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湖
摘 要:阅读教学中的探究性写作,可以通过写的方式展开读的活动,表达读的结果。它以解决某一问题为核心,促进学生从文本内容、表达之中搜集、分析、选择、整合信息,并用书面方式表达对问题的见解。它既可以重点指向阅读目标,也可以重点指向写作目标,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发展全面、严密、深刻的言语思维品质。
关键词:探究性写作;以写促读;主问题写作;聚焦性写作;新文本写作
我国语文教学长期忽视通过写的方式展开读的活动、表达读的结果。尽管课程标准有不少读写结合的要求,如缩写、扩写、续写、改写等,但很少真正得到落实。至于“阅读能有心得”“能提出看法和疑问”“能评价作者情感”等诸多要求,更是少有书面形式的相对完整而深刻的表达。同时,写作教学又过分强调关注生活,忽视关联阅读经验。因而,写作样式单调,学生往往不能读以致写,学以致用。
探究性写作有助于改变这种状况。它以解决某一问题为核心,促进学生从文本内容、表達之中,搜集、分析、选择、整合信息,并用书面方式表达对问题的见解。在实践中,用探究性写作促进阅读,探究的问题可大可小,写作语篇可长可短,表达样式可灵活多样。它能有效促进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现主要就如何用探究性写作促进阅读,简要举例说明。
一、主问题写作:作为阅读活动的重要方式
为了避免教学中的碎问碎答,保证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的时间,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很多教师都注重明确而集中的主问题设计,即通过一两个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带动对文本的整体解读,从而起到以简驭繁的教学效果。在通过写作引导阅读的观点下,用探究性写作的方法教阅读,不妨设计可以带动全文阅读的主问题写作活动,以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文本内容分析文本表达,完成主问题写作。这样,不仅可以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言语思维的全面性、严密性、深刻性和创造性。例如,鲁迅的《孔乙己》一文,多处写到孔乙己的手,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从孔乙己的手中可以有多少发现?对此,有学生这样写:
从孔乙己的手中可以有多少发现
鲁迅先生一生中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孔乙己》《故乡》《祝福》等。若把这些作品比作天河,那么小说中的众多人物形象,就是这天河中一颗颗耀眼的明珠。
今天我就要和大家谈谈孔乙己。
孔乙己是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残害的下层知识分子,他的一生穷困潦倒,既未能进学,又不会营生,后来由于偷了丁举人家的东西,被打折了腿,最后生死不明。作者通过记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反映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有力地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
《孔乙己》中多次写到孔乙己的手,也正是从他的手中,我有了好多发现:
1.“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当被人嘲笑脸上又添新伤疤时,孔乙己故作镇定,不予理睬,一个“排”字,表现出孔乙己对只花四文钱的短衣帮的轻视而炫耀的神情,从中可以看出他爱慕虚荣。
2.“孔乙己显得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这是孔乙己教小伙计识字的一幕场景。他把毫无用处的“回”字的四种写法当成是学问来炫耀,可见他的迂腐。“极高兴”“敲着柜台”,通过神态动作描写,写出了孔乙己的热情、兴奋,这与小伙计的厌烦、冷漠形成对比。连地位卑微的小伙计对孔乙己也爱搭不理,这反映了世态炎凉,更显示了当时社会对不幸者的冷漠与不屑。
3.“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下腰去说道……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孔乙己虽然贫困,却给孩子们分茴香豆,虽然只能分一颗,但也体现了他善良的一面。“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的动作描写,写出了就连几颗茴香豆孔乙己都舍不得让孩子们全拿走,暗示了孔乙己的贫困潦倒。“多乎哉?不多也。”引用《论语》的句子,写出了孔乙己深受封建教育的毒害,性格十分迂腐。
4.“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此时的孔乙己,早已没了之前“排出九文大钱”的那份神气;“摸”写出了孔乙己把“四文大钱”藏得很深,表明这钱来之不易,表现了他穷困至极,不能再摆阔的窘迫之态。“满手是泥”“用这手走来的”这样的细节描写,向读者展现了孔乙己双腿被打折后凄惨的一幕,令人心酸。
孔乙己那可怜而可笑的个性特征及悲惨结局,是旧中国广大下层知识分子不幸命运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封建传统文化氛围“吃人”本质的具体表现。对于孔乙己,鲁迅既有嘲讽批判,又有同情惋惜。“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作者对孔乙己情感态度的最好表达。
为了更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写作情况,笔者所选习作除了个别字词基本未加修改。这篇习作,第1段概括鲁迅的创作情况,把其作品中的众多人物形象比作“天河中一颗颗耀眼的明珠”。第2段引出孔乙己,告诉读者要写的对象。第3段又概括介绍《孔乙己》。接着第4段,具体交代写作中研究的内容,那就是“从孔乙己的手”中“有了好多发现”。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颇有论文开篇的模样。
接下来第5~8段,引用原文紧要语句,并加以分析,概括出自己的发现,如:孔乙己的性格特点——虚荣、善良、迂腐;孔乙己的处境——穷困潦倒、惨遭毒打、所处的社会环境冷酷等。
最后总结,认为孔乙己“可怜而可笑的个性特征及悲惨结局,是旧中国广大下层知识分子不幸命运的真实写照”。这表明该生似乎感受到了孔乙己形象的典型意义,并且感受到了作者批判现实、同情孔乙己的情感倾向。
该生写作思路清晰,首尾呼应,并能引用原文,作出自圆其说的分析。其中对孔乙己的性格和命运的分析,是合乎情理的。更难能可贵的是,分析中能抓住关键词句,尤其是文本中精彩的细节描写,如“排”“摸”等动词,以及孔乙己的典型化的语言“多乎哉?不多也”。这就使阅读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上升到了对言语形式的分析。
可以说,这一主问题探究性写作,有效带动了学生对全文的深刻阅读。当然,这名学生的习作,还可以通过修改,更臻完善。如分析孔乙己的性格,每一段可先概括孔乙己性格,如“孔乙己迂腐不堪”,即先提出观点,然后引用原文语句,接着加以分析证明。其次,在谈孔乙己的命运时,论及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有必要适当联系课文对孔乙己衣着、语言、神态等的描写,并简要加以分析。这些都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而这一过程又是学生进一步全面理解文本的过程。
二、聚焦性写作:促进对文本关键点的深刻理解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对文本关键点的理解,常常处于零碎、朦胧、肤浅的状态。设计聚焦性探究写作,引导学生聚焦关键点,并通过写而读、读而写,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完整、清晰、深刻的认识。在教学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时,笔者结合学生已经学过的鲁迅的《故乡》,设计了聚焦性探究题:“闰土和旧毡帽朋友因何而苦难?”以此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写作,进而对文本主旨获得深刻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写中学会读,即通过写的方式,学会搜集、分析、归纳文本信息;可以在读中学会写,即从文本阅读中提炼观点,并通过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加以证明,这实际上也就是培养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下面是一篇学生习作:
闰土和旧毡帽朋友因何而苦难
《故乡》中的少年闰土,健康可爱,活泼开朗,见多识广,勤劳勇敢。二十年后,紫色的圆脸变得“灰黄”,这是营养匮乏所致;“很深的皱纹”,是生活的重负刻下的痕迹;“小毡帽”变成了“破毡帽”,还有“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都说明了生活的极端贫困;“红活圆实的手”变成了“松树皮”,这是过度操劳的结果。如果说二十年前他家日子还勉强过得下去的话,现在已经饥寒交迫,难以为继了。
是哪些原因让闰土如此困苦不堪呢?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规定……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从闰土的话语里,我们既可以感受到他的窘迫处境、他的呆滞麻木,更能了解到他之所以如此的种种原因。用文中母亲的话说,就是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深受多重压迫和剥削,这就是封建时代中国农民苦难的生活现实。
叶圣陶先生的《多收了三五斗》,也反映了类似的现实。
仔细阅读课文,可以发现造成旧毡帽朋友生活苦难的多种原因。一是奸商欺诈。米行老板同行公议,“糙米五块,谷三块”,奸商沆瀣一气,压价坑农。二是苛税盘剥。“这里到范墓要过两个局子,知道他们捐我们多少钱?就说依他们捐,哪里来的现洋钱?”苛捐杂税,层层盘剥。三是地主官僚压迫。既然粮价很低,为何不干脆把粮食放家里?不行,地主的租是要交的,否则就得吃官司。封建的地主、官僚联合压迫、剥削农民。四是外来侵略。如果农民们拒绝粜米,米行老板有的是“洋米洋面”,可见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无孔不入。五是自然灾害。“今年天照应,雨水调匀,小虫子也不来作梗,一亩田多收这么三五斗……”暗示往年经常有自然灾害。
把两篇课文综合起来看,农民的苦难,是天灾,更是人祸。在封建地主、官僚、奸商、帝国主义重重剥削、压迫下,再加上兵连祸结,农民自然难逃厄运。
这样的写作也是指向阅读目标,是就某一个读与写的“结合点”(往往是文本思想或艺术的关键点)展开的聚焦性探究写作。在写作过程中,学生根据课文探究旧中国农民的苦难原因,归纳出了“奸商欺诈”“苛税盘剥”“地主官僚压迫”“外来侵略”“自然灾害”五个方面,而且对每一个方面,都能援引课文内容,尤其是人物语言描写、对比手法运用进行分析,并得出“是天灾,更是人祸”的最终结论。可见,写促进了学生对小说主旨全面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必然提高了分析、概括、论证的思维能力。这样,探究性写作成了一种高品位的阅读方式,使阅读成为真正的语文学习活动,成为真正的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活动。
三、新文本写作:提高信息搜集处理能力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的特色之一就是“专题”的设置。每个专题都集中编撰相关资料:或是整篇文章,或是片段材料;或是散文,或是诗歌,或是说明文,或是议论文。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王荣生教授鉴别出的教材选文类型中,有“用件”一类,其主要功能是提供信息,介绍资料,使学生获得所需的材料。“专题”中的文本就属于这一类,与之相关的课程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从中收集、处理信息的探究能力。阅读“专题”中的多个文本并创作一个新文本的探究性写作,应该成为“专题”学习的应然方式。
如“专题”《荷》中编撰的文本,蕴含着关于荷的丰富知识,而且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在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根据“专题”中的文本,探究人们爱莲的原因,并以“说爱莲”为题进行探究性写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习作举例如下:
说爱莲
莲花比不过牡丹的华丽,比不过芍药的妩媚,比不过梅花的孤傲,可为什么人们那么钟情于莲呢?
人们爱莲,因为她清新美丽。杨万里有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小花蕾,清新自然,调皮的蜻蜓早就轻盈地站立其上了。所以,李白赞美莲:“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人们爱莲,因为她生意盎然。“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王昌龄被那美丽的荷塘吸引,然而却难以分辨哪是朵朵盛开的荷花,哪是采莲女青春美丽的脸庞。杨万里惊叹于莲叶铺展的壮观、莲花色泽的明艳,留下了千古名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每一片池塘,每一方湖泊,只要有莲,就必然孕育着盎然生机。
人们爱莲,因为她品格纯洁。周敦颐《爱莲说》中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的洁身自好、端庄正直的品质深受人们喜爱。
人们爱莲,因为她文化内涵丰富。莲出生淤泥,却纯洁无瑕。人们由此赋予莲各种象征意义,形成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如莲的纯洁,正合于佛教努力修行、净化自我、超凡脱俗的追求,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她成为佛教的圣物,象征著平静、圣洁与虔诚。
人们爱莲,还因为她用途广泛。莲浑身是宝,据《本草纲目》记载,荷的藕、叶、莲蓬、莲子等,都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
这样看来,人们所以爱莲,实在是因为莲的可爱之处太多了。
学生基于“人们爱莲的原因”这一实际问题,从作为资料的“专题”文本中,提取信息,最终完成写作任务。习作提炼出了“清新美丽”“生意盎然”“品格纯洁”“文化内涵丰富”“用途广泛”五个因素,先总领,再分述,最后总结。中间分论点明确,并都能引用文本内容分析证明,由表入内,层次清晰。这是让学生在写中学会写,同时又锻炼了他们收集、分析、归纳信息的能力,也就是在写中学会读。在这样的读写互动中,学生不仅丰富了知识,发展了读写能力,而且在建构文本意义的时候获得了文学熏陶和文化感染。
通过上述案例分析可见,用探究写作促进阅读一是选题要精准,选题要具有内容或表达上的探究价值,可以由教师设计,也可以来自学生的疑问。二是难易要适度,以便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取得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探究成果。三是观点要明确,学生要能学会分析文本事实,提出比较明确的观点。四是证明要有据,要能从文本中寻找最有说服力的材料,并通过合理分析,自圆其说,证明观点。五是结构要清晰,做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清晰,具有一定的逻辑联系,这也意味着探究性写作教学要十分注重归纳和演绎思维能力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