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供给侧改革角度谈雄安新区人才引进问题

2018-09-27 12:14孙雨璇常笑牛锦涛
经营者 2018年11期
关键词:人才引进雄安新区高校教师

孙雨璇 常笑 牛锦涛

摘 要 雄安新区的建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人才引进为雄安新区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本次调研着眼于雄安新区人才引进方向,从人才需求引导角度进行分析。本文分析了京津冀地区高校教师的基本情况、性别、年龄、工作期望,针对不同层面提出措施和建议,有利于引导雄安新区高校人才的引进和未来发展。

关键词 雄安新区 人才引进 京津冀 高校教师 现状 措施与建议

一、研究背景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在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三个小县及周边地区建立一个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雄安新区具有深刻的区位优势和现实条件,设立雄安新区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形成中国的“硅谷”,实现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次调研着眼于雄安新区人才引进方向,从人才需求引导角度进行分析,重点关注不同群体对于工作地点关注因素的差异,想以此指导雄安新区高校人才的引进工作,使人才引进政策更具吸引力。

二、现状分析

(一)性别差异影响高校人才关注因素

不同性别对选择工作地点的重点关注因素不同。就男性而言,其对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住房待遇、工作环境较为重视,对于公共服务最不重视。就女性而言,其对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最为重视,对工作环境、生态环境则没有较高要求。这体现了男性作为社会劳动力主体处于优势地位更加重视个人利益,而女性在社会中压力较小,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家庭中。男性不愿意迁居到雄安新区的比例为53.33%,愿意的比例为46.67%,女性则没有太强的意愿,去与不去参半。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男性不愿意放弃现在的事业以及男性对于去往新区发展的担忧,女性则较为平淡。

(二)婚姻状况影响高校人才关注因素

同一性别对影响因素的重视程度也不同。影响同一性别教师对选择工作地点重视因素不同的主要原因则是其婚姻状况。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已婚教师在选择工作地点时对和家庭有关的工作条件的重视程度要远高于未婚教师。已经育有子女的教师对子女随迁和教育就学的重视程度明显高于其他教师。

(三)年齡及职位因素影响高校人才关注因素

随着教师群体的年龄增大,高校教师对与家庭有关的社会因素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是教师对自身发展机会的期望值不断下降。调研发现,带来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35岁以下教师子女大多以幼儿园和小学为主,35~50岁之间的教师子女正处于初中及以上教育阶段,而50岁以上教师的子女多已进入大学甚至步入职场,处于担忧自己和家人身体状况的状态,相比其他年龄段的教师更加重视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

(四)工作环境期望值分析

经过分析,被调查者迁往雄安新区工作所期待的工资水平大多为20万元以上占比59.26%。因此,新区建设如果想吸引高校教师前往,工资水平是首先需要考虑的因素。被访教师群体中愿意前往雄安新区工作的占比为40.74%,不愿意前往和无所谓的均约占29%。其中,由于家庭等一系列的因素制约,多数已婚的教师并不愿意前往新区工作。而愿意前往新区工作的教师绝大多数对未来预期收入持有乐观的态度。

雄安新区的校园建设问题也是高校教师的关注重点之一。良好的硬件设施和学术氛围是高校教师进行科研探索的基础,大学城的高校集中可以方便高校教师的沟通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使经常性的学术交流会的开展成为可能,可以满足高校教师在科研领域的需求。

根据对不同职位的教师进行分析可知:助教由于处于事业的起步阶段,在高校工作中地位低、压力大,更加重视加薪与培训;讲师处于过渡期,一次性货币奖励、加薪与晋升成为其重要追求;副教授阶段,其主要目的则是晋升,其次是加薪和荣誉称号;教授则主要关注晋升和额外福利,其上升空间已经很小了,更多考虑退休生活环境问题。

高校教师选择当前工作地点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调研所获得的数值从大到小排列: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社会保障、子女随迁与教育的就学、住房待遇和公共服务、发展机会、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生态环境。

三、措施与建议

(一)国家政策方面

随着河北省“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关于雄安新区高校人才引进的初步政策。河北省将围绕雄安新区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冬奥会筹办、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大气环境治理等重点工作,健全高层次人才职称聘用政策,适当提高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激励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

在我们的调研中,高校人才对于所处环境的科研氛围、科研环境都有很高的要求。政府的支持给了高校进驻雄安新区的信心,在政策方面解决了高校人才对于客观科研环境的部分要求。

在参考了目前的几个经济特区的高校人才引进的政策情况后发现现有的经济特区的高校人才引进机制在社会化职称评定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希望政府在各地人才引进积分落户的大形势下,能够对于高校人才引进,尤其是现在京津冀的高校人才随机构进驻雄安新区的形势下,京津地区的社会保障水平和人才引进机制在全国都属于很高的水平。我们希望,雄安新区的基础建设水平抓紧赶上或超过京津水平,引进人才更能依靠强大的政策留下人才。

(二)学校政策方面

目前,北京市西城区4所优质中小学及幼儿园已明确将“输送”至雄安。众所周知,西城区的教育在北京属于较高的水平,此次西城区优质教育资源进驻雄安新区将解决高校人才关心的子女随迁教育问题,也解决了即将随高校进驻雄安新区教师的后顾之忧。截至目前,西城区已经在做师资储备、参与校址规划等前期准备工作。西城区为其配备了相对优良的教育资源,初步定为4所,其中已经确定的有“北海幼儿园”,其他名小学、初中、高中也将进驻雄安新区,但还有待雄安具体的教育规划出台后确定。

与此同时,清华大学的部分专家学者正参与雄安新区的规划工作,包含交通、生态、區域规划和设计等。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这3所高校也正在分别为雄安新区的基础教育、文化创新、智慧城市管理、5G网络研究、生态建设等各个方面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投入。在雄安新区建设研究基地、研究院的还有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各大高等院校,拟与雄安新区进行深度合作。首都医科大学等医疗卫生界高校的附属医院也与雄安新区的本地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利用专科优势相互交流提升雄安新区本地的医疗器械、医疗服务水平,建立更加便利高效的转诊机制。除此之外,河北工业大学作为在天津办学的河北高校也将在雄安新区建设新校区,让广大的河北学子毕业后为自己的故乡贡献力量。

各大高校针对雄安新区的现有政策和自身优势向雄安新区输送人才的同时,也应当充分考虑人才发展和学科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配合自身优势和雄安新区规划,把眼光放长远。

(三)个人方面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高校人才对于科研环境、子女随迁、公共环境等客观条件要求很高。雄安新区虽然刚刚建设,但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持且处于京津冀腹地的优势地理位置也吸引了很多高校人才。高校人才以知识报国,反哺社会的意愿相当强烈,在客观条件能够达到他们目前的水平或相差不大时,他们愿意随校迁入雄安新区。特别是在京津冀就业的河北本地人,他们回报河北、建设河北的意愿更为强烈。

经过实地走访和借鉴其他已经建立的特区的人才引进个人政策,笔者认为,高校人才引进在个人方面还应当更具针对性。高校人才需要在深入了解、确定发展以后再投入到建设雄安新区的浪潮中去。术业有专攻,人只有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才可能成为人才,反之,盲目地一头扎进去,无法找准自己的位置,既不能很好地发挥个人所学,在建设所学领域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会大打折扣。

(孙雨璇、常笑单位为河北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律学院;牛锦涛单位为河北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 杨树峰,闫学元.浅谈整合地方高校教育资源服务滨海新区建设的对策[J].中国轻工教育,2009(03):41-43.

[2] 孙钰,张玉佩.天津高校学科建设支撑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存在的问题及战略对策[J].天津经济,2012(09):13-17.

[3] 赵峥.面向滨海新区建设的天津高校人才培养对策探讨[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05):467-470.

猜你喜欢
人才引进雄安新区高校教师
幸福从“心”开始
高校教师党建参与的“四度”模型研究
唱衰雄安新区论调为什么站不住脚
杨谊兴:积极参与“雄安新区”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社会化改造项目
杨谊兴:积极参与“雄安新区”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社会化改造项目
唐山高新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沧州科技人才流动问题研究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及其促进机制探讨
多中心治理视角下后发展地区人才引进的机制研究