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控、理解古诗的内容结构

2018-09-27 10:51高林生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8年7期
关键词:全诗拟人诗句

一、抓住古诗的标题

诗歌的题目常是诗人写作意图的集中体现,它往往像一条红线,串联起散落在诗歌中的珍珠,像一个窗口,让人们看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关注题目,分析题意,是读诗之中“精思”的着力点。

1. 从标题看写诗的情感触发点。比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诗题中的那个“幽”字就是诗作情感的触发点,是理解全诗的钥匙。诗作开门见山就写居处的“幽”:闲居一隅,阒寂无人,草径清幽,荒园寥落。其次是以响衬“幽”:鸟儿在池边的树上歇息,而老僧在皎洁的月光下轻轻敲门,这一切更显出环境的清幽。应该说,全诗是紧紧围绕一个“幽”字展开的。抓住题目中写诗的触发点,常能收到纲举目张的显著效果。

2. 从标题探寻诗歌的感情倾向。如《悯农》一诗,标题的“悯”字就是怜悯、怜恤的意思。诗的第一、第二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分别写出对锄禾人劳苦情形的怜悯;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围绕对辛勤劳动成果的珍惜和“怜悯”之情而发出的语重心长的劝诫语。应该说,全诗紧紧围绕着“悯”字展开:前两句是“悯”人,后两句是“悯”物。这一“悯”字是诗人的立足点。所以,找准凝聚着诗人情感的字眼,仔细揣摩它的词性、成分、情感特征、内容与涉及对象,就能准确地把握诗歌的主旨。

3. 从标题推知诗歌的具体内容。如孟浩然《过故人庄》、李白《早发白帝城》这类诗歌的标题,往往对诗歌的内容有明显的提示或概括作用,诗人常常会把诗作叙述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缘起等内容在标题中向读者交代。因此,读这类诗时,只要抓住标题中交代的主要事件,就能把握住诗人在其中所要表达的情感。

二、读懂诗作中的意象

所谓意象,就是诗中描绘的艺术形象,诗歌借助意象表情达意。因此,抓住了意象也就把握了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下面这些意象就常含有不同的寓意。

1. 月:思乡、怀人、怀乡,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 菊花:清高人格的写照。3. 梅花:高洁人格的写照,比如“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4. 松:孤直傲岸,岁寒三友之一。5. 莲:爱的象征。6. 梧桐:凄凉悲伤。7. 杜鹃鸟:凄怨哀伤,乡愁。8. 秋蝉:高洁,悲凉,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

初歇”。

小学的古诗绝句居多,意象的出现还有一些。阅读时要留意意象与所要表达的情感之间的联系,发现这种联系往往就抓住了读诗的导向。

三、触摸诗作的结构

古诗的传统结构方式可以用“起承转合”四个字来概括。所谓的“起”,就是诗的开头。所谓“承”即“承接”的意思。它不仅在结构中起到“缝合”“传递”作用,更重要的是它的铺垫和蓄势作用。所谓“转”,就是“转折”,就是诗歌结构上跌宕和作者思路上的转换。所谓“合”,即诗的结尾。如王维的《相思》一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首句说,红豆生长于南方,次句借问春来又发了几枝,第三句希望友人摘取,最后说,红豆能引起人们的相思之情。四句诗,起、承、转、合十分清楚。再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首句“故人西辞黄鹤楼”是全诗的“起”,“故人”怎么离开了黄鹤楼呢?“烟花三月下扬州”,交代了时间、地点、去向,这就是“承”。到了扬州后又是怎么办?诗人并没有去,只能送友,转而描述目送所见之景:“孤帆远影碧空尽”,这是“转”。最后一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结束全诗,这是所谓“合”。

应当指出,并不是所有的诗全按起、承、转、合的规律来写。如刘长卿《逢雪夜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诗的第一、二句是平列的对句,没有“起”“承”的关系,只能说两句都是“起”。第三句是“转”,第四句为“合”。

总之,诗的结构方法应该从诗的内容出发,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提倡自然地表达心中所要说的话,提倡“以意运法”的观点,做到了“以意运法”,写出来的诗才是好诗。

四、识别古诗的特殊句式

古诗中,大部分诗句的结构是按照常规语序安排的,但由于表达的需要或韵律的需求,出现了一些特殊的句式结构。

1. “意象组合式”。即指将几个表示事物、景象的名词并列在一起构成诗句。对这些诗句的理解无法通过语法的分析实现,只能借助于想象和联想,将名词所代表的对象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幅画面,从而创造一种意境。典型的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的前三句,是用九种意象并列构成的。这九个体现意象的名词没有动词将它们连在一起,但借助于读者的想象和联想,就可以将九种不同的景象巧妙地组织进一个画面里,渲染出一派凄凉萧瑟的晚秋气象,从而含蓄地烘托出旅人的愁思。

2. “语序倒置式”。在诗句中,出现了各种成分前置、后置现象。读诗时,必须将这样的句式分辨出来,否则就会影响对句子的理解。

所谓倒装句。就是为了平仄、押韵和谐,词语错置,造成一种特殊意趣的句子。如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其中“峨眉山月半轮秋”,按现在的说法其顺序应是“秋(高气爽的夜晚),峨眉山(的上空),(悬挂着)半轮(明)月”。显然,这里既有省略,也有倒装。之所以这样安排,主要是首句入韵的需要。对待省略的句式要注意把省略的地方补上,使得句子更加完整、通畅。因此,理解时要把倒装的语序调整过来,把诗句中的每一个词的意思串联在一起,進而把它联想成一幅画面,才能把控古诗的整体内容。

3. “修辞手法式”。一般而言,比喻、夸张、拟人、反问、排比较为常见。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二月春风似剪刀”“不知细叶谁裁出”“岂在多杀伤”的修辞手段容易识别和理解。这里介绍几种不太常见而且理解起来有点困难的修辞手法。

(1) “互文见义式”。即在诗句的构成中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其中的“文”是修饰,所谓“互文”,是指诗的相邻句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唐代的诗人王昌龄《出塞》组诗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其中的“秦”与“汉”是互补见义,即明月仍是秦汉时的明月,山关仍是秦汉时的山关。明月并非专属于秦,山关并非专属于汉。再如“烟笼寒水月笼沙”(《泊秦淮》)中的“烟”与“月”也是互补见义的。即“烟雾与月光笼罩着一河清水,也笼罩着河边的沙地”,并非“笼寒水”的只是“烟”而无“月”,也并非“笼沙”的只是月而无烟。“互文见义式”的诗句,在理解上要讲究完整性,不能将互文的两个词语拆开理解。在表达效果上,这样结构的句式,可使句子更加容易整齐、押韵,也可使语句简约明了,避免重复叙述,还可使表达的内容圆满而富有亲和力。

(2) “语义对比句式”。对比是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例如《陶者》这首五言绝句,就是巧妙运用了对比手法。四句诗,竟用了五处对比。首先是“陶尽土”与“无片瓦”对比,这个对比既是写明一个事实,又提出了一个问题,给读者造成悬念,既然“陶尽土”,又怎么会“无片瓦”呢?第三、第四句作者继续用一个对比:“不沾泥”却“居大厦”。以上两个对比是横看自对。如果从纵的看,前后两联又是处处对比。如“陶尽土”与“不沾泥”;“无片瓦”与“居大厦”前后四句在整体上又是一个完整的对比。由此人们从这对因果关系的比较中,自然能看到封建社会的本质。

(3) “设问与拟人句式”。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的注意和思考的问题,就叫设问;所谓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以贺知章的《咏柳》为例,第一句写的是整个树的颜色;第二句写柳树的枝条,“万条”言其枝条繁多,“垂下”写其枝条的生长状态,“丝绦”是柳枝下垂的轻柔形状;第三句就用了“不知细叶谁裁出”这一设问。“叶”前以“细”字来修饰限制,说明柳叶还很细小,一個“裁”字则写柳叶的整齐划一,像被什么剪裁过一样。这也就自然地引出了第四句“二月春风似剪刀”的回答,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格,写出了春风的活力。将本来不可见又不可捉摸的东西,赋予了人格,于是使人想到春天的万物:春风、春草、春树、春鸟。“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一句既是比喻,又是拟人,这就是修辞学上的辞格交叉。

(4) “对偶对仗句式”。对偶也称对仗,就是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连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成队排列的一种辞格。对偶在古代格律诗中最常见。从形式上看,音节整齐匀称,节律感强;从内容上看,凝练集中,概括力强。例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两句中,“两个”与“一行”数量词相对;“黄鹂”与“白鹭”名词相对;“鸣”与“上”动词相对;“翠柳”与“青天”偏正词组相对;“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两句,“窗”与“门”名词相对;“含”与“泊”动词相对;“西岭”与“东吴”名词相对;“千秋”与“万里”数量词相对;“雪”与“船”名词相对。四句诗两两相对,而且每句诗都是一幅设计精美的画面,四幅画有动有静,有山有水,有机地构成一幅内涵丰富、意境深远、色彩绚丽、趣味盎然的春景图。

古诗的句式复杂、灵活多样,呈现出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因此了解古诗的一些特殊句式结构,对于读诗大有益处。

(高林生,著名特级教师,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编委)

猜你喜欢
全诗拟人诗句
六一来了
拟人句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劝学
拟人句
拟人句
学会拟人句
柳树
本期主题: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