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五课”系统构筑教师专业发展平台

2018-10-12 06:00赵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公开课

赵斐

[摘要]学校的发展,关键是教师的发展。昆山陆家高级中学针对本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发展的问题,构建了“五课”系统。“五课”系统有利于发扬教学学术,搭建教学与科研的桥梁;有利于创设合作氛围,构建教师合作网络;有利于发挥积极影响,构建终身学习的群体文化。

[关键词]公开课;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合作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4-0062-02

学校的发展,关键是教师的发展,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有针对性地提升专业素质。如何在学校层面内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推动青年教师队伍专业素质发展,成了学校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教师的专业成长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所在学科的专业成长,另一方面是教育教学知识的专业成长。长期以来,高中教师把最多的精力投放在课堂教学之中,常态课上教师驾轻就熟,但在教育科研上却存在不少困难。学校层面必须构建适当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调动教师科研热情,解决教师科研困惑,推动教师科研发展。昆山陆家高级中学(以下简称陆高)针对本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发展的问题,构建了“五课”系统。

一、系统的公开课——陆高的“五课”设计

一直以来公开课都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承担着传播新课程理念的重要任务,将新兴的教学理念展现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公开课的作秀、表演特征备受诟病,其别称“舞台”“加速器”更凸显了一些教师对待公开课的功利主义特征,因此公开课在学界备受争议。但公开课作为教师专业实践的重要一环,应该返璞归真,充分发挥其功能与价值,不能因噎废食。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在不同阶段专业发展的特征不尽相同,陆高构建的“五课”系统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相匹配,在青年教师发展的不同阶段可开展亮相课、过关课、比武课、观摩课、展示课等考核活动。

青年教师在第一学期要上亮相课和过关课,根据休伯曼的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理论,此时教师处于入职期,对于自己的能力心存疑虑,关注的是如何准确把握教材、顺利进行课堂教学。亮相课和过关课由新人职教师在师傅的指导下完成,师徒两人在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技巧、课堂管理等方面进行反复探讨与总结,同时也得到备课组和教研组教师群体的帮助与支持,最后在校级层面上公开上课,同一学科的教师团体共同研究讨论其亮点与不足之处,帮助新任教师迅速认清自身问题,进入教师角色。入职期之后会进入稳定期,教师由关注自我向关注学生转变,个人风格逐渐形成,而后进入实验和歧变期,教师尝试新的挑战,运用新的教学方法,试图突破自己,或者进入重新估价期,在日复一日的沉闷教学中自我怀疑,重新估价。在这一较长阶段之中,比试课就成了教师之间切磋讨论的重要手段,教师之间彼此学习,彼此讨论教学见解,同时尝试用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授课,在教师群体的交流之中不断反思进步。观摩课和展示课则是给青年教师展现的机会,将他们经过反复思考、反复打磨的较为成熟的课堂设想展现出来,在此基础上再听取其余教师的意见,从而明確优缺点,进行修改提升,同时青年教师也借由观摩课和展示课的机会能够观摩成熟教师上课的风采,从而获得启发。当然,在这样一个正向积极的教师专业发展氛围中,也有利于处于重新估价期的教师逐渐向平静和关系疏远期过渡。

陆高针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设计——“五课”系统

二、发扬教学学术,搭建教学与科研的桥梁

1990年,美国卡内基促进教学基金会发表了报告,引发了关于大学教学学术的大讨论,之后便兴起了大学学术运动。教学学术强调在教学情境的问题或难题中寻找解决的理论和实际方法,并且之后由学生和同行共同讨论。舒尔曼指出这是一种情境,教师提出并且对如何解决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相关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探究,这也是一种过程,架构起并且系统地研究与学生学习相关的问题。这对于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提升自身的课堂教学水平,更要超越它。虽然美国的学术运动是发生在大学界的,但是其意义与价值却可以延伸至整个教育领域。教学学术为教师进行科研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即发现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共同解决问题,之后由同行共同讨论、总结升华问题,从而为教学科研搭建了桥梁。长期以来,教师往往将科研的视野局限于科研项目上,殊不知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科研是其发挥才智和提升专业素养的更好途径。

“五课”系统强调教师对日常教学的反思,在自己反思的基础上针对学情、教学内容进行公开课的设计,在遇到问题时可以向结对师傅请教,在备课组互相交流讨论,得出一个初步的解决方案,在公开课教学中展现出来。在公开课之后的研讨环节中,青年教师则有机会把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碰到的困境单独拿出来与专家以及其他教师共同交流讨论,在互相交流讨论中对这些问题的内涵便有了深刻的理解,之后通过教师的再反思得以升华,再与科研组进行讨论,最后反思着手构建教学学术成果。整个阶段大致可以表示为:青年教师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自我反思一与师傅、备课组、年级组讨论一反思形成初步解决方案一公开课一专家、教师群体讨论一与科研组讨论一再反思形成较成熟解决方案一构建教学学术成果。

当然这样的循环也不是完全线型前进的,比如专家与教师群体讨论、科研组讨论可以合并,这样的话由教学到科研的路程便可以缩短,同时也不一定经历一次循环就可以着手构建教学学术成果了,通常这样的路径需要一两位教师的多次实践共同构建。公开课在“五课”系统中成为串联教学与教研的重要一环,推动了教学实践反思向教研成果的转化。在这过程中教师不断反思、反复尝试,自主构建科研成果,“五课”系统强调教师不是只关注课堂教学的教书匠,而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独立思考、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教学研究者。

三、创设合作氛围。构建教师合作网络

1976年,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Lawrence Cremin)首次提出了“教育生态学”的概念,教育生态学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教育生态学利用生态学的原理来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发展规律,展现教育发展趋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教育生态观的整体和谐性、动态开放性、真实有效性和独立自主性为人们探索复杂且系统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提供了生态效度的方法论思想。教师专业发展不是一位教师的单打独斗,而是一个教师群体的共同奋斗,推动教师群体的发展需要构建良好的合作氛围,形成良好的合作群体。

“五课”系统构建了教师合作网络。“五课”系统不仅联结了不同年级、不同教龄教师个体之间的合作,更串联起结对师徒、年级组、备课组、教研组之间的合作,同时也可以获得其他学校的教师、教研员、专家的帮助。在推动教师发展的过程中,“五课”系统整合了多方资源,大力提升公开课后教师研讨的比重,完善了教师课后反思的制度,充分地利用公开课的价值,提升教师群体的专业素质。

“五课”系统推动教师群体的合作与发展,同时兼顾教师个体的成长。“五课”系统中的教师关系是彼此平等、相互尊重的,青年教师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用平等的姿态寻求其他教师的帮助。教师团队的氛围是开放的,不同教龄、处于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互相交流讨论,教师之间不是彼此封闭孤立的,教师有合作的意识,并且认识到合作的重大意义。“五课”系统指向教师群体的整体发展,而不是只针对几位或者某一类教师。同时,由于教研成果的产生并不是经历一次循环就可以达到,教师群体的合作分享就尤为重要,教师的合作分享可以不断地为教研成果增添新的教学实例并在不断讨论反思中渐趋完整与成熟,这样的科研状态是非常正向且积极的,有助于教师群体素质的良性提升。整个教师团体是蓬勃向上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本来处于重新估价期的青年教师即使面对日复一日的教学而心生厌倦,存有疑惑,但是在教学与教研过程中并不会被“流放”,更不会袖手旁观,冷眼相待。教师可以自由地学习观摩公开课课堂,積极向上的共同体氛围会给他们正面影响,其他教师提出的新想法会给他们启迪,他们更可以在交流讨论中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共同体帮助他们深入思考从而走出自我怀疑,重拾斗志。

四、发挥积极影响,构建终身学习的群体文化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信息取代了资本和能源,成为社会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人的知识需要不断地更新,人们需要不断追求自身的完善,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会生存》中是这么描述终身学习的:到现在,终身教育这个概念,从个人和社会的观点来看,已经包括整个教育过程了。

陆高的“五课”系统有利于提升青年教师专业素养,但这并不是它的全部功能,合作的文化氛围和学习氛围是相互影响的,青年教师遇到问题向年长的教师请教,教师群体相互讨论相互学习,整个教师共同体的学习氛围浓厚,不仅青年教师在其中有了专业素养的提升,也推动了年长教师不断思考与教学、研究相关的问题,推动他们联系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与提升。“五课”系统使不同教师之间的优势得到互补,形成合力,平等宽松的氛围有利于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不同观点的碰撞激发了教师的潜力,由教学到教研使得教师的实践落到实处,真正解决了教学中的问题。这有利于教师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主动反思、主动探索的习惯,由单纯的教学实施者向教学研究者的角色转变。科研其实并不“高冷”,而是教师每一天实实在在要做的事,终身学习的群体文化的强大凝聚力帮助每一位教师正确地看待教学与科研。

(责任编辑 斯陌)

猜你喜欢
教师专业发展公开课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第一次公开课
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方式
技术支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专家评价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影响的叙事探究
利用云录播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研修平台
微视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教育实习与教师专业发展
浅谈“说课”与“公开课”的异同
如何把听公开课变成研究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