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 静
(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2)
在地理位置上,中国和韩国是比较临近的国家,且都处于亚洲东部。千百年来,两国无论是在经济,还是在文化上都有密切的联系。因为受到佛教和儒教思想的影响,两国人民在教育和文化上有许多相似之处,特别是在语言方面,关联密切。中国和韩国同属于“汉字文化圈”,韩国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一直以汉语为官方语言,所以有些问题可以通过和汉语的对比,来分析韩国话语与主语的关系[1]。
韩语话题在句法上的使用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第一,话题位于首句;第二,话题与谓语没有一致关系;第三,话题必然带有话题标记。另外,在语义上,韩语话题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话题代表旧信息,二是话题代表“注意中心”[2]。
由于韩语的语序比较自由,通常情况下句法成分没有固定的位置,而是依据句法结构的变化来确定位置。例如:
通常情况下,人们认为话题和主语是相同的,在一定情况下可以互相替换使用,这种观点通过主语的概念就可以得到证实,“在汉语里,主语、谓语当作话题和说明来看待比较合适”,可见主语是话题、谓语是说明。但笔者认为,话题和主语既有相同之处,也有所不同,不同在于主语属于句法层面的概念,然而话题属于表达层面的概念。汉语是重表达不重句法的语言,主语可以充当话题,且句法中的其他成分也可以充当,这种话题叫作成分话题;还有一种是独立话题,这种话题不在句法成分中[4]。
第一,话题的形式特点:话题组成的部分,一般情况在句子的开头;从句中不能含有话题的成分;以“是”为标记的话题成分不能被标识;疑问句不能对话题成分进行提问。
第二,话题的语义特点:话题所表示的内容是已经知道的消息;话题所指引的东西都是有规律的。
第三,主语的形式特点:主语所呈现的方式完全可用于两个方面,一是从句,二是句子;疑问句能对主语成分进行提问;主语可以当作中心焦点。
第四,主语的语义特点:作为行为动作的实施者;性质的主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判断一句话是话题结构还是主语结构的首要条件就是它们能不能进入从句层面。
话题与主语另一个不同之处在于是否可以当作中心焦点,要具备中心焦点功能有两种措施,一是疑问词语,二是通过动词演化来的“是”。假如一句话中含有疑问词语,那么只有这个疑问代词才具备中心焦点的功能。例如:
(6)是谁那天使用毛巾把电风扇擦干净的?
谁是那天使用毛巾把电风扇擦干净的?
若句子为“他是昨天使用毛巾把电风扇擦干净的”,没有使用疑问词语,所以这句话中的每个组成部分都有可能成为中心焦点。还有学者认为,使用疑问词语和“是”两项指标来对句子中的主语和话题进行确定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全面的,认为例句中的话题在语法中并不能作为一个独立成分,不能作为同一种情况来谈论。例如:
(7)她读完了《三国演义》。(谁读完了《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她读完了。(什么她读完了?)
(8)在客厅中,爸爸看电视,我看手机。(在哪儿,爸爸看电视,我看手机?)
在例(7)中,没有标记主语,第一句话中的“她”既可以当作主语,还可以当作话题。第二句话中,《三国演义》则同时具备标记主语和标记话题的功能。例(8)“在客厅中”是状语的成分,它是作为话题成分而不是主语成分。
人们普遍认为韩语中的话题和主语有非常显著的区别,但在实际生活当中,人们或多或少地会遇到难以用韩语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等问题。
例(10)中的第2句话是不符合思维逻辑的,这是由于韩语语法与汉语语法不同造成的结果,相当于从另一个角度来阐述话题的成分不能作为从句出现的原因。例如:
在例(16)的第二句话中添加了一些成分以后,整个句子变得更加顺畅,同时在句子意思上也产生了细微的变化。
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得知,人们对汉语语法中的话题和主语有不同观点,而且存在很大的分歧。相对于韩语来说,汉语的话题非常明确,句子的形式结构条理非常清晰,而韩语的结构形式是“话题—陈述”方式,有相当多的韩语语法是不能解释的,唯有使用“话题—陈述”方式才能解决相关问题。本文并没有对韩语标记进行详细地归类,在实际应用时,韩语中的多个助词都有标记话题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