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月琴
摘要:游学是我国古代传统的教育学习方式,在文化传播、道德教化和技艺流传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当前,社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世界各地资源的共享与配置已成为教育发展的趋势。高职院校在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和课程开设等方面具有较多的特殊性,充分借鉴我国古代游学思想的精髓,开展交换生项目,可以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标。
关键词:游学;现代价值;高职院校;交换生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7/08C-0006-05
游学在东西方教育中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并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通过游学活动来丰富知识和提高技能的传统,并且在传统观念中,学识渊博的学者往往也是游学经历丰富之人,认为“遍游各地,亲见亲历,称为‘游学。知行合一,学术交流,就成为士人阶层所追求的更高层次的精神”[1],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一、我国“游学”教育的发展概述
游学是我国古代传统的教育学习方式,也是世界各民族比较认可的一种教育方式。《史记·春申君列传》载有“游学博闻,事秦襄顷王”,这是有关游学的最早记录。游学教育在我国历史悠久,形式丰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已开展了游学教育活动,历经2500多年的漫长发展,游学教育成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传播、道德教化和技艺流传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春秋时期,我国民间游学活动兴盛。教育家孔子率领众多弟子周游列国,游历中通过辩论探讨,以增长知识、拓宽视野、培养品质,奠定了我国游学教育的基础,也形成了中国古代教育崇尚实学的风气。但当时的游学范围主要以华夏之地为主。两汉时期,随着统治者对经学的重视,“其好游反甚于古人”[2],尤其是西汉时期,游学进入了发展的兴盛期,并大大促进了西汉官学的建立,对西汉教育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凡儒生之肄业者,皆游学于京师,受经于博士,则私学易为官学矣。”[3]即使是平民百姓,也“不惜数十年,不远千里去寻访名师”[4]。而“士人的游学更是文化教育交流的重要因素和形式,两汉时期本地的著名儒士一般与外地儒生通过求教与传授形式进行相互交流”[5]。游学不但丰富了西汉文人的日常生活,也有助于他们扩宽知识,并为今后的仕途奠定人脉基础。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乱不安,百姓生活痛苦不堪,出于对现实生活的失望和迷茫,此时,玄学兴起,佛教和道教也得到极度发展,游学成为百姓逃避现实寄托情感的方式。隋唐时代,经济繁荣,游学主要以文人墨客为主。两宋时期,由于官学教育一度缺失,民间游学活动比较活跃。特别是南宋时期,随着官学教育的衰微,书院和私学极大发展并举行了一系列的游学活动,弥补了当时官学教育的不足。
近代,随着西方教育思想和科技思潮的传入,为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在容闳和开明之士的推动下,清政府开始派遣学生到欧美和日本学习,并出现了“游学”和“留学”两词混用的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留学更多地指代了国外的学习和锻炼。当时,张之洞作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积极兴办实学和新式学堂,主张教育改革,强调向外学习的重要性,并在《劝学篇·外篇》中专辟《游学》一篇以说明之,认为“明时势,长志气,扩见闻,增才智,非游历外国不可功”。
二、游学教育的现代表现形式
游学不仅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也是其他国家比较常用的教育方式,如德国、英国和法国等西欧国家,无论是民间技艺教育还是官方高等教育,游学曾广为流行。随着当前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外,更要求具备宽阔的视野、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而不管是民间开展还是官方组织的游学,都一定程度上拓寬了学生的眼界,提升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因此,这一古老的教育方式在当前得到延续并推广,并已运用到各教育阶段的教育。
现代的“游学制”是指在具有一定共性的基础上,多所学校合理利用各自优势联合培养人才的一种新型育人方式。[6]它不再是简单的游历学习,而是各学校或单位合作,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开设相应的游学课程,派遣学生到对方学校或单位学习,同时承认学生在本校及校外选修课程学分的一种教育方式。而交换生是游学教育延续演变的现代表现形式,广泛意义上的交换生是指在交换国家、地区、学校或研究机构达成一致协议的情况下,经过一定的选拔程序到另外的学校进行学习的学生。从地域范围看,交换学习可以是国际性的,也可以是国家内部的交换;从学习时间看,交换学习主要是短期的,一般为半年至一年左右,主要在于进行国际理解、语言、文化、风土人情以及专业方面的学习和了解,不是为了取得学位或证书;从交换对象看,可以是中学生、大学生或研究生。[7]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速,主要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但各高职院校间的师资、课程和设施等存在很大的差异,采用学分互认和学生互派的形式,合理配置和共享教育资源,既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交流能力、沟通能力和学习能力,又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师资资源、校内实训资源和校外企业资源的作用。充分挖掘游学的现代教育价值,可以为高职院校开展游学活动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三、游学教育的现代价值探析
(一) 资源共享,互通有无,满足学生不同教育的需求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相比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前者培养的是具备较强操作能力的应用性人才,只有通过现场演示的实训教学才能使其掌握精湛的技能,而实训基地的投入与使用成为开展实训教学的必要条件。当前,科学技术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实验仪器和实训设备面临着不断淘汰的困境。但随时更新实验仪器和实训设备是项耗资巨大的投入,一般的高职院校由于经费来源有限,无法承担这笔昂贵的开支。游学制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在不同院校间接受最先进的实训教学,满足了学生对不同教育的需求;同时,高职院校也可集中精力和财力承办所负责的项目,从而不但可以配备最专业的教师队伍,还可以最大程度达到仪器和设备的使用率,节约教育资源。
(二) 拓宽视野,丰富阅历,实现学生不同的人生体验
游学的核心是利用不同院校的各种资源,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共同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在游学过程中,学生可感受不同院校的办学风格、教学环境和教师风采,学习不同的特色课程,参与不同的教学活动,了解本领域之间的差异性和共性,兼收并蓄,取长补短,从而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阅历,有助于学生实现不同的人生体验。就如17世纪后期流行于英国的“欧陆游学”,这些英国子弟需要到欧洲学习语言和多种功课,掌握舞技、剑术和骑术,了解各地风土人情,增广见闻。换言之,它是书本和课堂学习的必要补充。[8]
(三)锻炼意志,提高能力,有助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
一般来说,开展游学合作项目的院校之间具有不同的校园文化和教学环境。学生参加游学项目后,必须重新适应新的环境,克服生活和学习上的诸多困难。这就迫使他们正确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提高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这样一方面锻炼了学生顽强的意志,使他们有能力在比较紧张的期限内圆满完成艰巨的学习任务;另一方面,由于所处环境和群体不同,处理游学期间的各种问题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他们独立人格的养成。有学者认为,英国欧陆游学,更多的学习是与游历相结合,在山水田园之间,在名城大都之内,在书本课堂之外,了解异国传统习俗、文化制度,强化感性认识。[9]
四、高职院校开展游学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一)延续教育历史的传统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游学已在我国出现并成为一种积极有效的学习教育方式。它促进了学术和技艺的扩散,增强了各地区的交流和文化认同感。《风俗通义·穷通》有记载:孙卿(荀子)有秀才,年十五始来游学(于齐)。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曾是个精于制造车、械的手工艺人,他穿着草鞋,步行天下,带领学生在各地游学,曾到过鲁国、宋国、卫国和楚国等,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和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墨家在当时百家争鸣的情况下,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此后,这种游学教育传统一直延续下来,就连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教育也采取了这种教育方式。
而在欧洲,游学也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早在中世纪德国的手工业行会和学徒培训中,就已出现游学的教育形式。当时的学徒满师后必须经历若干年的帮工期,而整个帮工期就是在游学中度过的。年轻的手工业者必须在他的行会系统中选择居住在其他城市或邦国的师傅身边完善他的知识与技能,扩大他的视野,消除所受训练的可能的片面性……如果以诚实的表现完成了游历期,并在以后做出了技艺高超的作品,帮工便获得了在需要时作为师傅独立开业的资格。[10]此外,其他国家的学徒也具有游学的传统。而游学不仅在职业教育具有悠久的传统,在欧洲正规大学中也不乏游学的记载,如“欧陆游学”是英国一个重要的历时悠久的文化现象,兴盛于17—19世纪。 [11]从国民文化心态上看,英国人长期崇尚经验主义哲学,对实践和实地考察情有独钟,希望通过游学方式提高和增强阅历,提高个人素质。[12]这是英国贵族乡绅重视和喜好游学的原因之一。在13世纪的法国,教师和学生的游学制使大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加强。 [13]这些都说明了游学在欧洲具有一定的历史传统。
(二) 迎合时代发展的趋势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人就利用当时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采用游学的方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推广了民间技艺的流传,促进了各地的文化交流,增强了民族融合与发展,同时也使人才得到合理的流动。虽然时代在不断发展变化,但这种游学的教育方式并没有销声匿迹,反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经过不断演变和完善,形成了当前比较受欢迎的多元化的教育形式,尤其是留学制度的形成,标志着中国的教育逐步走向现代化。明末清初,为了改变当时积贫积弱的现状,清政府派出了大批的学生留学欧美和日本,这些学生在国外接受系统的文化教育,如数学、天文、机械、土木工程等,许多留学生成为经世致用的人才,在促進中国从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事实上,游学也是人才培养和人才流动的一种主要方式。
虽然游学经历多年的发展演变,但其求知性和异地性的特征并没有改变。当前,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趋向多元化,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设备的不断更新,合理利用与配置资源也成为大家普遍关心的焦点问题。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即具备一定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游学教育可以促进不同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专业和实践上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大大提升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并且,由于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特殊性,需要建立相应的实训基地,为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必须对实训基地的设备进行维护和更新。游学不但促进了技术人才在专业领域的交流和学习,使他们做到博采众长,精益求精,提高适应能力,而且也使各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能够互通有无,实训基地得到最大的使用率。
(三)满足个体成长的需求
当前,中国的教育深受儒家“学而优则仕”传统文化的影响,考试成为学习的唯一目的,学生的人格教育被忽略,创造性得不到发挥,埋头苦学成为日常生活的全部。虽然这种整日沉溺题海战的情况随着高考结束后有所改善,但由于长期受功利性教育目的引导,导致学生视野不够开阔,学习目的性过强,只关注努力适应自身小环境,缺乏开拓创新的勇气,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日益丧失。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怀,追求生命的体悟。使他们既能读万卷书,也能行万里路,并且做到学以致用。游学作为中外教育延续的教学方式,可以改变闭门死读的弊端。游学本质上是以增长知识和锻炼能力为目的,具有非功利性的特点。它不是游山玩水,而是异地求学,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拓宽视野。由于学生是一个个不同的个体,他们之间千差万别,尤其体现在兴趣、爱好、天赋等方面,高职院校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但受现实条件限制,这种学习只能在固定的学校和相关的合作企业进行,并且由于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容易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游学能够使高职学生找到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老师和学校,接受不同的文化氛围和教学方式的洗礼,吸取不同老师的思想和成就,并且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磨炼性格和身体,从而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
五、高職院校运用游学教育的几点建议
对于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以及中外之间的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当前,游学活动在各个年龄阶段广泛开展,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适应能力。高职院校也应充分利用游学教育的精髓,积极参与交换生项目,从而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一)确立开放的人才培养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也是行动的动力。“偏狭的教育理念使我国的教育无论在教育体制制定还是在教育目标的设定、教育实施方式及教育的评价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与现代教育理念的错位、与教育本质相悖离的现象。”[14]高职院校只有确立开放的教育理念,才能突破长期以来形成的教育传统惯性思维的制约,打破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观的思想障碍,推动高职院校间游学活动的开展。各高职院校应意识到游学不仅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诉求,也是提升人才素质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已成为趋势,各高职院校加强游学合作,开展交换生项目不但促进了学校之间的沟通联系,也为培养人才及人才流动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二)制定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指导,是高职院校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基石,应该充分考虑面向人才的整个职业生涯,向学习者提供一条持续健康的职业发展路径。高职教育以培养面向社会经济发展和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的,其人才培养方案应着眼于社会和人才的全面发展需求,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为了更好地培养参加游学的学生,各合作院校应充分做好调研工作,通过各种方式了解企业需求及学生特性,相互沟通协调,制定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并确保培养方案能够在游学中真正得到实施。通过游学让学生体验不同的校园文化特色和职业特色,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适应能力,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革。
(三)加强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开发
传统教育模式下,由于受科技与信息的限制,各院校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够通畅,只局限于旁听对方院校的某些课程或讲座等活动,无法系统深入地融入对方学校的实际学习生活。随着信息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信息化,资源的共享已成为一种趋势。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同时又具备办学特色、专业优势等差异性。借助科技与信息的发展,各合作院校应充分利用本校教育资源的优势,打破地理位置的局限性,加强学习平台建设,以利于游学学生能共享师资、硬件设备和企业信息等资源,同时,也避免了高职院校之间重复购置相同设备仪器的浪费现象。
(四)建立有序运行的管理机制
有序规范的管理体制是保证院校正常运行的重要前提。“游学制”虽然从我国古代教育延续至今,但其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中正式开展尚属先例,没有前车之鉴可供参考,只能靠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完善。“游学制”的开展搭建了高职院校之间联合培养的新平台,开创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但新模式的实践推广必然会遇到许多问题,如学分互认制度、课程衔接问题及游学期间的奖惩标准等,需要合作院校沟通协调,从培养人才的整体目标出发,综合考虑各院校的优势和特色,建立相应的配套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
总体来说,吸收传统游学教育精髓开展交换生项目对高职院校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新的挑战。尽管高职院校实施交换生活动会遇到较多的困难,但这种人才培养模式适合社会发展需求,有利于高职院校共享教育资源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值得广大高职院校进行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彭勇.中国旅游史[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
[2] 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82.
[3] 王吉隆.西汉游学述论[D].南昌:南昌大学,2013.
[4] 郭海燕.汉代教育平民化现象探析[J].理论学刊,2010(11).
[5]于联凯,韩延明.沂蒙教育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6]顾永凤.资源共享下现代“游学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以南京三所交通类职业院校为例[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15(3).
[7]高玉蓉,李晓培. 开展交换生项目 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 [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1(1).
[8][9][12]阎照祥.英国贵族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0] 孙复祖,金锵.德国职业技术教育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11]Mary Hilton ﹠Jill Shefrin, Educating the Child inEnlightenment Britain: Beliefs,Cultures,Practices,Ashgate PublishingCompany,2009,117.
[13] 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领导小组 .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14] 程德慧.德育的自我超越与现代追寻: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谢传兵
Abstract: The study tour is a traditional way of education in ancient China, which has made positive contributions to the spread of culture, morality and skills. At presen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talents. At the same time, the sharing and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round the world has become the trend of education developmen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more particularities in training bases, teaching staff and course offering. Fully drawing on the quintessence of ancient thought of study tours in our country and carrying out exchange programs can realize the goal of reforming personnel training mode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 study tour; modern valu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exchange stud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