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英丽,王小路,曾 英
(湖北省咸宁市中心医院,湖北 咸宁 437100)
变应性鼻炎(AR)即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非特异性免疫疾病,主要表现为鼻痒、鼻塞、发作性喷嚏、清水样鼻涕等,临床以中-重度持续性患者居多,治疗不当可诱发鼻窦炎或哮喘,严重影响身体健康,降低生活质量[1]。目前,西医治疗AR以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为主,以控制患者临床症状,但效果不甚理想[2]。研究发现,中医药在本病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整体观念及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辨证治疗,可有效调理患者特异性体质,减轻病情[3]。基于此,本研究观察了益气温阳汤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重度持续性AR的疗效及对Th17/Treg免疫平衡与免疫球蛋白E(IgE)、嗜酸性粒细胞(EOS)表达水平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我院诊治的92例重度持续性AR患者,均符合《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4]中重度AR诊断标准。中医诊断参考《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5]中鼻鼽肺气虚寒证标准,主症:发作性鼻痒,喷嚏连作,清涕量多,鼻塞,嗅觉减退;次症:鼻黏膜肿胀,语声低,食少,便溏,倦怠乏力;舌脉: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所有患者症状≥4 d/周,且连续4周以上,年龄18~65岁,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有心、肝、肾、肺及造血、内分泌系统等严重疾病者;合并急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及未控制的哮喘或重度哮喘者;合并其他免疫性疾病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有过敏史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依从性差或有精神障碍无法配合本研究者。
随机将92例重度持续性AR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6例,男25例,女21例;年龄21~62(38.75±7.62)岁;病程(4.38±1.14)年(6个月~8年)。研究组46例,男24例,女22例;年龄18~57(38.12±7.74)岁;病程(4.47±1.16)年(6个月~9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鼻喷剂(瑞典AstraZeneca AB公司,国药准字J20110037,规格:32 mg/喷)治疗,2次/d,持续治疗12周。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益气温阳汤治疗。益气温阳汤组方:黄芪10 g、党参10 g、桂枝12 g、干姜9 g、麻黄6 g、五味子6 g、地龙10 g、乌梅10 g、辛夷6 g、甘草3 g,1剂/d,加水煎至300 mL,分早晚2次温服,持续治疗12周。
1.3观察指标 ①统计2组治疗前后患者鼻部症状总评分(TNSS)[6],包括喷嚏、流涕、鼻塞、鼻痒4项,每项评以0~3分,总分越高表示病情越重。②评价2组临床疗效[7],显效:治疗后TNSS较治疗前减少大于2/3;有效:治疗后TNSS较治疗前减少大于1/3;无效:治疗后TNSS较治疗前减少不足1/3。总有效=临床痊愈+显效+有效。③治疗前后空腹抽取2组患者肘部静脉血5 mL,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液中Th17、Treg细胞水平和EOS水平,用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IgE水平。
2.12组TNSS比较 治疗前,2组TN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NSS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TNSS比较分)
2.2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例(%)
2.32组Th17/Treg免疫平衡比较 治疗前,2组外周血Th17、Treg细胞表达比例及血清IL-17、TGF-β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外周血Th17细胞表达比例、血清IL-17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外周血Treg细胞表达比例、血清TGF-β1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Th17/Treg免疫平衡比较
组别nIL-17/(pg/mL)治疗前治疗后tPTGF-β1/(pg/mL)治疗前治疗后tP对照组4635.84±4.2623.66±3.7914.4880.00021.62±3.5937.88±4.7618.4970.000研究组4635.05±4.3516.74±3.2222.9460.00022.42±3.6846.52±5.8323.7090.000t0.8809.4371.0557.786P0.3810.0000.2940.000
2.42组IgE、EOS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血清IgE、EO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血清IgE、EOS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4。
表4 2组治疗前后血清IgE、EOS水平比较
AR属于鼻变态反应,其病因复杂,多与花粉颗粒、尘螨、真菌孢子等变应原或空气污染、异冷空气、烟草雾霾等环境因素有关,部分与遗传因素有关。相关研究表明[8],AR主要发病机制在于变应原刺激Th2分泌的细胞因子,活化B细胞使其分泌特异性IgE,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结合;变应原再次侵袭时,可通过结合IgE使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活化,释放组胺、白三烯等炎性介质,直接刺激鼻黏膜产生变态反应,或诱导多种细胞因子、EOS、淋巴细胞的募集活化,促进炎性介质进一步释放,加重变态反应。有学者指出,AR发病受Th17/Treg免疫调节影响,二者均由CD4+T细胞分化而来,Th17细胞可分泌IL-17,具有强烈的促炎作用,能诱导炎性因子、趋化因子的分泌,引起组织细胞浸润和破坏;而Treg细胞可通过抑制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免疫反应,抑制T细胞活化并促进抑炎细胞因子分泌,可发挥维持外周免疫耐受的作用[9];TGF-β1是Th17/Treg免疫平衡的重要调节因子,低浓度TGF-β1可诱导Th17细胞的产生,发挥促炎作用,高浓度TGF-β1则可诱导Treg细胞的产生,发挥抑炎作用[10]。研究表明,AR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显著升高,Treg细胞水平显著降低,且与病情发展及预后有一定相关性[11]。本研究所用的布地奈德鼻喷剂属于皮质类固醇药物,可直接作用于鼻腔黏膜细胞,进入胞核调节相关基因转录与表达,发挥抗炎、抗过敏的作用,是AR治疗常用药物[12]。
祖国医学认为AR属“鼻鼽”范畴,《礼记·月令篇》有言“季秋行夏令,则其国大水,冬藏狭败,民多孰嗦”,《素问·气交变大论》记载“岁金不及,炎火乃行,民病鼽嚏”,表明本病与气候变化有关[13]。现代中医认为,“病虽因于时气,病实成于本气”,本病发生与脏腑虚损有关,肺通于鼻,肺虚则卫表不固,腠理疏松,寒邪随气乘与鼻,引起津液不能自收;脾主运化,脾虚则生化不足,不能散精于上,鼻失濡养,导致鼻窍不利;肾主气,肾虚则摄纳失司,血气、津液耗散,无以固涩[14]。因此,本病发生主要责于肺、脾、肾三脏,临床上以肺气虚寒多见,治疗上应遵循补肺温阳、益气健脾的原则。本研究所用的益气温阳汤由多种中药成分组成,可发挥宣肺散寒、升阳益气的功效。其中黄芪益气升阳,补气固表;党参健脾益肺,补中益气;桂枝散寒解表,温经助阳;干姜温肺化饮,回阳散寒;麻黄宣肺平喘,发汗解表;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止渴;地龙清肺平喘,利尿消肿;乌梅敛肺涩肠,生津安蛔;辛夷发散风寒,疏通鼻窍;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党参黄芪中含有多糖、黄酮、皂苷等多种活性物质,能调节机体免疫系统,使紊乱的免疫功能恢复正常,发挥抗炎、抗过敏的功效,同时还可提高抵抗自由基攻击的能力,从而减轻鼻黏膜损伤[15];党参可改善淋巴细胞功能,提高抗炎反应[16];干姜中的脂溶性姜酚类有明显的抗炎、镇痛功效,挥发性油能调节血液循环,促进机体损伤恢复[17]。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TNSS和外周血Th17、EOS、IL-17、Ig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reg及TGF-β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益肾温阳汤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重度持续性AR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总效率,同时能改善患者Th17/Treg免疫平衡及IgE、EOS表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