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朝霞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福州 350000)
故事讲述是一门独特的语言艺术,具有特殊的表达规律。它是一个再认知、再体验、再创造的过程,以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为传播媒介,直接诉诸于人的听觉和视觉。雅各布森说过:“人类社会中最社会化、最丰富和最贴切的符号系统是以视觉和听觉为基础的。”[1]故事讲述展现了视听结合的综合传播优势,把静止的画面变为真实具体的情感,为受众提供了视觉的真实性和现场感,可使受众在视觉听觉的双重体悟中更直观、鲜明地感受到文字语言的形象性,充分满足了受众的期待视野。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了发展儿童语言、培养语感、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具体要求。如何实现这些目标要求,依赖于教师自身的语言艺术个体风格和语感塑造能力。讲故事是学前教育专业口语表达实践的重要环节,可从语言艺术层面培养学生的有声语言能力,使学生获得今后从事幼儿园教育所需要的口语表达基本素养。本文将探讨语言的表演性规律和儿童语言艺术教育视域下讲故事技能的规范性与艺术性,以期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口语表达实践提供具有实用性与可操作性的借鉴。
讲故事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语言艺术,表达主体要跳出书面化的语言,赋予有声语言主观的、灵动的情绪色彩,在全局观和动态观的表演语境中,进入“讲述人”的角色,追求语言的讲述感与交流感,展现有声语言的魅力。
故事讲述有其独特的创作规律,多样式多层级的声音源于文本的结构层次,层次间的递进与变化造就了语言的推进与流动,使用声主次分明,丰富了语言的听觉层次。《煎饼帽子》的故事在起、承、转、合间把主人公迈克观看妈妈摊煎饼,以及尝试、失败、成功的生活场景展现得情趣盎然,讲述的层次也清晰可见,避免了用声上的均衡用力。多数故事的开头通常都是介绍人物及活动场景,讲述者应娓娓道来,在平稳清晰的语流中呈现连续的画面,如讲述《灰灰先生》,应像播放卡通片,用适度夸张的语调塑造一个不讲卫生的形象。讲述饱含诗意的《我的感觉和你一样》时,可揣摩儿童的视角和心理,以明朗的声音诠释纯粹的生命的欢欣。
讲述时要注意人物语言与叙述语言的“跳进跳出”,即从叙述语言到人物语言的变化要迅速,人物的感觉、性格特征、语调等要做到“招之即来”,这就是“跳进去”,而人物的语言结束后,要即刻恢复讲述者的叙述语言,这就是“跳出来”。不着痕迹的“跳进跳出”能增强讲述的画面感和表演性。
表达主体与受众的交流是自然的。首先,体现在声音特质上。讲述时要运用自然声区——中声区,在听得见的前提下,尽量松弛不喊叫,因为大力度、大音量易使音色失去弹性和饱和度;使用富有生命温度和积极色彩的“暖声”,“愉快的温暖的发声是日常播音时基本的声音色调,它可以使声音明朗、柔和,当内在感情发生变化时,声音色彩容易随之变化”[2],这一富含真情实感的声音样态更易进入受众内心产生共鸣。其次,体现在身份感和对象感上。表达主体既可以是本真的“我”的表现,也可以是虚构的“我”的演绎,讲述时要不断变换角色语言来和受众间接交流。
故事讲述的口语化特征并不意味着不需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是表达的自然流露,能使语言呈现规整和富于变化的形态。如讲述《跳蚤》,要语气温和、语速适中,尤其要把握好重音,以避免平淡寡味。
从前,有个大跳蚤,不知怎么跑到了黄牛的鼻子尖上。它轻轻地抖动了一下后腿,又用前腿擦了擦嘴唇,然后郑重地宣布:“我确信,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比我更大的动物了!”
正巧一只小蜜蜂从它身边飞过,连忙说:“哟,我的小乖乖,你也不看看,你是站在什么地方?”
“嗯?嗯……嗯!从我这个方面来看,这是一座高山呐。”
人越是无知,越是自命不凡。
——《跳蚤》
又如故事《书本里的蚂蚁》,讲述了一只偶然被夹进书本里的蚂蚁成了会走路的字,于是故事书每天都有新的故事。这是一篇画面感明晰的童话,因而讲述要关注视觉感受的层次,在情节的逐层铺展中设计声音的强弱高低。同时,为达到诗意化的文字效果,可适宜采用清丽的叙述基调创设美好的艺术效果。
此外,拟声也是一项常见的讲述技巧,通过模拟各种声响描摹丰富的情景,为整体表达增添趣味性和卡通感。
人物音色造型是故事讲述的核心,其创造要义是以清晰的、有弹性的、有透度的、富有美感、个性的能引起视觉与听觉回味的声音质感,还原文字的内涵,塑造角色形象,形成有声语言独特的声音气质。
对形象的理解要准确,其性格特征、外形特征、在作品中的行为以及与其他形象的关系等都要考虑在内。如《猴吃西瓜》里不懂装懂的猴王、倚老卖老的老猴、教条主义的短尾巴猴、口无遮拦的小猴,可分别将其设计为具有“威严感”“苍老感”“油滑感”“活泼感”的声音形象。《猜猜我有多爱你》里小兔子的“稚嫩感”和大兔子的“慈爱感”,《乌鸦和猪的谅解》里乌鸦的“沙哑感”和猪的“浑浊感”,由此延伸出通用型角色形象定位,如狐狸的“尖利感”、狗熊的“笨拙感”、青蛙的“跳动感”,正面形象的“沉稳感”、反面形象的“生硬感”,等等。定位角色声音进行描摹应有逻辑依据,只有如此,才能完美有效传达个性特征。
当然,在角色的定位上要避免类型化、模式化,应做到形象化、性格化、个性化。
通过语言的声音塑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气质倾向的形象,我们可以把它叫做声音形象。[3]人的声音形象是可塑的,把声音融入角色,声音就有了可变性、多面性,不同角色的声音形象就具有了识别度和区分度,这就是“定调”,即是运用声区、气息、共鸣、咬字等各种语言技巧为声音化妆,来满足不同的形象要求。如讲述《渔夫的故事》时为突出魔鬼狰狞的特征,可在喉头处用力拉扯声带突出沙哑感,而渔夫的声音则可略带颤抖,以不稳的气息,突出惊恐感。民间故事《赏锅》里的包公是一个刚正不阿的人物形象,传达其声音形象需使胸腔达成共鸣,使后声区着力,并加大咬字的颗粒感,显现威严感,而对于文中的反面人物,则应极尽创造之能事,以鼻腔共鸣和忽高忽低的语势游走在正派与反派之间。
有声语言创作最根本的规律就是个性纷呈,应通过专业、科学的训练,剖析语言动态变化中的个性特质和内在张力,避免简单的模仿,以达到人物音色造型的神似。
现如今,在国内的各大语言赛事诸如“夏青杯”“曹灿杯”“孙敬修杯”中,讲故事已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如何提升其舞台造型的品质是值得语言教育者深入探讨的。笔者认为,讲故事艺术舞台造型的核心是内涵真实感与写意化,即质与形的统一。
朗诵、演讲等语言艺术都有各自的“味儿”,如朗诵激情洋溢,仪式感强,而讲故事较之于其他语言艺术则显得亲切平和,自然度高,借助表演讲求的真听、真看、真感觉,所有的声音表现都必须合情合理不需刻意修饰,舞台造型分寸也应得当,且富有美感,兼具可听可视性的传达效果。
有人说,情感传播于颜面者为哭为笑等;传播于各肢体者为舞为蹈等;传播于喉舌齿唇者为语言。三者是完整连贯的生理、心理反应中的三个方面。表演的真实源自生活的、艺术的真实,是情感自然而然的流露,任何自我陶醉式、固定腔调式的僵化生涩的表达状态皆不可取。
配音大师孙悦斌关于声音表现力的著述值得借鉴,认为“表现力,是基于‘人’的,无论什么样的语言形式,都是在说人的语言、人的话语,是以人工整度为核心的。即使围绕着人的语言派生而出的所有技巧、所有表达方式、所有情绪化的处理都是对的,一旦语言背离了‘人’,它的一切表现、一切技巧、一切让人听上去很漂亮的音符和美妙的声音,也都是错的”[4],这里提到的“错的”实为不规范不可取。
讲故事要说人话,要变静态的文字和思想为动态的立体画面,变角色为自我,变表演为生活,把声音、思想与形象相融合,形成富有真实的现场感,越真实越有感染力。如故事《恐龙妈妈藏蛋》,恐龙妈妈太珍爱这枚宝贝蛋了,她左思右想、左藏右藏,情节的趣味性不断增强。讲述主体要借助恐龙妈妈的内心独白,展现恐龙妈妈在忙忙乱乱的藏蛋中所发生的心理变化,使内在语因显得丰富而有层次。即讲述者要善于利用这些情感变化的支点,用声音贴合和诠释角色,让声音动起来。
表达主体只有在心理敏锐地把握角色表演,对眼神、手势、身势等副语言的刻画,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才能让受众看其“形”便能感受到文本的“神”,因为情感的表达=7%的言词+38%声音+55%副语言。副语言的写意化再现可增强语言的动作性和完整性,以及声音气质与角色气质的融合。
眼神的带入感利于感染受众,使受众“忘我”地欣赏作品,不自觉地跟随表演者进入作品的规定情境中。眼神在讲故事中有三个作用:组织听众与听众交流、交代故事中的人物位置、表达讲述者和人物情感。眼神的运用以真实、自然为前提。
手是人的第二张脸,手势的设计要符合生活逻辑,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不做木头人、石膏像,不做习惯性手势;不做无关手势;手势不能没有,也不能过多;不能光说不动,又切忌一字一动一词一动;切忌舞蹈式、兰花指、做作地摆姿势等。
讲述者的身势方位必须符合舞台表演规律,基本的原则是舞台的“28方位”,即讲述者的眼神手势、身姿的活动角度不能超出“2方位”与“8方位”之间的区域,如图1所示。
图1 舞台的“28方位”
此外,在服饰、道具、配乐方面,忌喧宾夺主,儿童表演者忌成人化的装扮。舞台造型要发挥人的创造力,在由声音语言和副语言构成的表达共同体中,使副语言有效服务于有声语言,展现个性与美感形象。
一门艺术形式有了自己的特点也就有了模式,《现代汉语词典》将“模式”解释为“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讲故事是学前教育专业口语表达实践的一项基本技能,深入探讨“讲”“演”交互的讲述实践模式,有助于掌握这一语言表达样式,提升语言气质。
当前幼儿教师讲述故事通常会陷入以下误区:用声少儿化、拿腔拿调,使用朗诵腔、舞台腔等,可只有建立纯真的创作心态,把口语化、形象化、儿童化、个性化引入语言创作实践,才能达到入耳、入眼乃至入心的审美境界。
语言的意义在于传情达意,而非炫技,幼儿教师在语言实践中同时承担着面向儿童群体展现语言艺术,同时传播文化引领精神的重任,所以每一位幼儿教师都应该成为儿童故事专家。首先,文本的选择应能展现真善美传递时代的声音,且有发挥的空间并关照现实的交际环境。其次,注重将语感培养与文学感受及儿童文学作品解读相结合,形成互动关系,从文学素养及口语艺术的层次上诠释现今教师的语言养成模式。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审美素养,要知晓什么是规范的表达,好的标准是什么。幼儿,思维的直观性、形象性占主导地位,需要用动态感鲜明的有声语言与他们沟通,所以丰富多变的音色造型显得尤为重要。一成不变单一的声音造型会让人乏味使人思维停滞,而咬文嚼字、故弄玄虚、装腔作势的程式化的样态也无法营造艺术美感氛围。因此,有声语言的创作需要我们全身心投入角色,用声音呈现角色,形象地塑形摹神,为受众提供一个立体的体验空间。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讲故事需要表达主体具备一定的语言外部技巧,突出个性色彩,做到语言内在实质与外在表现方式的统一,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的统一,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语言形象,从而达到规范化与艺术性并存的可欣赏性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