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特有少数民族传统农具研究

2018-10-09 03:26杨雪梅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13期
关键词:自然环境特点

杨雪梅

摘 要: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有15个,分别为哈尼族、傣族、基诺族、布朗族、佤族、拉祜族、德昂族、景颇族、阿昌族、白族、普米族、纳西族、傈僳族、怒族、独龙族。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即立体分布,依据地形、地貌呈一定的规律。傣族分布在河谷地帶,白族、纳西族主要聚居在坝区,哈尼族、拉祜族、佤族、景颇族、基诺族居住在半山区,傈僳族、怒族、独龙族、普米族、德昂族、布朗族、阿昌族居住在高山区。这些民族根据地理环境不同,会发展不同的农业类型。文章通过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农具的研究来分析云南特有的15个少数民族传统农具的发展特点。

关键词:特有少数民族;传统农具;特点;自然环境

1 传统农具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农具的发展从石制到木制、竹制,最后到铁制。在功能上,传统农具分耕地、整地、播种、灌溉、收获、运输和脱粒等工具。

胡泽学在《中国传统农具陈列内容与形式设计解析》一文中指出,中国传统农具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传统农具多就地取材,质地多为竹、木等,部分为竹、木、铁的复合质材料,多是从竹子、松木等植物上直接砍下而制成。在制作时,常依照原来的形状而制。云南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竹木锄一类农具,将松木或柳木等的枝条直接从树上砍下,保持其原来的形状制成简易的农具。例如,独龙族的木锄,木锄通体呈“丫”形,这就是保持其原来的样子制成的农具。二是传统农具的尺寸不一,在尺寸上没有统一的规定,各民族根据自身的需要设计大小不一的农具。三是传统农具在形制上不统一,这也是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关,如锄具的叶部分有方的、圆的、条形的等形状[1]。

传统农具的分类有时代分类法、质地分类法和功能分类法。传统农具的分类常用功能分类法。功能分类法是以文物的用途为标准,对文物进行分类的方法。按功能对文物进行分类,不受文物年代和质地的限制,把不同时代、不同质地、功能相同的文物划归为一类[2]。依据功能分类法,可以将农具分为耕地整地工具、播种移栽工具、中耕除草工具、灌溉工具、收获工具、运输工具、脱粒工具、储存工具[3]。依据功能分类法,云南特有少数民族的传统农具还存在一器多用的现象。

1.1 耕地整地工具

对土地进行翻土平整是进行农业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有些少数民族采用牛耕来平整土地,有些民族则用锄头来把土地整平,有些民族用砍刀砍下树枝等杂物然后火烧再用锄头来平整土地(图1、图2)。

1.2 播种移栽工具

土地经过平整之后,就可以栽种农作物。播种时大多数少数民族使用锄头之类的工具,还有个别民族使用的播种工具有别于其他少数民族。播种的方式主要有撒播和点播,其中最有特色的播种工具是布朗族所使用的竹木尖棒和点播工具(图3)。尖木棒是比较古老的播种农具,是新中国成立前布朗族经常使用的播种工具。有的村寨直接用竹(木)棒削尖顶端而成,用秃后再削尖;有的村寨是用一种坚硬的一尺多长的细竹竿削成矛头状,再将其尾部绑在长棒上使用。后来,不少村寨在竹木尖棒的前段安上铁制戳铲——“昂各落”[4]。使用尖木棒来播种的还有独龙族和佤族,他们的尖木棒在尺寸上有区分,独龙族的尖木棒长1米左右,佤族的尖木棒长2米左右。尖木棒是站着使用的[5]。

云南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各少数民族不同的播种农具:山地民族普遍采用点播棒一类点播工具,这类播种工具较为短小,方便人们使用;而坝区的少数民族普遍使用锄来播种;有些少数民族采用撒播的方式,再用工具将种子掩埋。

1.3 中耕除草工具

除草关系农作物成长的好坏,相应的也有一套除草工具。云南少数民族所使用的除草工具多为锄类,但也有一些少数民族使用独具特色的除草工具。这些除草工具形制独特,且兼有实用功能,如弯形除草工具、景颇族奇特的除草工具。

拉祜族的弯形除草器柄为木制,一端套弯形铁制小锄,锄头呈梯形[6](图4)。

据资料记载,景颇族的除草器没有一个确切的名字,统称为除草器。以竹片烘折成三角形,配以一柄(图5)。使用时手握柄,用横条刮草。这种除草器适用于山区田地[7]。

1.4 灌溉工具

针对不同地理环境和农作物,中国古代有丰富多彩的灌溉工具和灌溉技术。云南少数民族的灌溉体系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靠自然降水;二是靠自然河流的灌溉;三是人工修筑灌溉设施。云南少数民族依据不同的地理环境修筑不同的水渠和水槽等灌溉设施。

明清时期云南地区灌溉技术有所发展,广泛修筑水利工程,开挖沟渠,灌溉农田。云南少数民族利用周边的江河,改进灌溉技术,以促进农作物生长。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大多使用水车、龙骨车、渡槽等一类灌溉工具,这些灌溉工具至今仍在流传使用。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根据地理条件和自然条件,发明了一些独具特色的灌溉工具,如傣族所使用的分水器。傣族的分水器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为木制的配水量具,也可将其称之为竹筒塞;另一部分则为配合水量的标准输水管道,为竹筒所制,将输水管道没于渠底下,但离渠底还有一定的高度,防止淤塞(图6)。图中的分水器上有一些纹饰,纹饰像是傣文,鉴于不认识傣文,因此在画图的过程中就只对分水器的形制进行简单的勾画。利用配水量具和输水管道组合分配水量,傣族分水器很好地解决了从水渠到水田的分水和灌溉问题[8]。

1.5 收获与脱粒工具

农作物成熟后就需要收获,一些谷物收获后还要进行脱粒处理,如玉米、小麦等农作物要进行脱粒。云南少数民族的收获工具是镰刀,但各民族的镰刀在形制上还是有一些区分的,最具特色的是傣族和布朗族所使用的带齿镰刀。新中国成立以前,镰刀一般从外地买进,后来当地工匠初步学会了打制镰刀的技术即自己生产。带齿镰刀的形状与内地基本相同,每把重一二两[9]。除镰刀外,云南的傣族也擅长用刀来收获粮食。例如,西双版纳的傣族和布朗族种植橡胶作物,收割橡胶使用的工具是割刀。割刀形体短小,轻巧灵活,人们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

把农作物收割回来,需要对农作物进行脱粒处理,脱粒后的谷物方便储存。起初人们徒手或用脚来进行脱粒,但发现这样比较费时,后来就产生了一系列的脱粒工具。云南少数民族根据不同的谷物使用不同的脱粒工具。谷物脱粒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用棍棒等工具敲打谷物的穗头;另一种是以谷物穗頭去敲打板槽等工具。从现存的各民族的传统脱粒工具来看,前一种工具多为傣族的竹质“7”形打谷棍、白族所使用的连枷以及傈僳族的单棒;后一种工具有傣族的方槽形的木制谷架、梯形竹木制谷架、哈尼族的长条形打谷船等。将穗头打下来之后,利用风力和筛子、簸箕等工具将谷物和砂等分离[10](图7)。

1.6 运输工具

谷物收获完成后,要将谷物运回家里,常用的运输方式有人驮和牲畜运输。云南少数民族常用的背具是背箩,各民族的背箩在形制上还有些区别,主要体现在大小不一。傣族的背箩做工精细,多为竹制。运输工具有马车、牛车等。

1.7 储存工具

储存工具的作用是保护谷物,以防谷物遭鼠类动物咬,故储存谷物的工具要坚硬。云南少数民族的储存工具大多为仓房和谷囤。根据云南民族博物馆的收藏,佤族的储存工具多为仓房,哈尼族的储存工具是谷囤[11]。

2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传统农具的使用情况

云南少数民族生产工具的形制与地理环境存在紧密的联系。下面根据云南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来对其传统农具进行概述,侧重点在于列举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所使用的农具种类以及各民族使用的典型农具。主要从少数民族的角度来阐述所使用的农具种类,没有从区域上对其概述,对其功能、使用不再详细赘述。

2.1 傣族的传统农业生产工具

云南的傣族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德宏、保山、临沧、普洱、玉溪等州市,分布广泛。保山的傣族,新中国成立前农业生产工具单一,耕田用牛,脱粒用木攒斗,农具有铁制的犁锄和木制的耙,耕作粗放,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12]。脱粒工具种类丰富,如木攒斗和甩壳扇等。傣族地区的农具大多为竹木制,这与其所在的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耕地整地工具有锄、犁、木耖。木耖用来疏通田中的泥,耖像耙,齿更长,用来碎土平田,是在耕、耙之后将土地敲得更碎的工具[13]。耖是傣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常用的碎土农具。傣族灌溉工具相异于其他民族,如分水器、竹制的渡槽是其他民族所没有的。傣族的收获加工工具也丰富,主要有镰刀、芟刀一类,脱粒用打谷棍、扇。打谷棍的形制丰富,扇是傣族、哈尼族等民族的扬净谷粒的工具。脱粒常用打谷棍,力气大的男子则直接用双手拎起往地上敲打,直至谷物从杆上脱下。搬运工具则为竹背箩,也有用黄牛驮回家的。储存谷物的工具是大竹篓,有些人家还自己盖有仓房[14]。傣族主要发展耕作农业。

2.2 白族的传统农业生产工具

白族在云南分布广泛,大理地区白族的农耕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据考古发现,最迟在距今4000年前,白族就已经种植水稻,这是白族最原始的农业[15]。大理地区白族使用的传统农具有铁锄、镰刀、铁三齿耙、铁犁、连枷(图8)、木耙等,农具有铁制和木制的。大理地区白族典型的生产工具是三角形尖叶形锄,三角形尖叶形锄是有别于其他少数民族的生产工具。

2.3 纳西族的传统农业生产工具

云南纳西族主要分布在丽江市和迪庆。迪庆的纳西族在唐以前生产力比较低;到了明代,广泛发展农业,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开始使用二牛抬杠犁。清代以前纳西族的生产工具大多为木制,改土归流后铁制生产工具代替了木制生产工具,普遍使用耕牛。20世纪90年代后,大多数纳西族人沿袭牛耕的耕作方法,还是采用二牛抬杠犁或一牛拉犁,只有少数地区的纳西族使用现代机械化的耕作方式[16]。

摩梭人是纳西族的一个支系。泸沽湖畔的摩梭人有多种农业生产工具。摩梭人主要使用木制农具,有两种犁,即二牛抬杠犁和曲辕犁。从垦荒工具到收获加工工具,摩梭人的农业生产工具都是比较齐全的。垦荒工具主要有铁斧、砍刀、挖锄三种。平地农具主要有木锤和方耙。木锤是在一根木柄上安装一个尖头或平头木锤,是碎土、平土的农具。方耙是在长方形木框上安装五排带齿横木,由一牛牵引。木榔头是碎土工具。播种工具主要是锄,有撒播和点播两种播种方式。中耕除草工具主要有薅锄和马鹿锄。收获加工农具种类比较多,主要有镰刀、荞棍、连枷等农具,荞棍主要用来打荞子和玉米用,荞棍由一根木棍组成[17]。

2.4 布朗族的传统农业生产工具

西双版纳和澜沧县的布朗族普遍使用木制农具,还有小型的铁制农具。这一地区的农具有长刀、斧头、砍刀、锄头、带齿镰刀、竹木尖棒、弯木棍、笋壳扇等(图9)。两个地区的布朗族主要发展刀耕火种农业,所以普遍使用长刀和斧头一类农具。临沧、思茅和保山地区的布朗族仅少部分地区发展刀耕火种农业,大多数地区已普遍采用锄耕和犁耕。这一地区主要使用铁制农具和部分木制农具,农具有铁犁、锄、斧头、长刀、掼槽[18]。这一带耕作方式比较精细,农具种类较多。此外,布朗族还发展狩猎和渔猎经济作为辅助性的经济。布朗族在不同地区农具上的差异,一方面是受所处的地理环境影响,另一方面是可能存在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2.5 哈尼族的传统农业生产工具

哈尼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的南部,在元江和澜沧江之间,聚居于红河、江城、墨江及新平、镇沅等县。哈尼族主要发展梯田,普遍使用的农具有犁、耙、锄、砍刀、弯刀、锯镰、镰刀、铁锤、铁撬杆、括板、麻袋、背箩等[19]。其中尤以碎土工具耙的形制多样,从施力方面来区分,可以将其分为单牛手耙、单牛脚耙和双牛脚耙,这几种耙配合人力和畜力进行碎土,此外还有梯形小方耙和多齿耙[20]。

2.6 拉祜族的传统农业生产工具

拉祜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的澜沧江流域的思茅、临沧两地,相邻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及玉溪地区也有分布。拉祜族主要发展农业,还发展狩猎经济。拉祜族的农具大多从周边的傣族和汉族地区输入,镰、锄、刀、斧等金属工具多从其他民族地区传入,拉祜族自己的农具大多为木制的,如竹刀、挖土碎土和除草用的木锄或竹手铲、点种用的木矛[21]。拉祜族的除草工具不同于其他民族,拉祜族除草用弯形除草器。拉祜族也像哈尼族、傣族等民族一样扬净谷粒通常用扬谷扇。

2.7 佤族的传统农业生产工具

云南的佤族主要分布在西盟、沧源等地,保山也有一些佤族。保山佤族的农具有长刀、砍刀、斧子、镰刀、小锄、条锄、板锄、钉耙、矛、铲、刮刀、犁头、木钉耙、耙等。佤族的田分为水田和旱田,犁和耙是佤族主要的农具[22]。农具有铁制和木制的,发展以砍刀、斧子为代表的刀耕火种农业和以锄、犁等为代表的精耕细作农业。佤族不擅冶铁,多数铁制农具是从周边民族交换而来或是向他们学习先进的冶铁技术,如犁和板锄等是从其他民族交换得来。他们通常跟其他的少数民族进行贸易或进行文化上的交流。

2.8 景颇族的传统农业生产工具

景颇族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州、德宏州,少部分在保山等地区。19世纪末,保山的景颇族主要发展刀耕火种农业,农具有木犁和木耙,耙用来脱粒[23],铁锄、铁犁、铁镰刀等农具是从周边的汉族和阿昌族传入[24]。景颇族还有原始的骨制农具,如德宏州景颇族的竹柄骨铲等农具。景颇族的旱地主要发展刀耕火种农业,用锄挖洞点种,或用小尖嘴锄在灰烬上挖穴点种,一边挖穴一边点种。刀耕火种的方式导致谷物产量低而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现今发展为犁耕地。犁田时用一头牛驾在犁前,人在后面掌犁。犁过一次之后有的地方需要再耙一次,一般是两犁两耙,之后栽秧、除草等。一般收获之后就地打谷,将谷物在田地间堆成堆,再用连枷等工具进行脱粒[25]。

2.9 基诺族的传统农业生产工具

基诺族聚居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农具有斧、砍刀、弯刀、镰刀、小铲、小手锄、小点锄(图10)[26]。基诺族的锄设计短小,方便使用,小手锄用来挖地。基诺族的犁跟内地相比,形制要相对小,呈三角形。基诺族还有自身特有的农具,如小剁铲,形制像方铲,刃部较宽,柄部较窄,再装上长棍。小剁铲主要用来点种玉米、荞一类农作物。基诺族还普遍使用点种棒一类工具来播种。基诺族的打谷棍为木制,形制如“7”,主要用来对谷物、荞一类农作物进行脱粒[27]。基诺族在新中国成立前发展刀耕火种的农业,此外还发展狩猎经济。

2.10 傈僳族的传统农业生产工具

云南的傈僳族主要分布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其余的散居在丽江、德宏、保山、大理、楚雄、迪庆等地区。保山地区的傈僳族主要分布在大山之间,以农业为主,兼营狩猎经济和渔猎经济来维持生活。傈僳族在新中国建立之前普遍使用牛耕技术和铁制农具。但因牛、铁制的农具数量比较少,而辅以木、竹等材质制成的农具。铁制农具有小铁锄、小铁犁、砍刀、镰刀、斧头等,竹木农具有木棍、木钩锄等。木棍用来点种,点种的播种方法比较原始。保山地区的傈僳族依据耕地类型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农业生产工具[28],该族的农业生产工具比较短小。傈僳族常用的农业生产工具主要有犁、锄、斧,传统农具比较原始[29]。

2.11 怒族的传统农业生产工具

怒族主要分布在怒江和迪庆地区,从事山地农业。怒族在新中国成立前农业发展缓慢,农业生产工具种类较单一。新中国成立前发展刀耕火种农业,农业生产工具以刀、斧和点种棍为主。这一时期的农具以木制的为主,以刀和点种棍为主,没有锄,直到后来才有木锄。木锄就地取材,形制单一。在新中国成立前主要使用条锄、板锄一类锄具。犁耕晚于锄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犁。新中国成立前没有中耕除草工具,一般用手拔。普遍用镰刀来收获农作物。脱粒工具单一,使用木棍脱粒或用脚搓[30]。

2.12 独龙族的传统农业生产工具

独龙族主要分布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和维西县。新中国成立初期,独龙族还处在原始公社时期,生产工具较原始,普遍使用砍刀、小铁锄、斧头一类生产工具,一些木制工具至今还在使用[31]。以刀和斧为主要的生产工具,也有一部分竹木制的生产工具。翻土用木锹,除草用木锄,覆土用木耙,播种谷物用点种竿,收获用镰刀[32](图11)。怒江地区的独龙族除了发展农业经济之外,还发展采集渔猎经济和狩猎经济。

2.13 普米族的传统农业生产工具

普米族主要分布在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宁蒗彝族自治县、丽江、维西、永胜等地。普米族的农业生产工具有犁、斧、刀、镰、耙等,以农业经济为主,同时也发展狩猎经济和采集经济。宁蒗普米族常用的农业生产工具有犁、锄、刀、镰刀、斧子等,农业生产工具的划分比较细。犁有二牛抬杠犁和单牛犁,二牛抬杠犁在农业活动中应用较频繁,单牛犁用在土质疏松的地方;锄从功能上分板锄和条锄,条锄用来挖地,板锄用来除草,从形式上又可以分为月牙锄、水锄、尖嘴锄等,锄具形式多样,分工明确;刀又可分长刀、弯刀、尖刀。常用的脫粒工具是连枷。普米族的铁制工具大多是从周边的少数民族交换而来,木制工具多为自己制作[33]。

2.14 阿昌族的传统农业生产工具

云南的阿昌族主要分布在德宏,少数分布在保山地区。保山市境内的阿昌族居住在临近龙川江流域内,该地区水资源丰富,光、温度、水条件比较好,适合各种农作物的生长。阿昌族有一个由游牧走向农业定居的过程。明清时期已大量使用铁制农具。铁制农具的大量使用促进了耕田技术。保山地区的阿昌族主要发展稻作农业,相对应的农具有犁、耙、板锄、条锄、长刀、砍刀、钉耙、斧头、镰刀、板镰刀、木耙、掼斗等[34]。阿昌族的农业生产技术在较早时期就受周边傣族、汉族等民族的影响,农业生产发展水平比较高。

2.15 德昂族的传统农业生产工具

云南的德昂族主要分布在德宏、保山、临沧等地区,保山地区德昂族的农业经济以种植业为主,以种植旱谷、水稻、玉米为主。德昂族的农业生产工具有铁犁、耙、锄头、砍刀、斧头、带齿镰刀、镰刀、挑箩、装谷箩。农业生产工具有铁制的,也有木制的[35]。此外,保山地区的德昂族还发展采集渔猎经济和狩猎经济。

3 结语

从各民族传统农具的使用情况来看,斧、刀一类常见于一些刀耕火种的民族,且这些工具的用途多样,不仅作为农业生产工具,而且还可以作为狩猎工具和武器。锄、犁是大多民族所使用的耕地工具,但它们在形制上因各民族而异。此外,还有一些典型的整地工具,如纳西族使用的木榔头。在播种环节,锄是常见的工具,也有一些独特的工具,如布朗族、基诺族等民族的点播棒一类。在灌溉方面,各民族所使用的灌溉工具相差无几。在收获加工环节,收割工具主体是镰,但镰的形制也是千差万别,其中尤以壮族的折叠镰和手镰最具特色。各民族所使用的运输和储存工具几乎是牛车、马车、仓房、谷囤等。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传统农具各不相同,一方面是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影响分不开,另一方面是与当地的人文环境有关。通过以上分析,让我们对云南特有少数民族传统农具有一个清晰直观的认识。

参考文献

[1]胡泽学.中国传统农具陈列内容与形式设计解析[J].古今农业,2009(3).

[2]吴诗池.文物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3]资料来源于中国农业博物馆“传统农具”展厅.

[4][9][18][25]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暨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云南特有民族百年实录:布朗族[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0.

[5]宋兆麟.我国的原始农具[J].农业考古,1986(1):127.

[6][7][20]宋兆麟,高可,张建新.中国民族民俗文物辞典[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8]李伯川. 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传统水利灌溉技术体系研究[J].古今农业,2008(3):44-45.

[10]普卫华.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科技文物[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

[11]资料来源于云南省民族博物馆“传统生产生活技术”展厅.

[12][22][23][28][34][35]保山市民族宗教事务局.保山市少数民族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

[13]王强,李安娜.深耕易耨——云南红河传统农具哈尼族耖耙设计研究[J].装饰,2015(1):80.

[14]何少林,白云.中国傣族[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

[15]陈丹,秦莹,李昶罕.大理白族地区耕作方式的现代变迁——以大理市喜洲镇邑村为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2):32.

[16][29]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志[M].香格里拉: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2001.

[17]宋兆麟.泸沽湖畔摩梭人的农业[J].农业考古,1982(1):115-117.

[19]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红河哈尼族文化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

[21]《拉祜族簡史》编写组.拉祜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24]李根蟠,卢勋.从景颇族看原始农业的起源与发展[J].农业考古,1982(1):108.

[26]《基诺族简史》编写组.基诺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27]王军.基诺族的刀耕火种,农业考古,1984(1):281.

[30]李根蟠,卢勋.怒族解放前农业生产中的几个问题[J].农业考古,1983(1):164-166.

[31]杨将领.中国独龙族[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

[32]袁国友.论云南地区的原始农业[J].学术探索,2016(5):121.

[33]普米族调查组.云南民族村寨调查:普米族——宁蒗永宁乡落水村[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自然环境特点
自然游戏环境在幼儿园中的价值和创设
环境教育与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向
承德围场投资环境分析
幼儿园在自然环境下开展游戏的探讨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