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共建型厂中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2018-09-29 02:07骆仕斌李爱娜吴教育刘运常罗才益
职业教育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模具专业校企协同欠发达地区

骆仕斌 李爱娜 吴教育 刘运常 罗才益

摘要: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如何建设高水平的实践基地是一个难题,阳江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学校贷,企业还”的方式,与阳江市太仕模具有限公司共建了厂中校基地,探索了一套“双主体、三递进、四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欠发达地区校企共建协同育人基地促进人才培育,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高地区特色产业效益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校企协同;模具专业;厂中校;人才培养;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8)09-0038-06

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提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2014 年六部委发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更明确要求“完善校企合作的现代职业院校治理结构”。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创新性地提出“校企共营厂中校”模式,以“共建、共管、共享”形式,整合校企各自优势资源,促进彼此间互利共赢、科学发展的一种合作方式。实践证明,“校企共营”模式实则是“股份所有制”的模式之一[1],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毕业生就业、满足企业人才需求,是促进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

一、厂中校基地合作背景分析

(一)校企合作“壁炉现象”

校企合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學校热、企业冷的尴尬境遇被称为“壁炉现象”[2]。“壁炉现象”反映了校企实现共治涉及权利分配、利益协调、价值认同等多维度问题,是政府缺少相关政策支持的普遍现象。职业院校与企业作为两个使命不同、功能和价值取向相异的主体,在共同办学方面如何以一个稳定的组织架构保障校企合作办学的顺利进行,既照顾到职业学校的育人效果,又照顾到企业对利润的追逐需求,是校企合作成功的关键所在。

(二)双主体办学治理理论

“治理”(governance)一词源于拉丁文,原意为控制、引导和操纵。在现代组织管理中,治理被认为是有关公共事务管理的有效管理方式,多元主体相互协商、多方合作等方式确立彼此的认同、共同认知和目标远景等以实施具体的管理过程。治理功能的发挥有赖于一系列制度的安排和制度的创新,充分发挥各治理主体的优势,规避各自的弱点和缺陷,以形成协同效应,从而解决日益复杂的治理问题。而作为跨越了行业、企业和学校的校企合作更适合作为治理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对象[3]。

要解决“壁炉现象”,吴建新等根据高夫曼(Goffman)框架定义方法,对构建双主体办学的治理理论框架进行分析,认为企业成为双主体办学中所称的法理上的主体,应当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初始条件:校企双方共同投资举办具有法人资格的主体;二是限界条件:拥有50%左右股份或办学权力并承担义务;三是辅助条件:签订合作办学协议,规定各自的办学权利和义务[4]。牢固的校企合作关系必须建立在经济物质基础、利益协调和权利义务之上,否则校企合作的持续性和质量将要经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

校企共建厂中校是实现双主体办学的途径之一,依照治理概念,实现真正的双主体办学,从成立之初即从制度上规范各方行为,通过实施“厂校共建”规范权力和义务,容易规避常规合作中的“壁炉现象”,在实现合作双方利益的前提下,实行“资源共享、人才共育”,使校企协同育人开展更持久、实施效果更有效、实施方式更稳定。

二、欠发达地区厂中校基地建设的目的

(一)专业服务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提质

阳江市属广东省粤西欠发达地区,传统的五金刀剪为主要经济产业之一,产业发展带动了模具产业的发展,但小五金模具技术含量不高,产值低,以满足阳江地区为主,由于在资金、设备、人才和技术上的不足,阳江模具企业难以生产结构复杂、附加值高的大型模具以对接珠三角装备制造产业,企业转型升级难。要实现模具产业升级提质,实现“走出去”,实现产业与省内外市场,甚至国际市场对接,必须将阳江的小型刀剪模具扩充到汽车、航空、家电等产业,实现模具的大型化、复杂化、精密化生产。但企业需在资金、设备、人才、技术等各方面获得足够支撑,通过建立一个拥有先进设备、汇聚优质人才和先进技术的厂中校基地将有效促进合作企业实现产业升级提质。

(二)实现校企深度合作,提升学生培训质量

解水清等认为,从人才培养角度看,职业教育在人类历史中经历了长期的演化过程,从农耕时期的家传世学、手工时期的学徒制、近代工业时期企业从职业学校分离出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曾经和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或者说实际是一个整体[5]。校企共营厂中校基地建设的另一目标是将学校和企业更紧密地联系到一起,破解当前学校和企业脱节的普遍难题。

厂中校基地在实现盈利的同时,必须以提升学生培养质量为第二要务,走校企深度合作的路线。通过制度保障基地主体在人才培养方式、师资团队建设、教学资源、实训设备、技术合作、课程建设、实践管理等方面的规范要求,积极探索富有成效的合作模式,实现与时俱进的真实工作环境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提升学生培养质量和基地员工素质。

(三)整合优质培训资源,提高教育投入效益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及各级政府相继下拨了大量专项资金,支持高职院校建设高标准的实训基地,提高人才培训质量效果显著。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在各校争相努力建设实训基地的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其主要表现是:区域院校建设的实训基地所培养的学生与地方产业关联度不够,强调基础,但专业性不足;实训设备利用率不高,实际调查显示,个别院校设备全年利用率甚至不足50%;设备维护保养成本高,很多高端设备出现故障后存在搁置不用现象;大型高端制造业实践教学活动在校内无法有效开展,导致人才技能水平不高。

厂中校基地通过整合校企双方优势资源,以突破学校围墙的隔阂,提高设备利用率,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为建设目的。通过厂中校基地,利用和施行本行业内最新技术,面向整个产业员工开展培训,同时为职业院校的学生提供职业技能训练和实践机会,成为高端人才的输出中心,院校教师也可以在合作基地开展教学实践和研究工作,解决学院模具专业由于技能培训不足而导致质量不高的问题。

三、厂中校育人基地共治实践

(一)创新厂校共建模式,建设欠发达地区高端实践基地

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如何建设一个高水平实践基地是一个难题。学院结合区域产业发展状况,提出建设一个高水平模具专业实训基地,以提升学院先进制造业人才培养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为解决资金、设备、技术团队、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难题,实行了三项措施:一是先进设备的购置问题。学校通过贷款解决先进教学设备购置的资金困境,并积极寻找合作企业,实现“学校贷款、企业还款”的合作要求。二是引入合作企业需通过股份合作,引进技术团队实现大型化模具的生产设计与制造。三是基地创设优质人才培养条件,实现了人才的持续供应,通过校企共赢基地相关设备和引进技术人才,开展生产实训,实现产学结合协同育人。

(二)管理和经营并重,构建校企融合治理框架

1.建立合作框架,明确责任和义务

厂中校基地建设以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为蓝本。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享有很高的声誉,其“实体经济+职业教育”模式,堪称“校企合作典范、工学结合样板”[6]。

為充分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和技术合作,实施“实体经济+职业教育”模式,校企共同成立了校企合作管理委员会和监事会,建立基于互惠共赢的利益保障和驱动机制,制定合作章程,校企双方签订《校企合作办学协议》等多项制度,提供校企深度合作过程中协调处理有关问题的解决方法。明确校企双主体办学框架,创新厂中校管理体制机制(见图1),以资金运营和人才培养两大核心目标作为校企合作核心内容,为各项工作的推进提供保障,为校企合作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2.明晰资金流向,保障校企双方利益

校企共赢基地,实施高质量人才培养,经费保障是关键环节之一。作为校企共建基地,厂中校基地具备企业和学校的双重属性。传统经济学把企业定义为“营利性经济组织”[8],追逐利润是企业的生存之道,而人才培养是职业院校的基本功能和义务。厂中校从建立之初就具备追逐利润和人才培养的双重功能。维系厂校共存的法则是保障双方的利益所在,学院围绕资金流向管理模式,将企业经营、银行贷款、设备租赁、教学管理、教学效果等基地运作的项目维系到一条线上。

如图2所示,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共赢基地以贷款购置高端设备并实行租赁为切入点,将资金的日常运作作为基地质量保障的核心所在。在校企共建阶段,由学校通过向银行贷款购置高端设备,并通过租赁的形式供企业使用;在校企共管阶段,企业租赁设备通过经营获得利润后除支付员工工资外,还需代学校偿还银行贷款,给付设备租金和购置部分工具耗材;学校通过企业给付的设备租金,用于支付对学生进行辅导的师傅费用,保证教学质量。

3.实施多元经营,生产和育人相融合

校企共营基地经营模式分三大类,一是企业自身经营,二是人才培养经营,三是学生社团经营。

(1)企业自身经营是指企业方租赁学校设备开展生产的行为,企业根据市场规则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以实现盈利为目的。

(2)人才培养经营包括四方面:一是企业需安排学生到真实的岗位中开展锻炼,根据岗位要求设定是否给与报酬及报酬数额;二是师傅作为辅导学生的老师,必须在合理的评价机制下给予辅导费用;三是企业方每年需接受学院至少两名教师参与到企业的生产一线中实践锻炼,和企业员工同工同酬;四是基地需接纳企业和社会人员培训,开展技术服务。除此之外,学校不干预企业的所有经营行为。

(3)学生社团经营是指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学校提供一定数量的设备供学生使用。学生小组在教师带领下,根据组员能力要求完成企业部分项目内容,如零件加工、模具设计或模具编程等力所能及的任务。

四、双主体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一)实行“双主体”协同育人

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深化产教融合,发挥学校教育和企业生产的各自优势,通过两个场景、两支队伍、两种管理、两种文化的结合,明确学校和企业责任,实施“双主体”协同育人[9]。

参照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方法,以真实工作环境和真实生产过程为主线,对转型升级后模具专业人才培养从设计到产品进行典型工作过程分析,形成“以模具设计与加工过程为主线,职业典型工作任务教学与顶岗实习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厂中校基地担当企业培训角色,在实施模具人才培训安排时,由企业师傅开展学徒式教学,保障学生校内和基地实践占教学总时间的一半,按图3所示的职业分类及对应的岗位开展人才培养,学生从第四学期开始可选其中的2—3个职业,在对应的岗位进行真实生产实践的学徒式锻炼,其余未选工作岗位作为专业见习内容开展调研取得学分,从第六学期开始完全进入职业化实践。

学校则作为专业知识的传授方,以建设核心课程为主线,将岗位实践中相关的知识点融入各课程教学中,开发“模具CAD应用”“数控编程与CAM技术”“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冲压成型工艺与模具”“机械制造工艺”“模具CAE应用”等六门课程作为核心课程。

(二)实施“三递进、四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遵循学习认知的渐进式规律,以角色身份成长模式分析人才构成要素,注重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按“学生、学徒、准员工”三个阶段逐步推进,形成了“三递进”分层递进式培养过程[10]。

依赖厂中校核心载体,注重校企联合培养具备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企业人才。实行“四结合”模式:实行教室和车间结合,完善教学空间;学生与学徒相结合,实行工学交替学习模式;教师和师傅相结合,创建新型双师教学;作品和产品结合,改革考核方式,从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评价。(见图4)

(三)确定厂中校岗位核心能力标准,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明确“厂中校”培养人才目标定位,有效衔接校内实习和企业顶岗实习两种不同育人载体的作用。根据能力形成过程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校内实施基础能力培养和专业基础能力培养,厂中校实施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企业对培养精密模具制造人才所需的实训内容进行流程整合,进行职业技能培养。校企双方在融合学生职业愿景的前提下构建了精密模具设计与制造递进式的人才能力培养体系。(见下页图5)

五、欠发达地区厂中校解决的问题

(一)解决高端设备购置和实训投入大的问题

校企合作采取建设校共营基地的合作形式,厂中校实现总投资额达6 000多万,解决了欠发达地区由于资金问题难以建设高成本、高规格实训场所的难题。实现了由“消耗式实训” 向 “生产性实训” 的转变,每年节省设备维护、相关耗材近百万元。同时,企业根据生产需要不断增加厂房和设备投入,使学生可以在真实生产环境中接受技术技能训练。

(二)解决欠发达地区“双师型”师资不足的问题

通过厂中校企业股份制合作和企业化管理运营,基地汇聚了一批珠三角众多大型企业具有多年核心岗位工作经验的模具设计、制造和管理人才,通过人员互聘制度,校企双方组建了28人的专兼职教师团队;教师参与模具设计与制造生产项目顶岗锻炼,提高了一线操作水平,学院专业教师职业教育能力提升明显,专业教师全部都获得了工程师资格。

(三)解决校内实训教学与生产实际脱节的问题

针对传统的校内实践教学环境不真实,学生实习态度随意,加工精度低,出错率高等问题,通过“厂中校”这一核心载体,以生产现场式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解决了传统教学环境不真实、工艺不真实、产品不真实的问题,避免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易脱节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成本意识、质量意识、时间意识,促进了学生技能经验积累和职业素养提高。

(四)解决欠发达地区企业转型升级难的问题

通过设备、人才和技术升级,太仕模具有限公司由服务地区小五金的五金模具公司转型为生产汽车、家电为主的大型模具企业,服务范围从阳江地区扩展到欧美国家,企业目前属粤西地区最为先进的模具设计与制造龙头企业,企业的年产值也从2010年的300多万增加到2016年的5 000多万,顺利实现了转型升级,企业人才水平与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企业利用经营所得利润增加了新厂房和设备,保证了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对促进粤西地方经济发展和服务珠三角装备制造业发挥了作用。

(五)增加粤东、粤西地区农村子弟成才的机会

以廠中校为核心载体的人才培养平台的项目实施,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工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高端技能型人才。项目实施后,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在技能竞赛获奖方面实现零的突破,多次在省级技能竞赛、挑战杯、创新创业等项目获奖。学院模具专业学生中,粤东、粤西、粤北农村生源的比例约为70%,通过厂中校模式的培养,再加上吃苦耐劳的优良工作品质,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保持在98%以上,部分毕业生成为模具设计与制造公司技术骨干,其中28人成为公司技术骨干,多名学生创办了自己的模具企业。

学院模具专业学生中粤东西北农村生源的比率约为70%,通过厂中校模式的人才培养,再加上毕业生吃苦耐劳的优良工作品质,就业率达到100%,为欠发达地区农村家庭孩子搭建了更高的就业平台。

(六)创新专业服务产业发展途径

依靠厂中校项目,校企联合申报技术改造立项,获省经信委技改资金支持。企业获“阳江市的模具研发中心”“ 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 广东省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示范平台”等称号,成为一个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的平台,带动了周边模具产业的发展。

近3年,通过校企合作工作室,教师带领学生完成企业模具开发上百套,解决了企业技术难题;企业获得授权专利10项;通过派学生参与顶岗实习,间接参与模具生产设计与制造模具近1 500套,学生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通过开展技术培训,为企业培训职工380多人次,科研及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明显增强。

(七)厂中校实施的不足之处

校企共营基地在参与高职教育的时候,也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是企业师傅对学生进行指导,学院需投入比较大的指导经费,否则指导效果大打折扣,教学质量跟不上,而政府等部门对校企合作支持力度不足。二是企业由于生产需要,在安排相关工作岗位时存在部分设备无法供学生使用的状态,学校需做多个方案作为备选以应对岗位变化需求。三是企业课程模块(模具专业实践、加工实操)的培训在企业中进行,学生外出活动和生产操作过程中存在意外风险。

厂中校协同育人基地为继续深化校企合作成果内涵、推进以职业资格标准为纽带的德国“双元制”模式本土化教学改革、助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探索新型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陈光.高职教育校企股份合作办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25-27.

[2]甘宜涛,雷庆.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视角下的校企合作“壁炉现象”[J].中国高教研究,2017(10):94-97.

[3]庄西真.职业院校与企业双主体办学的治理结构、逻辑与框架 [J].中国高教研究,2016(12):94-98.

[4]吴建新,欧阳河.校企双主体办学的治理理论与模式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6):5-11.

[5]解水清,秦惠民.阻隔校企之“中间”地带刍议[J].中国高教研究,2015,42(11):43-47.

[6]姜大源.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再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5-9.

[7]乔龙阳,吴教育,陈上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及其启示[J].高教论坛,2017(7):124-128.

[8]余祖光.产业文化育人——理论探索与教育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9]林琨智,姜洪文,陈立波,王桂芝,聂英斌.“校企联手、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26-31.

[10]周敏.分层递进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教育,2010(3):3-5.

(责任编辑:杨在良)

猜你喜欢
模具专业校企协同欠发达地区
“营改增”试点对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影响分析
微课在模具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逆向工程技术在高职模具专业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高职模具专业技能竞赛实践及反思
浅析高职模具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研究
校企协同视角下创新创业教育的分层培养体系探究
职教集团视域下校企协同机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