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心理提升作文教学水平探赜

2018-10-11 04:36丁才华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学生心理作文教学

摘 要:写作是个人用文字的形式表达自己感情和认识的心理活动,唯有对学生写作心理的特点加以分析和把握,作文教学才对症下药。文章主要围绕学生写作前存在的写作畏惧心理,写作中具有的写作动机心理,以及作文完成后的表现心理和成功心理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便在作文教学时有的放矢地提高作文教学水平。

关键词:作文教学;学生心理;写作动机

作者简介:丁才华,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烟墩镇中心小学教师。(安徽 芜湖 241000)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18-0076-02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付出很多的精力,但是所取得的效果仍然不理想。究其原因,教师偏重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忽视对学生写作心理的关注。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前存在畏惧心理,写作中具有写作动机心理,以及作文完成后形成的积极作文心理,这三个方面是学生写作心理的主要特点。根据这些写作心理有针对性地进行作文教学,提高作文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写作前:写作畏惧心理与指导作文素材积累

学生在写作前由于畏惧作文而导致害怕写作文、不爱写作文,要想解决学生畏惧写作文这一大心理难关,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来改变这种现象。

1. 写作畏惧心理。学生畏惧写作最普遍的一种表现就是看到作文题目时根本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写。作文教学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这种写作畏惧心理,笔者发现,其原因在于学生认知有限、素材太少、情感贫乏。简单地说,因为学生年龄偏小,知识储备少,对周围的事物不能客观思考,不能准确地用文字表达自身情感。

2. 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只有具备丰富的作文素材,学生写作时才有保障。由此,教学可以从指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开始,消除学生的写作畏惧心理。

(1)引导学生正确阅读,学以致用。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正确阅读并学以致用。阅读可以增加学生的间接生活经验,积累写作素材,丰富写作内容。阅读指导应包括课内阅读指导和课外阅读指导:①课内阅读主要是对语文课本知识的积累。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堪称经典,是学生学习写作的优秀范文。课本中一些流传千古的诗词也是积累的对象,以及小学生必备的七十五首古诗词,教师应引导学生加强对课文内容的记忆,将其变为自己的写作素材并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②课外阅读更为重要。例如,在《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一文中,季羡林也特别强调了“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这里的书就包括“闲书”、两百首古诗和五十篇古文。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最好能够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将一些学过的知识分类摘录下来,指导学生正确阅读并积累。

(2)引导学生积极观察和思考生活。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认真观察和积极思考生活。生活是作文素材的来源,学生在观察中积极思考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可以结合口语交际,大家一起讨论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情,以此引导学生积极观察并思考生活。例如,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笔者发现很少有学生关注身边环境的变化,从不将垃圾分类,从没有节约水、电、纸张……教师可先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根据学生的观点来进一步地引导,从而让学生能够自觉地积极观察和思考生活。

(3)引导学生重视并提升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积累他人的情感体验。作文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而小学生并不缺乏情感,只是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把自己对生活的情感体验有效地转化为写作的情感体验。对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坚持写日记,将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用自己的语言记录下来,长期坚持便可以积累自己的写作情感素材。此外,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还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和领悟他人的情感体验,他人的情感体验可以扩充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也能丰富学生的作文情感内容。

二、写作中:巧妙命题,激发写作动机

只有写作动机被激发出来,才能有目的地、积极主动地写。作文命题经过精心设计,可以诱发学生的生活积累、引起他们的写作欲望、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以下针对学生的好奇探索心理、关注责任心理、自强成就心理这些方面来进行作文命题,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

1. 好奇探索心理及命题对策。小学生普遍存在着好奇探索心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可以精心选择一些能够调动学生思考和探索兴趣的问题来命题。利用学生这种想要表达的欲望巧妙命题,既能满足学生的表达欲,也能使学生写作富有新意和思想。

2. 关注责任心理及命题对策。小学高年级学生平时也有自己所关注的问题,其中必然也有关于责任心理的思考。针对他们的关注责任心理,这时就应当结合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来进行命题。例如,朋友之间如何正确相处,以及六年级下册名著阅读中《鲁滨孙漂流记》中学会生存、自我保护的本领等。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关注学生责任心理,有利于激起他们的写作欲望。

3. 自强成就心理及命题对策。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开始逐渐走向成熟,“争强好胜,想有所作为,这也是青少年普遍的心理特点。”针对学生的这种自强成就心理,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命题应该遵循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让学生一看到题目就愿意去写,而且有话可写。

教师顺应学生的好奇探索心理、关注责任心理、自强成就心理等心理特点来命题之后,学生的写作动机就会被激发出来,写作也就可以顺利地进行下去,逐渐提高写作能力。

三、写作后:点评作文,培养积极情感

作文点评时,教师可以在把握学生心理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树立积极的情感价值观。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心理特点,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通过激励性点评作文和启发性点评作文来引导他们培养积极的情感,从而提高作文教学水平。

1. 激励性点评。“人性中最深刻的禀赋是被赏识的渴望。”学生写作之后,如果他们的作文不被重视甚至冷漠对待,学生会有一种被忽视的心理甚至自卑心理,从而减少写作的热情,甚至是害怕、逃避写作。

因此,教师在批改点评作文时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忽视任何一个学生的作文,要珍惜每一个学生的成果,哪怕作文写得不太好。在批改点评时可以私下找学生谈一谈他的作文有哪些好的方面、哪些不好的方面,并且善于发现学生的写作优点,鼓励他们在下次的写作中改进。学生都想努力表现自己的创造力,作文中或是有语言的亮点、思想的亮点、写作技巧的亮点,教师在点评作文时都应该及时指出,并且予以真诚的表扬。

2. 启发性点评。学生写作是个人的创造性活动,要使学生在写作上敢于表现、乐于表现,教师在进行作文点评时还应针对他们的成功心理进行启发性点评。“启发性点评就是教师在学生原有的作文基础之上引导学生深化他们的写作情感,对学生在作文中反映出的不良的思想意識作出恰到好处的点评”所以,教师在点评时应注意启发、引导学生深化他们的写作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他们的积极写作心理。这样,教师在写学生的作文评语时,就能以表扬为主并结合启发性点评指出学生作文的不足之处。例如,针对有些学生偏激的作文思想,教师就可以先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并且写作水平也很不错,能够很好地表达出自己的感情和认识,但由于生活阅历少,思考还不全面,只是看到了事物不好的一面就产生了偏激的思想。此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继续观察生活,多方面地思考问题。如此启发性点评既能够满足学生的成功心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改正作文的不足之处,又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培养他们形成积极的写作情感。

总之,教师从把握学生心理的角度进行作文教学,可以解决学生的写作心理困境,增强他们的写作信心,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写作心理,在提高他们写作水平的同时,也能提高教师的作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晟.把握学生心理确定作文命题[J].作文教学研究,2006,(1).

[2] 刘玉萍,姜丽.激励成功心理 提高写作质量——“以人为本”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9,(1).

责任编辑 范艳玲

猜你喜欢
学生心理作文教学
小学阶段班主任工作的思考与升华
合理把握教学设计中问题的“度”
构建符合学生心理的数学课堂
高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快乐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针对儿童内心需要进行巧妙激励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