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红英,马婷婷
(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新疆 喀什 844000)
鼻息肉是临床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是一种多因素、多步骤、多环节的病理过程,其中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是其发病的中心环节[1]。此外,白细胞介素-5(IL-5)、IL-8、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相关炎性因子的异常表达在鼻息肉的发生发展、预后转归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2-4]。鼻内镜手术目前是治疗鼻息肉的重要手段,能够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留鼻窦及鼻腔正常黏膜结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该手术可对鼻黏膜造成损伤,引起水肿、粘连,不利于患者早期鼻黏膜上皮的修复[5]。因此,如何促进术后患者鼻腔黏膜的修复,加快患者康复仍是临床关注的重点和难点。本研究观察了鼻窦炎口服液冲洗联合经鼻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对鼻息肉术后康复效果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3月我院拟行鼻内镜手术的鼻息肉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鼻息肉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分会《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6];均具有鼻内镜手术适应证,病程1年以上;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术前3个月内应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类药物者,伴耳鼻喉肿瘤、严重的鼻中隔偏曲、自身免疫系疾病、造血系统疾病、精神疾病及认知功能障碍者,药物过敏体质者。将纳入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00例,男61例,女39例;年龄25~65(38.7±8.2)岁;病程1~11(4.5±1.0)年。对照组100例,男59例,女41例;年龄28~63(37.9±7.8)岁;病程2~13(4.8±1.2)年。2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2组入院后均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术前30 min肌肉注射地西泮10 mg,采用Messer-linger术式,应用镰状刀在患者鼻腔外侧隆起部位切开钩突黏膜,之后取出钩突骨质,采用直钳咬开患者筛泡进入筛窦,彻底清除筛窦息肉组织后沿筛顶打开额窦,同时沿蝶筛隐窝打开蝶窦,最后扩大上颌窦开口以保持引流通畅。术毕采用凡士林纱条填充止血,术后给予抗感染、止血治疗,术后3 d取出患者鼻腔填塞物。对照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于术后第1天给予经鼻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 (商品名:普米克令舒,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2 mL:1 mg×5支/盒) 治疗,每次吸入1 mg/2 mL,每次15 min,2次/d,治疗到术后8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术后第1天给予鼻窦炎口服液(太极集团重庆桐君阁药厂有限公司生产,规格:10 mL×6支/盒)冲洗治疗,每次冲洗20 mL,2次/d,连续治疗到术后8周。
1.3观察指标 ①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7-8]对患者术前及术后8周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鼻漏、嗅觉障碍、鼻塞、头面部疼痛)进行评分,各症状VAS评分0~10分,并计算总分,评分越高提示症状越重。②利用鼻窦CT评分系统(Lund-Mackey)及内镜黏膜形态评分系统(Lund-Kenenedy)[9]评价患者术前及术后8周的鼻黏膜结构情况。③利用中文版鼻腔鼻窦结局测量20条(SNOT-20)[10]评分量表评价患者术前及术后8周生活质量,其评分越低表示生活质量越高。④术前及术后8周抽取静脉血5 mL,利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5、IL-8、IL-10、IFN-γ水平,试剂盒均由北京雅安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2.12组术前及术后8周主要临床症状积分比较2组术后8周鼻塞、鼻漏、嗅觉障碍、头面部疼痛评分及总积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2组术前及术后8周主要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分)
注:①与术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2组术前及术后8周Lund-Kenndey评分、Lund-Mackey评分及SNOT-20评分比较 2组术后8周Lund-Mackey评分、Lund-Kenenedy及SNOT-20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2.32组术前及术后8周血清IL-5、IL-8、TNF-α、IFN-γ水平比较 2组术后8周血清IL-5、IL-8、IFN-γ和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2 2组术前及术后8周Lund-Kenndey评分、Lund-Mackey评分及SNOT-20评分比较分)
注:①与术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3 2组术前及术后8周血清IL-5、IL-8、TNF-α、IFN-γ水平比较
注:①与术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鼻窦炎、鼻息肉是临床常见病,患者可伴有一些列不适的主观症状,如鼻塞、鼻漏、嗅觉障碍、头面部疼痛等,可严重影响患者日常工作及生活质量。鼻息肉的发病是一种复杂的病理过程,患者鼻黏膜中有多种炎性细胞浸润,鼻黏膜腺体增生,上皮血管增多,组织间隙水肿[6]。浸润的炎细胞又能够合成多种细胞因子和炎性递质,加重鼻黏膜炎性反应,诱导鼻息肉的发生发展。IL-5是EOS的趋化因子,其能够诱导成熟的EOS由外周血进入到组织内,从而导致炎性水肿[2]。IL-8是一种促炎细胞因子,能够诱导EOS等炎性细胞的活化与聚集,还能够诱导EOS脱颗粒,促进溶酶体酶释放,引起局部炎性反应,从而促进鼻息肉的形成[11]。IFN-γ则是一种淋巴细胞合成分泌的炎性递质,该因子能够诱导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增加,促进NO的合成,增加鼻黏膜血管通透性,激活炎性细胞,加重鼻黏膜的水肿程度,从而诱发鼻息肉。TNF-α是单核淋巴细胞释放的一种促炎因子,能够诱导多种炎性细胞如单核细胞、EOS浸润聚集在鼻黏膜。相关研究显示,TNF-α异常表达是诱发鼻息肉的关键因素,且与患者症状的改善以及预后密切相关[12]。
目前鼻息肉主要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能够通过解除患者鼻窦口的阻塞,改善患者鼻窦和鼻腔的通气,从而达到促进鼻腔病变部位黏膜恢复为正常状态的目的。但患者术后仍面临以下几个问题[5,13]:①鼻腔黏膜组织娇嫩,且血运丰富,手术创伤后,早期鼻腔黏膜可出现肿胀渗出,加之鼻腔相对狭窄,极易出现粘连、肉芽息肉、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等去黏膜化反应。②鼻内镜手术中手术器械能够直接损伤鼻腔黏膜,加之术后应用凡士林纱条压迫鼻腔,可导致鼻黏膜表面损伤糜烂,局部血液回流受阻,导致黏膜肿胀,并伴有伪膜形成及炎性分泌物,对患者鼻黏膜上皮化、鼻腔通气功能及术后康复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对于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患者来说,术后2个月内康复情况一直受到临床医师的重点关注。
《欧洲鼻-鼻窦炎、鼻息肉2007年诊疗指南》中建议:坚持局部或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鼻息肉的重要环节之一[14]。布地奈德混悬液是临床较为常用的非卤化糖皮质激素,该药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抗过敏功效,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组织水肿,抑制炎性细胞如单核细胞、嗜酸粒细胞活化及诸多炎性因子的释放[15];还能够通过多种途径促进鼻腔黏膜上皮化,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嗜酸性细胞的活化,降低鼻黏膜血管活性物质及炎性递质的合成,进而改善患者症状并抑制鼻息肉的再发,同时还能够避免糖皮质激素对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的不良影响[15]。
为促进术后康复进程,提高临床综合疗效,近些年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辅助中成药制剂治疗已经获得临床医师的青睐。中医学中将鼻息肉称之为“鼻痔”,认为该病的发病是由于机体湿热寒毒侵袭,引起气血瘀滞,停蓄于鼻,结聚日久而发病。此外,鼻息肉术后由于手术创伤、炎性反应等,鼻腔处于“气滞血瘀、余毒未尽”的病理状态,导致患者术后鼻炎炎症迁延、创面不愈以及肉芽生长,影响患者预后[8]。故本研究采用鼻窦炎口服液进行术后冲洗治疗,该药主要由黄芩、白芷、栀子、柴胡、苍耳子、龙胆草、辛夷等组成,方中黄芩清热解毒、宣泻肺热;柴胡疏散风热;辛夷、苍耳子疏风祛邪,善通鼻窍;白芷祛风止痛通窍;栀子清热解毒。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辛夷所含有的活性成分含有挥发油,能够保护、收敛鼻黏膜,促进鼻黏膜炎性水肿的消散以及鼻腔黏膜分泌物的吸收[16]。苍耳子中含有的苍耳苷能够减轻炎性反应,还能够抗组胺和抗乙酰胆碱,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并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芷能够改善鼻腔内黏膜纤毛功能,改善鼻腔通气。柴胡中所含有的柴胡苷可抑制鼻黏膜EOS释放,发挥抗炎疗效[17]。术后采用该药进行鼻腔冲洗,可以发挥抗炎、抗过敏、抗菌、增强免疫功能的功效,同时可消除术后鼻黏膜炎性水肿,改善鼻黏膜纤毛功能,促进患者鼻黏膜愈合及鼻黏膜上皮化进程。
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术后8周鼻塞、鼻漏、嗅觉障碍、头面部疼痛评分及总积分均和Lund-Mackey评分、Lund-Kenenedy、SNOT-20评分均显著降低,血清IL-5、IL-8、IFN-γ和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提示鼻内镜术后给予鼻窦炎口服液冲洗联合经鼻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能够显著缓解鼻息肉患者的主观症状,促进鼻黏膜上皮修复及术后康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血清IL-5、IL-8、IFN-γ和TNF-α水平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