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

2018-09-30 09:07李应梅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18年7期
关键词:意图课题劳动

李应梅

教材分析:

《槐乡的孩子》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赞美了槐乡的孩子们纯朴勤俭、吃苦耐劳的品质;虽然采摘槐米是辛苦的,孩子们却从中获得了快乐,他们的童年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而充实。课文语言朴实、轻快,带有浓浓的乡土气息;在作者的笔下,本来是辛苦的劳动,却变得轻松和快乐。教师要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让学生懂得劳动会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并通过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认识略读

1.谈话导入。八月是快乐的日子,山里的孩子可以到大山上追野兔,采野果,捡蘑菇,品尝大自然赐予的山珍美味;海边的孩子可以到海滩上捉小鱼,抓螃蟹,逮大虾,感受赶海的快乐;而槐乡的孩子的八月又是怎样度过的呢?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槐乡看看那里的孩子有什么快乐的事情!(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介绍略读课文。读了课题你发现了什么?(课题前面加了个星号)这篇课文和前面的三篇课文不一样,前三篇课文是精读课文,这一课是略读课文。所谓略读课文,就是将一篇文章简略地、无须细致推敲地略读,能读懂课文的大致内容即可。

3.出示学习方法。(课件出示:按照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借助课文中的拼音把课文读通,思考阅读提示中提出的问题,画出有关的句段,然后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讲述不同地方的孩子寻找快乐方式的不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引出课题后通过对课题的观察,与前面的文章进行对比,让学生认识和区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了解学习的方法,为学习课文指明方向。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根据提示,自读课文。要求:(1)借助生字读音读通课文。(2)边读边画出喜欢的词句。(3)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4)槐乡的孩子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填空:槐乡的孩子是 的。)

2.检查自学情况。(1)交流喜欢的词语和句子。相机点拨,纠正读音,认读生词。(2)梳理课文主要内容。(课文先写 再写 最后写 。)

3.回答问题。读了课文,请说说槐乡的孩子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4.填空。在横线上填上你认为合适的词语。“槐乡的孩子是____________的。”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旨在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在简单的自学提示的引导下,学生的初读更有目标,更有趣味,而交流收获则是检验学生是否潜心阅读,为教师的教學提供依据。

三、品读课文,感悟内容

1.品读课文。思考:槐乡的孩子是怎么样的?你是从课文中哪些句子或段落看出来的?把这些句子或段落标注出来,标上记号,多读几遍。

2.交流汇报。(1)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让学生说说你眼中槐乡的孩子是什么样的?(槐乡的孩子是勤劳懂事的)(2)出示课文第三、四自然段,让学生说一说槐乡的孩子还是什么样的?(槐乡的孩子是吃苦耐劳的。天气这么热,可孩子们却不怕热,上山采摘槐米,可见他们能够吃苦耐劳。槐乡的孩子是快乐的。男孩子:爬到树上、一下又一下、削着。女孩子:捡着,两条辫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飞舞着;塞着,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的小鸭子。孩子们互相合作在劳动中获得了无穷的乐趣。他们劳有所获,到了晚上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虽然劳累了一天,但是他们以苦为乐,可见他们是快乐的)

设计意图:在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之后,引导学生对词句进行推敲,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略读课文教学不但要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动笔墨读书”的好习惯。

四、感情朗读,升华主题

1.感情朗读。通过朗读表现出槐乡孩子的快乐。

2.归纳总结。同学们,其实,快乐不只来自于休闲、享乐。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没有劳动就不能享乐。槐乡的孩子是勤劳懂事和吃苦耐劳的,他们能够体谅父母,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学费,他们在劳动中享受着快乐。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一样去感受快乐吧!老师也真诚地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一个懂事的孩子、勤劳的孩子、快乐的孩子。

设计意图:带着对课文的深入理解朗读课文,感情更充分,通过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积累词语。

五、拓展回顾,交流快乐

1.说一说。你平时参加过哪些劳动(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和快乐?

2.写一写。把自己参加劳动(活动)的经过写下来。

设计意图:利用生活经验进行口语训练和小练笔,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猜你喜欢
意图课题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自然教育《小蚂蚁的生日会》教案
热爱劳动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不打自招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
“研”
不打自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