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京津冀都市农业圈的涉农科技企业协同创新研究展望

2018-10-08 07:51王双进王庆生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都市京津冀效应

王双进,王庆生

(天津商业大学管理学院,天津300134)

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因农业供给侧改革和新发展理念而凸显新的驱动力。都市农业作为农业现代化的排头兵和促进城乡融合的一种新动力,已受各方广泛关注,目前正由理念推广阶段向实施阶段迈进。新时代推动都市农业协同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引领发展。尤为重要的是,在产业层面,企业科技协同创新与产业发展密不可分,既是前提条件,又是直接导向。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效应的生成、主导驱动因素的培育、协同创新模式的选择等,更是关系到涉农科技企业能否打造核心竞争力、形成新动能、实现新跨越的关键所在。因此,新形势下如何认识并提升涉农科技企业协同创新效应,促进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实现“三个激活”(要素、市场和主体),既是形势所迫也是现实所需,是亟待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因此,涉农科技企业协同创新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

已有文献的研究历程表明,科技创新研究历经了单个企业创新到集成创新再到协同创新的演化历程。由此,本文沿着“都市农业演变→都市农业科技创新→都市农业圈科技协同创新效应→都市农业圈科技协同创新效应的研究方法”的分析路径(图1),评述都市农业圈涉农科技协同创新的研究动态与趋势。

1 都市农业自然演变和理想形态的研究现状与动态

都市农业作为促进城乡融合和抑制空间蔓延的一种新动力,已受各方广泛关注。都市农业在日本及发达的欧美国家起步较早。目前学术界对于都市农业的起源认识不一,主流有4种观点:其一认为都市农业起源于1826年杜能在《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首次提出的“农业圈”理论(丁圣彦和尚富德,2003)[1];其二认为都市农业可追溯到1898年英国社会学家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概念(郭焕成,2006)[2];其三认为都市农业肇始于日本(俞菊生,1999;方志权,1999)[3-4];第四种观点认为现代都市农业最早起源于1959年的美国(周德翼和杨海娟,1997)[5]。但无论都市农业最终起源于何时何地,自从其出现以来就引发了无数学者关于新农业形态的研究热潮。

争议的关键问题在于,都市农业是一种自然演变的结果,还是需要外力干预的理想形态。有的学者倾向于把都市农业定义为一种自然演变的结果(Mougeot,2000;李强和周培,2015)[6-7],有些学者倾向于外力干预的理想形态(于战平,2001)[8],有的学者难以识别其倾向性(黄修杰等,2013)[9]。

关于都市农业的区域范围,同样无法回避都市农业是自然演变还是需要外力干预。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都市农业的地理范围应包括城市近郊地带,地域分布的局部化与特殊化自然成为其显著特征(Moustier,2015;刘刚,2015)[10-11];二是都市农业以城市内暂时闲置的零星农地为主,以休闲、观光为主(苗洁,2016)[12];三是都市农业的地理范围为以城市或城市群为中心的市区、市郊及其辐射圈(俞菊生,2013;谯薇等,2017;周培,2018)[13-15]。

2 农业科技与协同创新领域的研究历程、热点与趋势

总的来说,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是农业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已成为创新驱动研究的新兴热点,并已形成一个不断进化的知识领域。在研究主题和内容上,国外学者和国内学者存在很大交集。以中国知网2000—2018年的核心期刊为例,农业科技与协同创新的知识图谱表明,研究热点围绕农业科技、农业技术创新、协同创新、协同效应、现代农业等关键词展开(图2-Ⅰ)。在众多国内研究者中,张俊飚、万宝瑞、吴志华发表该领域核心论文数位居前三甲(图2-Ⅱ)。CiteSpace的自动聚类可以看出,各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强度较弱,机构之间的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其中,图中节点最大、发表文献最多的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其次是华南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图2-Ⅲ)。纵观2000—2018年农业科技和协同创新研究领域的演变趋势,2010年后有关农业协同创新的文献大量涌现,总体上呈现出从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逐渐向农业协同创新机制设计、农业协同创新中心构建等延伸,从单一问题研究向多维度综合研究发展的趋势(图2-Ⅳ)。

3 农业科技创新特征和涉农企业技术创新

3.1 农业科技创新特征

日本宿谷荣一(2006)[16]分析了狭义的都市农业概念和传统的郊区农业,计算得出都市区域性农业约占全国农地的25%。在对“农业科技创新”特征的理解上,学者们各抒己见:农业科技创新不同于一般的科技创新,首先具有鲜明的生物性,其次是外溢性、风险性和综合性(杨礼胜,2004)[17];农业科技创新具有科学性、整体性、前瞻性和指导性(莫鸣和曾福生,2004)[18];农业科技创新应以三农统筹为出发点,将新型功能加入到农业园区内涵中去(董家田等,2016)[19]。

3.2 涉农科技企业技术创新

涉农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可为R&D能力、技术推广与绩效的实证研究提供新素材。研究表明,在农业企业科技创新的实证研究中,R&D经费和人力投入对其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谢富纪,2016;姚琼,2015;Nath 等,2010;Verhoef等,2009)[20-23],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空间依赖效应对京津冀都市区经济增长起显著作用(郭腾云等,2012)[24]。然而,农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涉农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在很多方面与其他高技术产业有所不同(Purvis等,1995;高启杰,2008;Uadiale 等,2012)[25-27]。例如,涉农企业的科技创新基础条件逐渐改善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谢玲红和毛世平,2016)[28]。在R&D方面,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具有较长的研究开发周期(彭林魁,2005)[29]、较强的公共性产品的属性(朱卫鸿,2007;张莉侠,2016)[30-31]。

3.3 基于都市农业圈的农业协同创新

图2 国内农业科技与协同创新研究知识图谱

以京津冀都市农业圈为例。一直以来由于受到行政区划的制约,京津冀三地的区域分工和要素流动优势互补作用远远没有发挥,这给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农业科技创新提出了新课题。目前对于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的研究大多集中于都市圈城乡复合型农业、区域农业协同度评价、农业协作模式等方面,而对京津冀都市农业科技企业协同现状和协同创新的文献较少。由于政治考量、产业层次、资源环境、经济实力等若干差异因素存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存在尚未搭建有效的共创平台、科技资源分布不均衡、缺乏完善的合作机制等问题(刘敏和王海平,2014;郭斌,2016)[32-33],主要表现在:农业科技资源分布不均衡(王丽娟等,2016;石冬梅等,2016)[34-35]、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效率区域差异较大等(张玉玮等,2016)[36]。

对于化解上述问题,不同学者给出了不同的措施:依据科技资源耦合的模块群落和关键节点,跨行政区划结成“融合原有技术,创造新兴技术”的区域科技共生系统(Cardena等,2007)[37];逐步建立区域要素市场,发挥其对协作方选择、同行竞争、信息共享和资源优化的积极作用(Baum等,2010)[38];基于三地农业协同的优势,搭建协同发展平台、创新合作发展模式(秦静和周立群,2017)[39];开辟“飞地”农业基地、工农融合、农业“三位一体”的京津冀循环农业生态产业链路径(母爱英等,2014)[40];打破要素流动边界、理顺体制机制,避免差异性不断扩大(孔祥智等,2017)[41]。

4 基于协同理论视角的科技协同创新效应及驱动因素

梳理国内外现有文献后发现,科技企业协同创新效应主要取决于主体要素之间的协同网络、知识溢出与技术扩散、协同创新模式等。

4.1 协同网络对协同创新效应的影响

协同效应是创新主体要素之间网络联结所产生的效应,是网络化的结果。诸多文献表明,企业间、企业与其他协同主体网络关系的形成,能够加快知识和技术的扩散,促进协同效应的产生。杜丹丽等(2017)[42]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联盟的网络结构特征对联盟稳定性的作用。Brink(2017)[43]揭示了中小企业通过与大企业组成合作网络,可以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竞争力。Fernández-Olmos等(2017)[44]评估了技术合作网络对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周密和孙浬阳(2016)[45]认为,通过专利转移网络的空间结构和协同关系推动了中观区域层面的协同创新网络形成。同时,在协同创新网络中,国家或区域的开放性与多样性和创新文化的肥沃土壤、国家的政策制度支持等对协同创新效应产生显著影响(Taylor等,2012;Castellacci等,2013)[46-47]。

4.2 知识溢出和技术扩散对协同创新效应的影响

涉农科技企业协同创新效应促进机制构建的核心是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协同主体间的知识溢出、知识转移和技术扩散能够有效促进协同创新的产生。对于“三螺旋”理论,Etzkowitz(2005)[48]提出可持续发展三螺旋;周春彦等(2011)[49]提出政府拉动式三螺旋模型;邹波等(2013)[50]揭示“三螺旋”创新的协同效应。Fernández-Olmos等(2017)[44]研究产品、过程、市场和组织创新的协同效应后发现,协同效应可以根据创新水平和产业类别来改变。Bettencourt等(2007)[51]指出,都市圈协同网络内各创新主体的交互,使知识溢出和信息的流动得到加强,促进都市圈创新能力提升。马德芳等(2014)[52]揭示了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间的协同效应。此外,有学者从都市圈角度对城市群创新要素的空间溢出效应和集群效应进行了探讨(周韬,2016;魏守华等,2015)[53-54]。

4.3 协同创新模式对协同创新效应的影响

已有文献探讨了不同的科技协同创新方式对协同创新效应的影响。对协同创新模式的研究主要基于资源基础观和知识基础观两种理论视角。现有研究中,协同创新模式可归纳为战略联盟、研发外包、技术转让、专利许可、技术/知识/信息/研究人员等要素转移和交换等(Nieto等,2010;Zeng等,2010)[55-56]。解学梅和刘丝雨(2015)[57]归纳出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4种模式,即战略联盟模式、研发外包模式、专利合作模式、要素转移模式,探究了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与协同效应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Belderbos等(2004)[58]评估了企业与不同合作伙伴同时参与研发合作对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技术创新的协同方式会对协同效应产生影响。刘振滨和郑逸芳(2018)[59]构建了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动力要素体系,并提出协同一体化、服务型推广、契约型合作、系统性中介4种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运行模式。

5 科技协同创新的研究方法

目前学术界对科技协同创新的研究方法主要集中在主成分分析法、DEA方法、BMA方法等。迄今,运用扎根理论研究科技创新的文献较少,对协同创新的研究则更少,对涉农科技企业协同创新的文献少之又少,而以涉农科技企业为主体的都市农业圈科技创新体系的协同效应和增效作用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将产生重大影响,既是现实问题需要,又是经济发展需要。郑烨等(2017)[60]基于扎根思想视角,探讨了科技创新中政府角色的动态变化与理论框架构建,并提炼其演进趋势与演进特点。陈慧茹等(2016)[61]在研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创新政策中引入扎根理论,而白玉等(2017)[62]则是在剖析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中引入扎根理论。侯二秀等(2016)[63]运用扎根理论,从提高科研团队创新绩效的角度,提出了以内部协同因素和外部协同因素为核心的科研团队创新绩效实现模式。

对于运用模拟仿真方法研究科技创新的文献亦很少。Smets等(2007)[64]以劳动促进技术进步作为扩展,运用凯恩斯DSGE模型,研究了美国经济周期波动源及技术进步对劳动时间的影响。刘建华等(2016)[65]将DSGE模型引入国家创新体系研究中,通过建立一般均衡模型组开拓了新的研究方向。徐舒等(2011)[66]运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理论框架,构建内生研发投入与技术转化模型,研究技术扩散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6 国内外研究评述与展望

文献梳理及分析发现,虽然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农业科技创新、协同效应等进行了广泛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在涉农协同创新效应问题上,至今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评价标准,目前研究在以下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第一,县域层面和企业层面的科技协同创新微观实证检验。现有涉农科技企业协同创新的文献,由于京津冀地级市和县域地区、部门科技统计工作滞后,多数农业科技数据资料不完善和不易获得,研究空间层次多局限于北京、天津、河北省级区域,地级市及县级地区为空间层次的研究较为缺乏,深入到企业层面内部的分析尤为缺乏。本研究在使用地方统计年鉴数据的基础上,广泛深入到行业和企业内部进行微观数据采集,突出使用微观数据,为宏观上设计京津冀都市农业圈涉农科技企业协同创新效应的促进机制奠定坚实的微观基础。

第二,涉农科技企业协同创新效应研究的外部效度。目前国内外学者采用的评价方法众多,且根据研究需要建立了各式各样的指标体系,指标数量多少不一,指标权重与标准值的确定也各具特色,而对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关键特征——“三农”的统筹性、农业的生物特性、区域性因素和地理特征考虑不多,其结论是否具有外部效度,能否推广到农业产业和其他地区,有待于进一步验证,因而限制了其作用的发挥。

第三,科技协同创新模式跨案例扎根分析。已有研究多集中在企业、科研机构、政府等协同主体间的协作,虽然部分研究从策略角度对跨区域联盟进行分析,但是如何有效避免协同创新实证建模分析中的“先入之见”,通过对案例情境的“反省性思考”,进而诠释和构建协同创新的深层机理,现有文献还缺少理论提升。由此,如何在都市圈选择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科技企业,如何通过扎根理论强调不同案例间的反复验证进行理论构建型的探索性研究,是科技协同创新模式未来的研究重点,而这也是本研究立题的出发点。

第四,科技协同创新效应的“反事实”政策实验模拟。现有文献主要侧重于协同要素及其网络关系对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且多是侧重运用事实观测数据在某一要素层面进行阐述,但对于引入情境变量,进行“反事实”政策实验模拟,鲜有对都市圈科技创新体系动态演变等问题的非线性研究。在新技术随机涌现、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等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综合各部门偏好进行一般均衡分析和整体动态优化,成为涉农科技企业协同创新效应后续研究的重要议题。

猜你喜欢
都市京津冀效应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懒马效应
穿越水上都市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