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模式的选择与治理体系的构建

2018-10-11 08:28曾祥福
中国绿色画报 2018年7期
关键词:治理模式治理体系

曾祥福

摘要:目前,农村的环境日益恶化与污染的问题,逐渐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大难题。因为农村环境不同于城市,农村环境污染源较少,污染较轻,但农村的环境污染面积大,污染迅速,治理起来也是比较困难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迟迟没有得到治理,与多方面的原因有关。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关对环境建设存在忽视的因素,从而使我国农村环境污染情况日趋严重。因此,对农村环境污染的防治迫在眉睫,作为政府一方应当积极安排治理;大家也要认真配合落实,共同为农村环境的污染治理贡献力量,建设新的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体系。本文主要根据目前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应的治理体系和治理对策对策,为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提供正确的方向。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模式;治理体系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农村经济的也有很大的进展,使农民告别了以前的生活方式,但也造成了农村环境的严重污染,甚至影响到农民身体健康,而且对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也有不利影响。而目前的中国正处于城镇化的进程之中,同时,也正在遭遇着许许多多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使农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而且也很大程度上的阻碍了农村的发展。而政府的普通模式并不能做到非常有效地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因此,有关讨论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构建新的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体系是当下的重中之重。虽然我国当前社会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农村的经济发展也非常迅猛,在这过程中,我们更要重视发展的过程中给农村带来的环境污染。

一、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

(一)垃圾污染

在近来,农村的日常垃圾越来越多,再加上没有很好的处理垃圾的习惯,那么垃圾只生产不处理,只会让垃圾越积越多,让环境受到污染。而且大多数的垃圾是不能进行自我降解的,这样的话,垃圾的危害就更大了。

(二)水资源污染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迅速崛起,地方乡镇政府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而这些发展中的企业安排不合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农村相对比较落后的思想,不但导致当地收入不理想,而且牺牲了当地的环境。比较受影响的是水资源,一般的工厂都需要水的供应,當然也有水的排放问题,这样大量的水被污染,使农村的水资源不再洁净。

(三)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的来源主要是垃圾的焚烧,秸秆的燃烧等等。垃圾没有合适的地方处理,只能找个空地焚烧或填埋,造成了空气中含有有毒物质,空气污染严重。还有就是农民常偷偷燃烧秸秆,致使农村大气环境受到污染,从而居民的健康受到威胁。

二、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

(一)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模式的选择

我国在环境的治理问题上,应当优先将采取制度等强制手段,先把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放在主要位置。例如,通过立法来强制环境的保护,污染的治理或者通过村民委员会自治手段,治理环境污染,坚决杜绝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问题,不能使得农村环境污染走向更糟糕的地步。其次,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时资金投入也要充足,设备完善好,在环境的改善当中就会轻松不少,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也会简单很多。当然我们也不能光喊口号,还要加大践行力度,要实现这个任务需要相应机关的监督管理,监督管理力度的增加,会让我们的自觉性增加,不再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落实到实处。要做到这些就应当选择并按照规定的模式走下去,这样才能得到治理的效果。

(二)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体系的构建

我们不管运用什么方式来治理环境,都是要有一些要素来构成的完整治理体系,通过一套体系的治理,会是更有效更科学的治理办法。从农民的角度来看,大部分农民的观点还是比较片面的,需要改善和进一步的矫正,但这也恰好说明治理制度体系在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从环境治理的实践角度来讲,合理安排构建治理体系需要涉及一系列的问题。治理体系先要找到问题的管理人,并由他来解决安排规划的问题,接着找出问题的负责人,由他来解决问题或者降低问题的影响。那么,像这样的一套程序就可以说是构建的体系,治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体系不会是那么简单的体系。它是需要经过很多机构层层筛选斟酌,讨论修订最终确立的最优的方案,是经得起实践考验的有效方案。单从这里就能看出体系构建对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作用。

三、结束语

农村发展是新中国发展的重点,带动新农村的发展也是当下的重要任务,我国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治理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所以造成农村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一定要重视探究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模式,争取进一步完善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体系,尽量不让农村环境的污染更严重,这样一来,我国农村地区的环境治理才能得到比较有效的保障,只要农村环境问题得到有效的治理,那么我们整个国家才能更好地发展,才能既有绿水青山又有金山银山,还给村民更美的环境,让中国的环境治理工作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沈费伟,刘祖云.农村环境善治的逻辑重塑——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26 (05):32–38.

[2]李亚红.环境问题的制度根源及环境管理的制度创新[C]∥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昆明:[出版者不详],2009.

[3]李秉祥,黄泉川,张紫娟.环境问题的制度性根源与环境保护手段合理化组合运用探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6 (10):23–25.

猜你喜欢
治理模式治理体系
深圳市福田区探索城市街道治理新模式
新加坡法治反腐的实践经验及启示
我国高校二级学院治理模式的现状及问题探讨
大数据视角下的国家治理现代化
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探究
农村水利私人承包治理模式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问题现状研究及对策初探
市场经济体制下住宅小区治理模式的研究
浅谈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规范治理模式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