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加成
[摘 要]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之一。高效的阅读教学,是建立在对教材文本的精确研读和巧妙解构上的。在课堂上,教师要把握文本主题,关注核心价值;依循认知规律,开掘奇趣知识;紧扣课程本质,关注语言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开掘出说明性文本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关键词]文本解读;核心价值;教学内容;语言特色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2-0036-01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之一。有着怎样的文本解读,就会呈现出怎样的阅读课堂。可以说,高效的阅读教学,是建立在对教材文本的精确研读上。那对说明性文本的解读,教师应该重点关注什么呢?
一、把握文本主题,关注核心价值
教学目标的设定需要以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原始经验为基础,需要教师从教材文本中遴选出最值得教学的内容。入选教材的说明性文本一般都会呈现这些特点:遣词造句精准、结构层次分明,都会借助前后因果、统整联系的方式向读者介绍相关的知识。这就决定了说明性文本的解读,不仅要关注教材的内容,而且也要帮助学生探寻蕴藏在文本中的说明方法,不仅要授人以鱼,更需要授人以渔。
如,苏教版教材的《变色龙》一文,作者借助与南非工人对话的方式,重点描述了变色龙的生活环境、外形特征、捕食状态和变色特点,叙事性的对话方式使得文本的表达更为亲切而自然,易于学生理解。对变色龙某一具体特点展开说明时,又凸显了作者观察的细致入微。这与本单元习作中要求对事物进行细致描述的要求相同,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极好的范例源。因此,在解读时,教师要紧扣课文中“尽管……却……”“当……就会……”等关联性词语,帮助学生消除对文本阅读的障碍,更历练学生运用简洁性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鉴于此,笔者将本篇課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定在感受文本表达的顺序以及紧扣事物特点展开描述这两个方面。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基于教材文本的基本特点和五年级学生的认知需求,紧扣文本彰显出来的本质属性进行训练,关注了文本的核心价值,为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依循认知规律,开掘奇趣知识
小学教材中的说明性文本,内容生动有趣,语言表达准确形象。既有介绍动物有趣生活的,也有展现现代科技发展的;既有介绍天文地理知识的,也有介绍名胜古迹的。其中,有些事物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学生难以理解。在解读这一类文本时,教师要抓住文本中新奇的知识,在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同时,激发学生研读文本的兴趣。
如,《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一文,为了强调海洋与人类的密切联系,课文分成了几大维度来呈现。在具体表达中,教师用高度概括性的语言进行归纳,如“海洋是个聚宝盆”“海水温差发电站”“潮汐发电站”“海水淡化解决水荒”等。理解这些知识,是理解这篇课文的基础,更是学生深入感知文本表达方法、体悟文本言语形式的基础。因此,教师要根据这些内容,为学生收集、拓展相关的课外资源。这样,通过翔实的文字介绍、鲜活的图片,使学生对文本中的这些知识进行全方位地感知与理解,从而在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同时,更好地激发他们探究海洋知识的欲望。
文本是由内容信息和言语形式两个部分组成的,其中内容信息是引领学生深入感知文本的重要基础。在本案例中,教师在开掘新奇知识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解读兴趣,更好地促进了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三、紧扣课程本质,关注语言特色
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语言。说明性文本为了凸显说明对象的特点,常常用精准严谨的语言来表达。因此,我们要借助文本语言这个载体,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说明方法和构思形式;同时展开语言实践活动,引领学生深入感知、广泛内化,形成语言表达能力。
如,《海洋——21世纪的希望》这篇课文的语言就极具特色,是阅读教学的极好范例。首先,为了拉近学生与说明对象的距离,作者在描述的过程中大量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语言。这需要教师引领学生感知这种语言的表达效果。其次,在介绍人类开发和利用海洋的内容时,作者多次运用了对比手法,让学生认识到海洋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为此,教师先引领学生紧扣课文题目说说“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再紧扣重点词语后填写表格,强化学生对文本写作方法的感悟。
只有关注语言特色,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说明性文本与其他体裁课文的不同之处,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引领学生对文本的语言形式和写作策略进行探究,为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奠基。
高效的语文课堂需要以教材文本的知识、特点为基础,为学生提供准确的文本资源,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