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潇,李秋芳,周艳艳**
(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妇产科 郑州 450000;2.河南省中医院妇产科 郑州 450002)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属内分泌紊乱综合征,基本特征为高雄激素血症和持续不排卵,临床表现为多毛、不孕、月经异常、黑棘皮症、痤疮等[1]。临床以肥胖型PCOS较为多见,但非肥胖型也不少见,其也可表现为空腹血糖受损、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糖尿病、糖耐量受损、代谢综合征等,但与肥胖型PCOS患者相比发病率相对较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雄激素血症指数高于肥胖者[2]。目前尚不十分清楚PCOS的发病机制和病因,其临床表现的多态性和发病的异质性,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临床诊疗难度。西医针对非肥胖型PCOS患者常采用口服避孕药、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等治疗,易反复发作且不良反应较多,疗效欠佳[3]。中医药辨证论治方法多样且历史悠久,从整体出发,能经卵巢、垂体等多个作用靶点发挥治疗作用,获取可靠的疗效,且具有价格低、副作用小、易于推广等优势[4]。本研究选择我院接诊的60例非肥胖型PCOS患者,探讨消囊调经汤对非肥胖型PCOS患者卵巢储备、卵泡发育等方面的影响,旨在为临床对非肥胖型PCOS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1.1 西医诊断标准
①无排卵或排卵稀少;②生化和/或临床表现为高雄激素血症;③超声检查显示卵巢体积>10 ml,存在>12个直径为2-9 mm的卵泡[5]。符合上述2条标准,并排除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库欣综合征等高雄激素疾病即可诊断为PCOS。
1.1.2 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医诊断学》[6]、《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以及《中医妇产科学》[8]中相关内容拟定肝郁气滞型PCOS相关诊断标准。①主症:闭经;月经不调;婚久不孕;痤疮;②次症:烦躁易怒;乳房胀痛;胸肋胀满;精神抑郁;喜叹息;嗳气;少腹胀痛;③舌脉:脉弦或涩;舌红苔薄白。具备上述全部主症或1项主症和全部次症,参考舌脉即可诊断。
(1)纳入标准: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BMI<24 kg/m2;年龄≥18岁;短期内未接受激素类药物治疗者;自愿加入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认知功能正常者。(2)排除标准:过敏体质者;皮质醇增多症;高催乳素血症;精神异常,无法配合治疗者;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合并严重造血、心脑血管等系统原发疾病者;心、肾等重要器官严重不全者。
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6月河南省中医院接诊的非肥胖型PCOS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将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30例,年龄20-42岁,平均年龄(26.94±3.81)岁;BMI为 16.2-23.8 kg/m2,平均 BMI(21.06±0.64)kg/m2。对照组30例,年龄21-41岁,平均年龄(26.92±3.78)岁;BMI为16.4-23.6 kg/m2,平均BMI(21.02±0.61)kg/m2。两组研究对象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4.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患者炔雌醇环丙孕酮片(上海信谊天平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4005,每片含0.035 mg炔雌醇和2 mg醋酸环丙孕酮)治疗,自月经或撤退性出血第5 d开始用药,1片/d,连续用药21 d,停药后月经来潮第5 d重复给药,如未来月经,则于停药后第7 d重复给药。连续治疗3个月。
1.4.2 研究组
给予研究组患者消囊调经汤治疗。药物组成:石菖蒲6 g,半夏、茜草、桑白皮各15 g,葛根30 g,桃仁、当归、川芎、黄芩、郁金各10 g。将上述药材加水煎至300 ml,分早晚两次服用,1剂/d。经期停药,连续治疗3个月。
(1)中医症状积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相关判定标准评估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将闭经、月经不调、婚久不孕、痤疮等主症,按严重程度分为无、轻、中、重四个等级,相应得分为0分、2分、4分、6分。将烦躁易怒、乳房胀痛、胸肋胀满、精神抑郁、喜叹息、嗳气、少腹胀痛等次症按严重程度分为无、轻、中、重四个等级,相应得分为0分、1分、2分、3分,舌脉不计分。以尼莫地平法计算法计算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中医症状积分。(2)根据两组患者月经、性激素以及卵巢恢复情况评估两组临床疗效。治愈:月经周期、质、色、量恢复正常,卵巢多个不成熟卵泡情况消失,卵巢大小和性激素水平恢复正常;显效:与治疗前相比,月经周期、质、色、量有明显改善,卵巢中不成熟卵泡数量明显减小,卵巢体积明显缩小,性激素水平趋于正常;有效:月经周期、质、色、量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病情无明显变化。治疗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治愈率。(3)卵巢储备功能。分别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5 ml空腹静脉血,行5 min的3 000 r/min离心操作,取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LH、FSH、E2、PRL、T水平。(4)卵泡发育情况。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为Voluson E8三维超声仪(GE公司)]在患者月经干净后3-5d内测定卵泡数量、卵巢体积、卵泡最大直径以及卵巢周围血流参数,其中卵巢周围血流参数包括FI、VI、VFI。
两组中医症状积分于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具有明显降低,对照组高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分)
t P组别对照组(n=30)研究组(n=30)69.508 97.231 0.000 0.000 t P治疗前32.94±0.86 32.96±0.84 0.091 0.926治疗后15.02±1.12 9.64±1.01 19.539 0.000----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表3 两组治疗前后LH、FSH、E2水平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前后LH、FSH、E2水平比较
?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两组LH、FSH、E2、PRL、T、LH/FSH水平于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LH、PRL、T、LH/FSH高于研究组,FSH、E2低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4)。
两组卵泡数量、卵巢体积、卵泡最大直径以及FI、VI、VFI于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卵泡数量、卵巢体积、FI、VI、VFI高于研究组,卵泡最大直径低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5、6)。
表4 两组治疗前后PRL、T、LH/FSH水平比较
表4 两组治疗前后PRL、T、LH/FSH水平比较
组别对照组(n=30)研究组(n=30)PRL(ng/ml)T(ng/d1)LH/FSH t P t P 0.000 0.000 t治疗前14.17±1.33 14.19±1.31 0.059 0.954治疗后8.35±0.58 7.81±0.46 3.995 0.000 21.970 25.169 0.000 0.000 t P--6.602 9.143 0.000 0.000 P--治疗前67.22±4.08 67.24±4.05 0.019 0.985治疗后32.13±1.57 26.81±1.84 12.047 0.000 43.964 49.781----治疗前2.26±0.73 2.27±0.71 0.054 0.951治疗后1.22±0.46 0.97±0.32 2.444 0.017----
表5 两组治疗前后卵泡数量、卵巢体积、卵泡最大直径比较
表5 两组治疗前后卵泡数量、卵巢体积、卵泡最大直径比较
组别对照组(n=30)研究组(n=30)卵泡数量(个)P卵巢体积(cm3)t P t P 5.677 8.345治疗前13.96±1.65 13.98±1.63 0.047 0.963 0.000 0.000 7.559 15.791 t t P治疗后6.95±2.15 5.38±2.04 2.973 0.005 0.000 0.000 14.591 18.039--0.000 0.000--治疗前12.53±4.02 12.54±4.03 0.010 0.992治疗后7.79±2.18 5.79±1.84 3.840 0.000----卵泡最大直径(mm)治疗前6.38±1.15 6.37±1.13 0.034 0.973治疗后11.06±2.19 13.22±2.09 3.102 0.003----
表6 两组治疗前后卵巢周围血流参数比较
表6 两组治疗前后卵巢周围血流参数比较
组别对照组(n=30)研究组(n=30)VI VFI FI t P t P 0.000 0.000 t治疗前9.52±3.94 9.54±3.91 0.020 0.984治疗后3.94±0.91 2.86±0.84 4.777 0.000 7.558 9.149 0.000 0.000 t P--24.084 39.644 0.000 0.000 P--治疗前4.73±1.86 4.72±1.88 0.021 0.983治疗后1.88±0.40 1.54±0.32 3.635 0.000 8.205 9.133----治疗前39.11±1.36 39.13±1.33 0.058 0.955治疗后31.25±1.16 26.82±1.06 15.441 0.000----
历代中医文献中并无PCOS的病名记载,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崩漏”、“闭经”、“月经后期”、“不孕症”等范畴,上述疾病多由禀赋薄弱引起的肝气郁滞、脏腑功能失常、冲任二脉受损、气血失调、血海蓄溢失常、胞脉不畅而发病[9]。月经的产生是脏腑、天癸、经络以及气血协调作用于子宫的生理现象,血是其基本物质,气血生化之源为脏腑,肝为藏血之脏,调节月经,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肝气郁结,则水湿内聚,肝肾阴虚,阻碍经水;或肝气郁结,影响疏泄,郁而化火,气机阻滞,无法相资冲任,血脉不通、气血不和,卵子顺利排出受阻,进而致使患者出现不孕[10-11]。《妇科要旨·种子篇》中指出PCOS的主要病因为情志不畅。如肝郁气滞,会阻碍经络,引起不孕、月经不调等症状。现在医学也认为易怒伤肝或情志不畅,肝气郁结,阻碍疏泄,郁久化火,互结湿热,气机阻滞,冲任不调,气血不和,进而引起痤疮多毛或不孕、月经不调等[12-13]。肝气郁结是PCOS的基本病理变化,而其病理发展结果包括痰瘀交阻、肾虚等,治疗时需重视肝肾并治,加上PCOS多痰、多瘀虚实兼夹,需辅以化瘀祛痰[14]。
消囊调经汤主要由石菖蒲、半夏、茜草、桑白皮、葛根、桃仁、当归、川芎、黄芩、郁金等中药组成,功擅化痰降气、化瘀通经。方中以半夏为君药,其归肺、脾、胃经,味辛,性温,有毒,能辛散温燥毒,主入脾胃兼入肺,可起到降逆气,行水湿,祛脾胃湿痰的作用,水湿去则脾健而痰涎自消。桑白皮和石菖蒲为臣药,桑白皮归肺经,味甘,寒,能清降肺气,通调水道而利水。因此,面目肌肤浮肿,全身水肿,小便不利者用之。石菖蒲归心、胃经,味辛、苦,能起到开窍豁痰,化湿开胃,醒神益智、活血,理气,祛湿、散风等作用,与桑白皮配伍可起到清降肺气、祛湿化痰的作用。方中川芎、当归、茜草、桃仁等四味共为佐药。川芎以行气为要,当归以养血为主,均为血分之主药[15]。川芎味辛,气温,《神农本草经》记载,川芎可治妇人血闭无子。当归味辛、甘,性温,辛能散血,甘能补血,温能和血,与川芎合用可气血兼顾,互制其短而展其长,能增强行气活血、养血调经、散瘀止痛之效[16]。桃仁善治癥瘕痞块、痛经、经闭,具有润燥滑肠、破血行瘀的作用。茜草可起到活血祛瘀、凉血止血之效。《本草纲目》中记载“茜草,气温行滞,味酸入肝,而咸走血,专于行血活血。俗方治女子经水不通,以一两煎酒服之,一日即道,甚效。”黄芩、葛根、郁金共为佐使药,黄芩可起到泻火解毒,清热燥湿,善清上焦之火的作用。葛根性凉,味甘微辛,气清香,主入归脾、胃肺、膀胱经,可起到升阳透疹,发表解肌,解热生津之功效[17]。郁金善于活血止痛、清心凉血、散肝郁、凉心热。《本草备要》中记载:“郁金,行气解郁、泄血破瘀。”《本草从新》云:“郁金,能开肺金之郁。”《神农本草经》云:“郁金,主血积、下气、生肌、止血、破恶血、血淋尿血、金疮。”诸药合用可起到化瘀调经、化痰降气的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当归中富含有机酸、挥发油、维生素A、葡萄糖等成分,可起到降血压、降血脂、抑制垂体分泌PRL和LH,促进FSH分泌的作用[18]。此外,当归还具有抗炎、镇痛、抗辐射、抗菌、抗损伤,增强免疫功能,清除自由基以及抗氧化等作用。郁金中含有姜黄素、挥发油、姜黄酮等成分,能发挥促进肝细胞再生、保护肝细胞、抑制肝细胞纤维化、去脂、抗炎、止痛等作用[19-20]。挥发油和姜黄素对胆汁分泌与排泄可起到促进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对照组中医症状积分高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研究组,说明与常规西药治疗相比,对非肥胖型PCOS患者行消囊调经汤治疗在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方面效果更佳。对照组LH、PRL、T、LH/FSH高于研究组,FSH、E2低于研究组;对照组卵泡数量、卵巢体积、FI、VI、VFI高于研究组,卵泡最大直径低于研究组,说明采用消囊调经汤治疗非肥胖型PCOS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卵巢储备功能,促进卵泡发育。由此可见,消囊调经汤是治疗非肥胖型PCOS患者的良方。本研究因研究时间和经费的限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纳入样本量较小,未对患者长期随访观察,未分析两组用药安全性,未对两组胰岛素释放、糖耐量等进行研究。故后期仍需加大样本量进行多中心的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对非肥胖型PCOS患者实施消囊调经汤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卵巢储备功能,促进卵泡发育,利于卵巢排卵功能的早期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