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探析

2018-10-08 09:15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8年16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德育工作德育

一、德育渗透的指导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强调的是教育应以树人为本,树人应以立德为先。教师的职责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教育比任何一项知识技能更为重要。

一直以来,学校的德育工作都是由德育处、辅导员、班主任、思想品德教师负责。要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2017年9月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教师指引了方向,明确指出:“课堂教学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渠道,立德树人应该贯穿各科教学的每个环节之中。”也就是说德育工作是每个教师的责任。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使德育实施寓于各科教学过程的始终,使之与教学相伴相随相融相合,并有法定时间保障它运行。从而实现把德育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把德育教育做到孩子们的心里去。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在备课时根据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特点及学生实际,选择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及易于接受的德育内容,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基于上述理论,笔者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为载体,在培养良好习惯、爱国主义情怀、团结协作意识、网络道德、良好思想品德几方面落实信息技术课堂德育教育的渗透,使学生能够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二、德育渗透的实施

1.在课堂教学中培养良好习惯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首先就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将是实现高效课堂的保证。而信息技术课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在于每个学生独立使用一台计算机,这就决定了教师课堂管理的力度必须要加大。小学生一进入计算机教室就被计算机所吸引,显得异常兴奋,猜想着自己能玩游戏等,早把教师的授课抛到九霄云外。因此教师必须向学生明确信息技术课的课堂要求:轻拿轻放、物归原位、不丢垃圾、合理操作,让学生懂得既要爱护机器设备,又要遵守计算机室规则。

例如,在教学中经常出现学生恶意敲打键盘、大力扔鼠标、强制关机、撕掉标签等破坏公物的行为;也有上课偷吃零食、乱丢垃圾等破坏公共卫生的现象出现;还有的随意调换鼠标,致使其他学生上课时鼠标不能使用。

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如果别人弄坏了键盘、鼠标或者计算机,导致你上课无法使用,你会怎样?如果每个人都在计算机教室丢垃圾,那这里会变成什么样?你们想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吗?在将心比心式的教育下,学生明白要爱护机器设备及遵守计算机室规则。对于强制关机,教师可以先明确告诉学生这样做,可能会影响电脑系统,造成系统文件丢失,或者导致电源或CPU直接损坏,减少计算机使用的寿命;再告诉学生正确规范的关机操作。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把培养爱护机器设备、遵守计算机室规则的良好习惯当作一项基本任务,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并持之以恒,使它形成习惯,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有力的保障。

2.在传统节日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爱国主义教育是小学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他们的成长需要教师们的灌溉。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既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深挖教材中的爱国素材,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学科知识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在教书的同时更要注重育人。

例如:教师结合“清明节”这个传统节日,对第二册教材中Word教育部分的《书信表心声》一课进行改编,把“给石榴姐姐的一封信”改为“给革命先烈的一封信”。让学生在阅读英雄事迹及操作中追忆历史、缅怀先烈,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又如:教师利用“国庆节”这个节日开展《祖国在我心中》的电脑绘画竞赛,学生在2周的计算机绘画创作过程中,通过搜查资料了解到祖国的繁荣昌盛,通过绘画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其实不管是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还是在课堂外,都可以结合我国更多的传统节日开展与信息技术学科目相关的主题活动,把德育渗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结协作意识

团结合作、互相帮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教师开展德育工作的内容之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这个时代,一个人想要立足于社会之中并取得成功,就必须要具有团结协作的意识,然而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团结协作意识尤为欠缺,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条件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最常用的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在对学生学习情况及个人能力比较了解的情况下,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设立好组长、组员间的职责,在每次的小组合作交流中提升自己的团结协作能力。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信息技术课堂上是一人一机的情况,有的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只是流于形式走过场,并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学习。因此教师要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内及组外进行交流。

例如:在第二册教材Word教学部分的《我是小主编》一课,教师明确报纸的结构及要素后,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小报的选题与内容规划。组长带领着组员一起讨论小报的主题,虽然开始时意见多样,但经过陈述各自的观点后,最终还是达成共识把主题确定下来。接着讨论内容的规划,大家都在各抒己见以求选择出最合适的内容,把自己小组的小报规划得更完美。正因为有充足的时间,才能使学生在互相交流、探讨、合作、学习的活动中,懂得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想取得一定的成功,就要学会与人合作,训练组织并协调各种力量的能力。在这样的交流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还增进了他们之间的感情交流,使德育在交流中得以提升。

4.在具体事例中培养网络道德

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各种各样的信息通过互联网快速传播。如果你细心观察会发现:不管是在咖啡厅、饭店、地铁、办公室……只要有人的地方,他们都在不约而同地做着同一件事,那就是上网。他们有的在办公,有的在浏览新闻,有的在购物,有的在聊天,有的在玩游戏。在网络世界里有他们需要的信息,他们终日与网络为伴,已经离不开网络。作为成年人对网络信息世界是这样的沉迷,更何况是小学生呢?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心智均处于发育阶段,对事物的好奇心很强,自我约束能力低,明辨是非能力薄弱。面对信息万变的网络世界,他们感到无比的新奇、兴奋,在不知不觉中沉沦。

近几年,在校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导致上课睡觉,晚上起床偷打游戏;有的更出现前脚走进校门,后脚翻墙而出去泡网吧;有的与网友聊天聊得火热,相约见面而被骗钱,虽然金额数量较少,但也给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这一系列的现象都成了学校德育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更是责无旁贷,有责任、有义务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把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变成信息技术学科德育工作的一个重点。利用信息技术课堂指导学生正确上网,合理利用网络解决自己学习和生活的问题,并懂得控制上网的时间,增强抵御不良的网络信息和游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

例如:教师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比较多(见表1),而第二册教材Excel部分的内容并没有独立的章节对网络道德进行教育。于是教师精心设计,把网络道德教育隐含在教学中。在教学《运动小健将》时,教师讲授完“柱形图和拆线图”的制作后,把调查问卷的数据用作饼图制作的数据。学生在饼图的制作过程中(如图1所示),知道了学生上网的人数较多;接着教师通过具体的事例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1)广州花都区狮岭的翁先生报警称,在上网时结识了一位QQ好友,这位好友向他借钱,他分两次向对方账户汇款6万元后发现被骗。(2)在前不久广州有一个晚上下大雨,有人在微信上发布假的图片,并附言说广州雨水淹没了大街小巷,导致交通瘫痪。一下子这些图片在微信群里疯传。而实际上并没有这么夸张,最后由警察出动解决这件事情。最后,结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再次强调:网上学习要懂得鉴别信息的好坏,不浏览不良信息;网上交友时,不约见网友、不侮辱欺骗他人;要自觉维护网络的安全和秩序,不沉迷网络。通过这样层层递进的巧妙设计,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养成了良好的网络道德。

表1 四至六年级学生每天上网时间统计表

图1

5.在拓展练习中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学知识和思想品德逐步形成的阶段,此时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着关键的奠基作用。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不仅仅是班主任的任务,更是每一个老师的任务。因此作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一个基本准则。在教学第三册教材中Scratch的部分《小小魔术师》一课时,教师可以在拓展练习的环节让学生用Scratch编写关公的典故《夜读春秋》。学生在翻阅资料和程序编写中,初步感受关公诚实守信的品质本性;再通过视频的播放,让学生的心灵深处得以触动,明白“诚信”的可贵。

又如:在感恩节即将来临之际,教师播放了一段视频,讲述的是一个母亲从孩子出生到现在,每个月均会给孩子拍一张相片,这些相片汇编成了许多本相册,翻开相册一页一页地往下看,让人看到的不仅是孩子成长的足迹,更让人感受到孩子是在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下茁壮成长的。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下感受到母爱的伟大,接着教师让学生回想自己成长的点滴,唤起其对母亲的爱;最后通过动手制作感恩演示文稿,释放自己对母亲的感情。这样的处理不仅激发了学生感恩母亲的情感,还让学生感悟出在日常生活中要尊敬长辈、关爱他人。教师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平时的练习中,既让学生巩固了所学,也培养了他们良好的思想品德,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

三、结语

德育是教育工作的灵魂,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不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补充,也是信息技术教学本身的重要内容。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智慧,把握德育教育的契机,将德育渗透到课堂内外,让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德育工作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选择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