的学生对待学习更有热情,学习更持久,学习效果也更好。所以,笔者注意区分学生的动机类型,并引导学生意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明白学习英语的最基本目的就是为了交流,帮助学生培养英语口语学习的成功和喜悦。
第三,态度也影响着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而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动机类型有着一定的关系。持融入型动机的同学,学习英语口语的态度更积极。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助于学生英语口语的学习,课外主动抓住机会练习口语、喜欢收看英语节目或者追美剧的同学语音语调往往更标准,词汇量更丰富,语言表达也更地道。
第四,自我效能感与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有关。自我效能感低的同学往往缺乏自信心。通过此次调查,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对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都不太自信,但这种不自信不妨碍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然而,很多研究者认为,如果学习者对自己的能力完全没有自信心的话,他的认知活动就不可能成功进行。因此,笔者注意多鼓励学生,运用适当的方法纠错,帮助学生保持适度的自信心,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四、结语
通过实验,笔者发现,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帮助五年制高职学生减缓口语表达的焦虑感,激发口语学习的兴趣和融入型动机,关注口语学习的态度,增强口语表达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并做出如下总结。
第一,学习者的焦虑感,学习动机、态度和自我效能感直接影响着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还要激发他们的非智力因素。第二,在口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调整教学方法,调节口语任务的难度,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式自主学习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激发学生口语学习兴趣的活动,调控自身的情感状态,正确对待学生口语表达中的错误,创设宽松的口语课堂氛围,帮助学生调节学习心理,以提高口语学习的效率。
本实验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为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口语教学提供了一些有效的建议。但是,笔者深知,由于样本数量的不足,本次教学实验也存在一些缺陷。如何调节学习心理以促进五年制高职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自己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在以后的教学中,笔者会继续学习,做更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Patsy M.Lightbown & Nina Spada.语言学习机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2]刘学惠.课堂环境下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框架与分析维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0).
[3]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吕京.高职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与分析[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
[5]韩艳玲.从高职生英语学习心理看高职英语教学[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34).
[6]肖震.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心理分析及教学对策[J].河北职业教育,2011(12).
责任编辑:许洁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linguists have found that the students' oral expression ability is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ir learning psychology. This paper mainly explores the influence of learning psychology on five-yea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oral expression ability from four dimensions: anxiety, motivation, attitude and self-efficacy.
Key words: learning psychology; five-yea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oral expression a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