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全平
审美教育是通过艺术手段来对学生进行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通过名著阅读的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文学知识,也能逐渐感化学生,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并帮助学生建立客观、立体的审美观念。笔者在此从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对利用文学名著阅读进行审美教育展开探讨。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在高中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习惯,让学生爱阅读、也爱审美。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新课标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名著阅读,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而很多学生因面临高考而将有限的时间分配到其它成绩提升更快的科目上,忽视了语文课外名著阅读。教师应帮助学生养成经常阅读的习惯,让学生爱上阅读名著。在培养学生的名著阅读习惯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意识到阅读名著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经常提起名著,让学生认识到名著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其中包含很多优秀的文化知识,是学习语文知识的最佳途径;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建立每天阅读的习惯,可以让学生每天阅读一个小时或者半個小时的名著,但一定要督促学生坚持。语文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能希望在短时间内快速的完成名著阅读,而应循序渐进的、有计划的实现阅读能力的提高。
此外,教师也要注意培养学生在名著阅读中进行审美的习惯,引导学生在阅读名著时对其中的文学笔法进行评价、赏析。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名著时,对阅读的部分进行点评,说说哪些部分写的好,运用了哪些巧妙的写作手法;也可以引导学生在读完一部名著后,对其进行整体性的评价,让学生说出自己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最喜欢的人物等等。当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将几部名著结合起来评价,比如让学生谈谈自己更喜欢中国四大名著中的哪一部,它与其他名著相比具备哪些突出的特点。教师应注重通过平时的严格要求与积极引导,来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高中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兴趣来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很多学生在平时不阅读名著,不仅仅是因为学生认为名著对提升学习成绩没有帮助,还因为学生不喜欢阅读作为教学内容的名著。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会选择阅读一些其他感兴趣的书籍阅读,这说明学生有阅读需求,也有阅读兴趣,但因不了解教学要求的名著而不选择名著进行阅读。教师就可以从这一点出发,了解学生的兴趣关注点,并将学生的兴趣引导到名著阅读中来。首先,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目前学生正在阅读哪些书籍,并给学生推荐一些类似的名著,让学生进行阅读。比如我在课下与学生交流时,发现学生喜欢冒险类的小说,也很喜欢近几年上映的《西游记》题材的电影,教师就可以与学生交流,告诉学生名著《西游记》中还有很多像电影中那样有趣的故事,学生在尝试阅读之后,也发现《西游记》十分有趣,而逐渐爱上了阅读名著,还让我给他们推荐类似的名著。从这可以看出,学生也会喜欢阅读名著,但他们缺乏了解名著的机会,教师则应以朋友的身份去给学生推荐这些优秀的书籍,从而引导学生走上名著阅读之路。此外,在学生阅读完名著之后,学生也会积极的与教师交流讨论其中的人物,教师可以趁机引导学生对作者文笔进行评价,从而让学生在高涨的热情中进行审美训练。
三、在名著阅读中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时进行合作。学生在遇到喜欢的事物时,会积极与其他有相同爱好的同学交流,学生在交流讨论中也会获取更多的有用信息。名著阅读也是同理,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理解名著,教师应利用学生的阅读兴趣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几个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集结起来,让学生共同阅读同一本名著,并定期分享阅读心得,展开交流讨论。比如我给几个学生推荐了《西游记》这部名著,然后让学生自行组织交流讨论,并在阅读、讨论之后向我汇报。学生在讨论时提出了很多不同、甚至完全对立的观点,比如一部分学生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而另一派学生认为:猪八戒忠勇善良、知错能改、纯朴憨厚。我在对学生点评时,给出的评语是:两种观点都是正确的,猪八戒这一人物形象兼具优点与缺点,这才是一个全面、真实的人物,大家在生活中要包容他人的不完美,赞美他人优点,如此生活才能变得更好。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向他人表达了自己的文学审美态度,也了解了他人的文学审美,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了一种包容的文学审美;学生认识到美不是绝对的,也不存在绝对的完美形象,所以学生在待人处世时也会有更加宽容的态度;学生也认识到在没有绝对完美的情况下,可以追求接近完美,也就是改掉自己的缺点,增强自己的优点,从而帮助学生建立了客观、立体的审美观。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是一个全新的观念,也是一个对学生未来发展影响极大的观念,教师可以通过名著阅读来开展审美教育。广大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学名著阅读习惯,也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名著阅读兴趣,并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审美观念。
作者通联:广东信宜市华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