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婷
我们在调查与研究中发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一教学思想认为,语文阅读中的一些素材读者只能用心揣摩与领悟,而难以用语言对其进行精准描述。然而,语文学科需要检测,这就需要学生用语言形式将自己的理解描述出来,假如无法描述的话教师就难以了解学生是否对阅读素材有正确、合理的理解,是否领悟了其中的内涵与思想。由此可见,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一指导思想具有矛盾性与不恰当性。那么,在初中语文阅读中应该怎样辩证分析“意会”与“言传”,是教师应该研究的重点问题。
一、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意会”能力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尤其重视学生对阅读素材的“意会”,只有这样才能满足语文课程教学需求。新课改理念指出,初中语文是一门集合人文性与工具性为一体的学科,是传播文化现象的载体,其所蕴含的人文性需要学生可领会到蕴含在阅读素材中的人文精神,其和学生的能力与知识之间并无直接关系,需要学生感悟与体验作者渗透到作品中的精神与思想。当前,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十分重视学生的写作与说话能力,而不重视其意会能力,该教学方式具有较大弊端,不能满足新课改的新要求。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一语文教材下册《陋室铭》一文时,教师就可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指导学生对关键文言字词做解析;接着翻译课文与句子;最后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師用抢答方式组织教学过程,营造出了积极的课堂气氛,貌似教学效果也很好。但是,通过细致研究我们发现,课堂虽然十分热闹,大多数学生也都参与了教学活动,然而教学内容仅仅停留在阅读课文的表层,学生难以感知作者的情感与思想,从而无法体会到作者安贫乐道的思想,最终也不能借助这一思想构建健全的人格。
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在确保学生对课文字词等基础知识有一定了解之后,应引导学生深度感悟课文中蕴含的丰富情感与思想,以便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目的,从而真正做到“意会”。
二、在阅读中优化学生的“言传”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些学生因为语言匮乏,在回答问题的时候经常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针对这一情况,学生的解释为“其实我明白课文的意思,但是就是不知道怎么说”“我不是想表达这意思,但是也不知道怎么说出来”等。其实,这都是学生不具备良好表达能力的表现,因此才不能精准、恰当地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随着新课改的快速推进,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都十分重视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虽然这一教学气氛具有很多优势,但是教师在营造气氛方面还存在较多误区,造成语文阅读教学失去了学科本色,变成了以演小品、跳舞、唱歌等表演类活动为主。从表面上来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十分热闹,然而实际上不利于学生语言表达水平的提高,也就制约了学生“言传”能力的优化。
基于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将语言训练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努力为学生提供书面表达与口头表达的机会,使得他们在大量的训练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言传”能力。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初一上册《济南的冬天》这篇阅读课文的时候,教师在确保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小组中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自己家乡的冬天与济南的冬天有什么异同,并以“我家乡的冬天”为题写一篇作文。只有这样才能将阅读教学与口语交际、写作教学结合在一起,才能推动学生“言传”能力的快速提升。
三、在阅读的“意会”与“言传”间搭建桥梁
从某个意义上来讲,没有“意会”,“言传”也会显得苍白;没有“言传”,语言的意义就失去了传播的载体。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将“意会”与“言传”有机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学生语文素养及语用能力的明显提高。这就需要教师主动探究将“意会”与“言传”连接在一起的“桥梁”。
具体来讲,教师可尝试做好以下几点:
引导学生借助阅读方式将课文的“言”还原成“意”。课文本来就是作者将自己要表达的意思用语言展示了出来,接着传达给了读者。读者阅读作品的过程,其实就是把语言还原成意思的过程,从而明确作者的情感与思想。
引导学生借助教师“言传”的方式“意会”课文内容。针对课文理解难度大、内涵深刻的课文,语文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与点拨,给学生提供“言传”转变为“意会”的桥梁,使得学生都能精准而快速地理解课文,从而全面领悟其中的“意”。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意会”课文内涵及思想,接着用语言恰当描述出来,以便推动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
总之,“意会”与“言传”是初中生应该具备的两种基本的、重要的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教授的同时,还应加大对学生“言传”“意会”能力的提升,借助一定的训练活动,促使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人文素养的优化,最终顺利构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
作者通联:南京市科利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