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肌无力疗效及对血清Titin-Ab、IFN-γ及AchR-Ab水平影响

2018-10-12 11:16张晨红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30期
关键词:肌无力细胞因子重症

张晨红,张 帆

(陕西省核工业215医院,陕西 咸阳 712000)

重症肌无力(MG)是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介导的T淋巴细胞免疫依赖以及补体参与的神经与肌肉接头位置神经系统信号传输问题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有临床研究证实,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外周血中AchR-Ab明显表达,同时还存在抑制骨骼肌成分的抗体[1],而其中连接素抗体(Titin-Ab)在重症肌无力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2]。而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是免疫系统调节机制的重要因子,与重症肌无力疾病的病情有密切的关系[3]。笔者对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案对重症肌无力患者抗体水平以及细胞因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价值及相关作用机制。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6年11月在我院诊治的重症肌无力患者80例,均符合《内科学》[4]中重症肌无力相关诊断标准,存在明显的病态肌疲劳症状,肌疲劳实验和新斯的明实验均阳性,肌电图检查表现为明显的衰减型异常,血清AChR-Ab阳性。排除合并格林巴利综合征、多发性肌炎、脊髓疾病、周期性麻痹、癌性神经肌病者,进行其他免疫抑制药物治疗者,妊娠期者,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存在功能性障碍者。本研究上报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获得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男17例,女23例;年龄19~72(42.98±15.34)岁;改良Osserman分型:Ⅰ型18例,Ⅱ型17例,Ⅲ型2例,Ⅳ型3例。对照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21~73(42.57±14.86)岁;改良Osserman分型Ⅰ型19例,Ⅱ型17例,Ⅲ型2例,Ⅳ型2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分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较好的平衡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醋酸泼尼松片(地奥集团成都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1020776,规格:5 mg/片)口服,60~80 mg/d,在治疗20 d临床症状改善后可以开始降低剂量进行维持,维持剂量为隔日5~15 mg;嗅吡斯的明片(上海信宜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744,规格:60 mg/片)口服,60 mg/次,4次/d,治疗20 d后如果临床症状改善可以开始降低剂量,每次5 mg,每2周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复方中药汤剂治疗,组方:太子参25 g、黄芪50 g、升麻10 g、白术15 g、当归10 g、防风10 g、山茱萸肉15 g、枸杞子15 g,1剂/d,以水煎至200 mL,分早晚2次温服。2组患者均在持续治疗90 d后进行临床指标统计以及疗效评价。

1.3观察指标 ①治疗前后以临床绝对积分法对患者肌无力症状进行评分[5],包括上眼睑无力、上眼睑疲劳、眼球水平活动受限、上肢疲劳、下肢疲劳、面肌无力、咀嚼与吞咽、呼吸肌功能8项,共60分,分值越高患者症状越严重。②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症状积分改善率,即治疗前后积分差与治疗前积分的百分数,根据症状积分改善率进行疗效评价。痊愈:症状积分改善95%以上;基本痊愈:症状积分改善80%~95%;显效:症状积分改善50%~79%;好转:症状积分改善25%~49%;无效:症状积分改善不足25%。③治疗前后抽取2组患者的清晨外周空腹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IFN-γ、AchR-Ab、Titin-Ab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分)

2.2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显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例(%)

2.32组治疗前后抗体与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后2组血清IFN-γ、Titin-Ab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AchR-Ab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AchR-Ab变化不明显(P>0.05)。见表3。

3 讨 论

表3 2组治疗前后抗体与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重症肌无力是较为常见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在我国患有重症肌无力的患者在60万人以上,20~40岁较为多发,对于患者的生活、工作以及生存状况都有较为严重的影响[6]。该病属于难治性疾病,如果不能有效治疗,可能导致呼吸肌衰竭而最终死亡。当前西医多采用胆碱酯酶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以及外科干预措施如胸腺切除等方法治疗,然而均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且易复发[7]。重症肌无力在中医中没有对应的疾病名称,可以归结于“痿证”的范畴。中医痿证的致病机制包括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或者由于外邪入体,或者由于情志刺激,或者由于疾病失治,或者由于病后失养,从而导致肌肉以及筋脉失养出现的疾病[8],而基础病机为脾肾亏虚,故升举阳气、补益脾肾是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主要治则。

黄芪复方制剂的组方中君药为黄芪,具有升阳补气、益卫固表、利水消肿的功效;臣药包括白术、山茱萸与枸杞子,白术能够健脾补气、利水燥湿、止汗固表,枸杞子能够补肝益肾、明目益精,山茱萸可以固脱收涩、补益肝肾,三者共同发挥滋补脾肾的功效[9];佐药包括升麻、枳壳、当归,其中升麻可以升举阳气、解毒清热,枳壳能够消积破气、通利关节,当归能够活血补血、止痛,三种佐药可以共同发挥行气升阳、养血活血的功效。全方联合作用,可以有效升阳补气,举陷起痿,使脾胃之气旺盛,肌肉筋养,骨髓充实[10]。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显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中药制剂黄芪复方中药汤剂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目前研究认为,肌无力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肌肉神经节点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在自身抗体受到破坏后出现终板电位的下降,从而出现神经传递障碍而出现肌无力的症状[11]。AchR抗体是最早被发现的主要致病抗体,能够与肌肉神经节点突触后膜的AchR进行特异性的结合,提高AchR内部转化的速度而加快AchR水平的降低;同时还可以以激活补体的方式提高AchR被破坏的程度,减少AchR在机体内的含量,导致神经信号传导障碍,出现肌无力的临床症状。在AchR抗体之外还有很多针对肌肉的抗体,都属于抗肌抗体,其中Titin抗体就是其中的主要类型,是大量氨基酸构成的大分子量抗体,包括A带、Z线、I带以及M线四个主要部分,在机体中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12]。Titin能够在蛋白质中起到连接的功能,可以调节蛋白质成分而完成肌肉节点的组成;还可以连接周围的肌丝系统,保持肌肉张力,提高肌肉节点的弹性。现有研究证实,重症肌无力患者机体的AchR和Titin抗体水平均明显升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存在密切的相关性[13-14]。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血清AchR抗体和Titin抗体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表明中西药结合治疗可以有效抑制血清AchR抗体和Titin抗体的生成,缓解肌群的张力以及弹性下降问题。

重症肌无力患者疾病发生以及进展时,在细胞免疫以及体液免疫系统中,Th细胞以及细胞因子都对免疫系统有明显的调节功效。IFN-γ属于前炎症因子中的一种,来源为激活后的CD4+Th1细胞。在AChR诱导的重症肌无力发病过程中,IFN-γ的作用十分重要,是重症肌无力发病的起始因子[3]。IFN-γ可促进Th1细胞的分化,提高NK细胞杀伤作用,还可以刺激CTL细胞的增殖与分化。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IFN-γ水平较高,表明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应答功能较强。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IFN-γ水平相比治疗前与对照组明显降低,表明中西药结合治疗可以有效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从而缓解机体高强度免疫应答反应。

综上所述,黄芪复方中药制剂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症状,抑制患者体内抗体水平的升高,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从而有效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肌无力细胞因子重症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预防护理在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预防误吸中的应用效果
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系统评价的再评价
中英文对照名词词汇(六)
“脾主肌肉”在治疗ICU获得性肌无力中的应用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细胞因子表达及临床意义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